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6日,“生態産業精準扶貧案例”和“黃牛産業精準扶貧案例”同時在首屆由世界銀行、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亞洲開發銀行、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和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聯合發起的“全球減貧案例徵集活動”中入選為“全球最佳減貧案例”;這使得案例的“創造者”———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左後旗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同時入選2個案例的旗縣。
2019年10月17日,科左後旗又被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授予“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消息從北京傳出,科左後旗各族幹部群眾歡騰雀躍,他們“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勁頭更足了。可以説,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科左後旗創造出了一套可複製可借鑒的成功經驗,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的扶貧智慧。
立足黃牛産業 讓家家戶戶發“牛”財
科左後旗位於內蒙古通遼市東南部,2011年被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旗、革命老區。當地旗委政府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和促進民族團結、邊疆穩固的大型民生工程來抓。
5年前,科左後旗按照通遼市建設“中國草原肉牛之都”的部署,確立將黃牛産業作為農牧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産業,以扶貧貸款為支撐,以配套服務為保障,以利益聯結為抓手,建設全國黃牛第一旗。
為了避免貧困戶因缺資金缺技術缺勞力而“望牛興嘆”,旗政府在全面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創新實踐貧困戶貸款飼養基礎母牛“四種模式”,將貧困戶分為“能貸能養、能貸不能養、不能貸能養、不能貸不能養”四類,分類制定針對性措施,實現了有勞動能力的家家有牛養;無勞動能力的戶戶有分紅。對能貸能養的,全部給予貸款支援,鼓勵群眾自繁自育自養,形成“小規模大群體”;對能貸不能養的,利用貸款購牛,通過合作社合養、大戶托養、親友代養等方式養牛;對不能貸能養的,使用扶貧項目資金統一購牛,交給貧困戶飼養;對不能貸不能養的,由鎮村幫助協調項目資金,貧困戶與企業、合作社、養殖大戶簽訂協議,進行資金託管,享受利潤分成。通過政府貼息、企業擔保、扶貧貸款、配套服務等方式,推動貧困人口養牛致富,讓貧困戶家家發“牛”財。
位於巴嘎塔拉蘇木西南、國道304線西側的南巴嘎查幾年前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村,村民靠粗放式種養殖簡單維持生活。為了改變這種粗放模式、增加農牧民收入,南巴嘎查政府緊緊抓住該地“西門塔爾牛草原類型群發源地”美譽的優勢,選準以肉牛産業為主導的“建設養畜、種植養畜、科學養畜”路子,突出中國西門塔爾牛發源地的品牌效應,推廣“六個一”養牛模式,即根據自身條件和經濟基礎有規劃有戰略性地發展産業,達到戶均一處飼草料基地、一眼井、一座暖棚、一座青貯窖、一台農用機、一名養牛技術員的目標。
如今,全嘎查共162戶、605人中,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1戶29人,已脫貧9戶25人,2018糧食總産量達到400萬斤,大小牲畜3157頭(只、匹、口),其中黃牛2680頭,全嘎查擁有草牧場4.25萬畝、高標準永久性棚舍550間、永久性青貯窖180座,農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9714元,其中80%來自於畜牧業。
“原來,我們村裏貧困戶是48戶,在黃牛産業步入正軌後已脫貧47戶。每戶貧困戶可以用扶貧資金購買兩頭牛,解決了一部分貧困戶的購牛資金;還有一部分貧困戶是貸款購牛,3年貼息貸款5萬元。”離南巴嘎查不遠的巴嘎塔拉蘇木伊和布拉格嘎查黨支部書記阿日斯楞告訴記者,貧困戶用金融扶貧貸款買牛,養牛效益好、見效快、收入穩定,已經成為群眾增收的主渠道。
黃牛産業的發展與生態環境的轉變息息相關,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畜牧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科左後旗決定大力發展農牧民舍飼圈養黃牛,促使當地的黃牛産業逐步由零散、小規模飼養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養殖轉變。
比如,2011年成立的努古斯臺嘎查白音淖爾小組是一個養牛專業合作社,2014年通過採取政府引導、村委組織、群眾集資、財政補貼的方式,根據村莊的環境、戶數、現有飼養量等條件,建設了人畜分離的標準化集中養殖小區。養殖小區佔地面積80畝,有標準化牛舍、犢牛舍各18棟,青貯窖池36座,黃牛綜合養殖能力1000頭。現入駐養殖大戶18戶,黃牛存欄823頭。養殖小區通過統一防疫、統一改良、統一飼草料等“七個統一”措施,進一步提高養殖水準和效益。
