用車輪丈量出一條非凡的郵路——記全國十大最美貨車司機楊全忠

發佈時間:2019-11-05 10:07:22丨來源:青海日報丨作者: 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從西寧到玉樹,有這樣一條郵路: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往返1826公里,中間要翻越10余座雪山,路過7個交接站點,一年四季,非雨即雪。西寧郵區中心局郵運司機楊全忠就是在這樣一條郵路上馳騁了23年。

“一二三月雪封山,四五六月顛斷手,七八九月便道走,十一二月冰上抖。”從西寧到玉樹,有這樣一條郵路: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往返1826公里,中間要翻越10余座雪山,路過7個交接站點,一年四季,非雨即雪。西寧郵區中心局郵運司機楊全忠就是在這樣一條郵路上馳騁了23年。

一聲老鄉,一生郵路,他用雙肩扛起了西寧至玉樹郵政普遍服務的重擔,把青春和熱血奉獻給了這條高原郵路。

一句話堅守一生情

1997年,走出軍營的楊全忠脫下橄欖綠的軍裝,穿上了郵政綠的工裝,成為了一名郵車駕駛員,在條件最艱苦的玉樹郵路上執行郵運任務。第一次跟隨師傅出車,他們的郵車就在花石峽附近遇到了道路翻漿,車被陷進了深深的泥漿中,他和師傅搬石頭,墊沙子,甚至把皮大衣都墊進了車輪下,可是越加油門,輪胎陷得越深,最後整個郵車的後半部分都快陷進了泥漿。

過往車輛的司機試圖用鋼絲繩把他們的車輛拉出來,可是由於裝滿郵件的車輛太重,鋼絲繩拽斷了,他們的車輛卻還深陷在原地紋絲不動。師傅二話沒説,毅然打開貨廂門,開始從車上往下卸郵袋,在海拔4300多米的花石峽,走路稍微快一點,人們都會覺得頭暈目眩,可是為了減輕車輛自重,他倆硬是把一整車郵件從車上卸了下來,郵車被拖出來後,他倆又重新把郵件整齊地裝到車上,等裝完郵件,兩個人都累得臉色鐵青癱倒在郵車旁。

事後,楊全忠問師傅:“車陷得這麼深,又不是人為造成的,咱們完全可以給單位打電話請求救援啊。”

師傅只回答了他一句話:“如果那樣,整車郵件至少要延誤2天時間,這郵件和普通貨物不一樣,它們是寄件人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牽掛,是收件人等待的一顆顆心啊!”

師傅這句樸實深情的話打動了楊全忠的心,他把這句話印在腦子裏,牢牢記了23年。

“剛剛握上方向盤的我,行駛在這樣的郵路上,要説不恐懼、不害怕,那是假的。

可是看到身邊的老師傅們頂風雪、冒嚴寒,幾十年如一日駕駛郵車行駛在這條郵路上,默默堅守,無怨無悔,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又讓我挺直了腰桿,給了我堅守崗位、勇往直前的勇氣和決心。”楊全忠告訴記者。

老一輩送郵人的話是楊全忠送郵路上的引路燈,是給予他征服這條“天路”的最大勇氣與堅持。這條傳承郵政精神的路不僅是楊全忠,還有其他郵政人,一棒接過一棒,一代接著一代,矢志不渝地接續奮鬥。

一輩子堅守一條路

楊全忠所在的郵件運輸中心擔負著西寧至鄭州、拉薩全國一級幹線和青海省境內二級幹線近24條汽車郵路的郵件普遍服務運輸任務,更承擔著國家機要、義務兵通信和黨報黨刊傳遞等郵政特殊服務義務。郵車上不僅裝載著千家萬戶的郵件,也承載著黨和人民對青海牧區各族同胞愛的傳遞。

“艱辛、疲勞、孤獨”——這三大困難磨礪著送郵人的意志和能力,甚至是生與死的瞬間。西寧至玉樹,沿途高山縱橫、氣候多變,自然條件十分惡劣,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天路”。這條路楊全忠走了20多年,路段的情況,季節的影響,氣候的變化,每一處他都爛熟於心。

2016年年初青海又逢60年不遇的零下37攝氏度低溫,茫茫冰雪,天寒地凍,幾個月裏都是一路“摸爬”、刨挖前行。一次,楊全忠在執行西寧至玉樹郵運任務途中,郵車突然發生了傳動軸吊架斷裂的故障。由於瑪多縣附近買不到配件,如果報救急或者等待西寧把配件帶到瑪多縣,往返近1000公里,不僅耽誤了郵件運輸時限,還會花費很大的救急費用。於是他決定自己想辦法把車修好,當時正值嚴冬,瑪多附近氣溫已達到零下30攝氏度以下,還下著大雪。他在車下一鑽就是半個多小時,用鐵絲和內胎膠皮把傳動軸吊架纏了一層又一層,當他固定好過橋支架,雙手已經無法動彈,身體也幾乎被凍僵,只能靠搭檔把他從車下拉出來,當他的同伴駕駛著車輛平穩地繼續前行,坐在副駕位置上的他卻凍得連話都説不出來了。

過硬的技術讓楊全忠有了“累計安全行車210萬公里,從未發生過品質、時限和服務差錯”的好成績。

不僅是盡職送郵,刻苦自學技術也是楊全忠工作的職責之一。他結合自己多年來積累的行車和維修經驗,先後參與了單位多項車輛技術改革,解決了多項技術難題。在車輛的正常報修中,他也堅持修舊利廢,並利用工作空余自己動手修理,他駕駛的車輛不僅成本支出低,也很少出故障,在車隊裏,他開的車從來都是出勤率最高,單位耗油量最低,維護費最少,給企業節省了大量資金。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楊全忠在20多年的駕駛生涯裏,通過不斷苦練駕駛技能,學習車輛維修知識,使自己的駕駛水準和車輛故障排除能力都達到了新的高度。千里郵路上,不管是什麼型號、多大噸位的車輛,在他手裏都能夠輕鬆駕馭。一年四季不管是在玉樹、班瑪、格爾木、冷湖、茫崖,還是出省和進藏運輸,他經常是加班加點風雨無阻,常年堅守在狹小的汽車駕駛室內,以車為家、以路為伴,用責任心精心呵護每一袋郵件,把一車車包裹郵件送達目的地。他所執行的西寧至玉樹郵路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省“郵運文明幹線”。

“老楊,在玉樹這麼艱難的郵路上跑了這麼多年,也該歇歇了,找個舒服的工作幹到退休多好!”曾經有人這樣勸過楊全忠。

可在這條郵路上跑了23年,路途中的每座山、每架橋,對楊全忠來説都是那麼熟悉,當他把一份份黨報黨刊送到藏區各族群眾的手中,把黨的聲音、溫暖和關懷傳遞到草原,把親人、朋友的問候傳遞到雪域高原上,看見老百姓臉上洋溢的笑容時,一種職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這,一直是他堅持下去的動力。

心懷一團火,播撒一路情

2010年玉樹抗震救災的關鍵時刻,全省全力支援災區救援物資,西寧至玉樹郵路運送物流郵件的任務最重。作為常年承擔此條郵路郵運任務的楊全忠主動請纓,經常顧不得剛執行完郵運任務的疲憊,又匆匆踏上征程,千里施救。完全不顧個人安危衝在車隊最前頭。路上隨時面臨塌陷的危險,到處是滾落的山石,他經常是駕車走走停停,搬搬抬抬,為後面的救援之路盡可能掃清障礙。

“這種時候我們肯定要第一時間站出來,災區的物資運輸越早到越好,我們常年跑那條路,比任何人都熟悉,也能盡可能保證物資早一步運達。”作為一名共産黨員,由楊全忠帶隊的郵政救援車隊第一批第一時間抵達地震重災區,而他也先後7次率隊馳援災區,為災區各族群眾帶去黨中央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滿滿愛心。

只要有郵件,郵車就得上路;只要有人在,郵件就要送達。

2017年,西寧至玉樹的高速公路正式通車。以前執行一趟西寧至玉樹的郵運任務,一個往返需要7天,而現在只需要3天。道路的暢通進一步帶動了玉樹經濟的快速發展,最明顯的變化是玉樹人民群眾對物質文化生活的需求越來越高,而郵車司機也比以前更加忙碌了,尤其到了“雙十一”“春節”等寄遞旺季,郵件業務量迅速上升,堆積如山的快遞包裹需要及時送到收件人手中。而每年這個時候,又正是青海的冰雪季節,公路上的積雪融化後結成厚厚的冰層,車輛在這樣的路面行駛,極易造成側滑或方向失控,為郵運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

人們常説,有人的地方就有郵政,有路的地方就有郵車。在一些社會運輸車輛停止上路的時候,承擔著普遍服務重任的郵車,不但沒有停止運作,反而增加了運力,晝夜滿負荷地奔波往返在這條郵路上。

2018年“雙十一”期間,為了儘快將包裹、郵件送達目的地,楊全忠和同事們夜以繼日地搶運郵件,一個班期回來,顧不上休息,緊接著又開始執行下一個班期的任務。為了保證行車安全,他們不敢有絲毫鬆懈,因不同路況,有時一天僅拆裝防滑鏈條就達數十次。

因為真誠熱愛,所以初心不改,楊全忠就是這樣忘我工作,堅守在高原郵路,犧牲小家成就大家,帶著對親人的愧疚,默默地為企業奉獻,“優秀共産黨員”“2014年青海郵政‘中國夢、勞動美’先進個人”“青海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第十五屆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最美貨車司機”,這些榮譽和稱號是這些年國家和社會對楊全忠工作和做人的肯定與讚賞,但他並沒有驕傲,依舊是那個皮膚黝黑的送郵人,用車輪丈量出一條非凡的郵路,忠實傳承著幾代郵政人服務藏區穩定、民族團結、經濟繁榮、社會發展的職責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