5年來,科左後旗旗委政府立足實現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把産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性舉措,按照“資金跟著貧困戶走、貧困戶跟著産業走、産業跟著市場走”的工作思路,根據每家每戶的實際情況,集中會診、對症施策,推動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産業發展全覆蓋。目前,全旗累計減貧11688戶、30353人,貧困綜合發生率由2014年的11%降至1.21%,並通過了內蒙古自治區貧困旗退出第三方評估驗收,群眾滿意度99.57%,錯退、漏評率為零。
如今,科左後旗已逐漸擁有了“黃牛之鄉”的美譽,黃牛産業已經成為貧困戶穩定脫貧的“金鑰匙”。2018年,全旗黃牛飼養量達81萬頭,貧困戶(含已脫貧戶)養牛6.18萬頭,每人平均養牛2.2頭。該旗已被列入全國首批養殖大縣名錄。
科左後旗政府旗長何志偉説:“我們將産業扶貧作為根本性舉措來抓,突出發展黃牛産業,分類推行自養、託管和代養為主的養殖模式。目前,全旗黃牛飼養量達到88萬頭,貧困戶養牛6.86萬頭,每人平均2頭牛,全旗已脫貧戶中80%以上是通過養牛脫貧的,真正實現了貧困群眾趕著黃牛奔小康的幸福願景。”
貧困戶當上“牛主人” 致富路上柳暗花明
場景一:七月驕陽似火燒,一望無際的草牧場上,一位黝黑健壯的老人,正彎著腰辛勤地收割牧草,不時地駐足遠眺,用衣袖擦拭著汗水。老人叫趙哈達,今年64歲,科左後旗查日蘇鎮沃德嘎查人。2011年以前,趙哈達家是村裏小有名氣的富裕戶,但事不遂願。2011年1月,兒媳婦在地裏幹活時突然腰痛難忍,到醫院檢查後被確診為“腎癌晚期”。當年4月,兒媳婦“走了”,留給趙哈達一家無盡的思念。
趙哈達的兒子再無心外出務工,妻子也因整日帶孫子無法勞作,只剩下趙哈達靠耕種維持生計,家裏的生活條件一天不如一天。
沒過多久,村長張宏喜風風火火地找他説:“你倆的貧困申請通過了!你爺倆以後就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可以享受國家和地方的幫扶政策了,我就是你倆的包聯幹部。”。
針對趙哈達一家的情況,包聯幹部積極向上級民政申請到了“低保”,每年4840元錢,能讓趙哈達一家不為吃飯問題發愁了。小孫子到了上學的年齡,為了讓孩子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在校園裏健康成長,包聯幹部積極上報情況,幫助孩子享受每年1350元的寄宿生補助和1800元的小學生補助。孩子的問題解決了,趙哈達和兒子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
包聯幹部得知趙哈達以前養過牛且很專業。於是積極為他申請扶貧資金,為趙哈達家買了3頭基礎母牛,還給修建了青貯窖池。趙哈達喜出望外,“這下我能乾老本行了!我一定幹好好養,不辜負黨和政府的關懷!”
經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包聯幹部的大力幫助,趙哈達的三頭基礎母牛次年就下了三頭牛犢。再通過一年的精心餵養,2018年5頭基礎母牛又下了5頭牛犢,一下子變成了10頭牛,通過政策支援和自身努力,趙哈達一家走上脫貧的道路,並於2018年底完成了脫貧的目標,現在正全力致富奔小康。
場景二:初到科左後旗朝魯吐鎮胡四台嘎查村民青格樂吐家,看到的是寬敞的院落和整齊的紅磚房,室內電視機、電視櫃、沙發、茶几等傢具家電一應俱全。可幾年前青格樂吐還是村裏的貧困戶。
那時,青格樂吐住了20多年的老土房每逢雨天就漏雨,種地也是入不敷出,母親又患有疾病,欠下很多外債,又沒有能力發展其他産業,日子過得緊緊巴巴。2014年,包聯幹部了解到他家的情況,便將他識別為因病致貧建檔立卡貧困戶,先後為其落實危房改造、安全飲水、健康扶貧等各項扶持措施。
2017年,包聯幹部知道青格樂吐有養牛願望後,為他協調辦理5萬元貸款,使他如願以償做起了“牛主人”。青格樂吐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養牛機會,他每天早晚按時喂草,觀察牛的生活習性,還隨時到鎮畜牧獸醫站學習了解疫病防治知識。
“以前看到別人養牛掙錢,也想養幾頭,可一想到買牛的錢,就只能嘆息了。沒想到,這次政府幫助我協調貸款買了6頭牛,現在已發展到12頭,而且又下了3頭牛犢,這樣算下來,到還貸款的時候就能有20多頭牛了。”青格樂吐辛勤勞動終於換來了收穫的喜悅。
為了給他提供便利的養牛條件,包聯幹部還為他協調了青貯籽、青貯窖、淺埋滴灌等。“去年政府給我們買了‘鐵牛’,還發放互助資金1萬元,另外還讓我做了護林員,住的房子也由原來的30平方米擴到200多平方米,現在有這麼好的政策,還怕日子過不好嗎!”談及未來,青格樂吐充滿信心。現在,他還利用空閒時間做微商,晚上去附近的加油站打工,想方設法提高收入,大踏步邁上康莊大道。
巾幗勇挑脫貧重擔 為家人撐起一片藍天
場景一:劉麗艷是科左後旗甘旗卡鎮二十家子村道布代小組村民,丈夫陳萬里因殘疾喪失勞動能力,女兒陳雨婷上小學三年級,兒子陳國浩上幼兒園,跟公公婆婆共6口人同住。2017年按照“兩不愁三保障一低於”標準,劉麗艷家被識別為貧困戶。
2017年,丈夫陳萬里因遭車禍頭部外傷腦挫裂傷、顱骨骨折、下顎骨骨折、右上肢殘疾,不僅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還欠了不少債務。正值壯年突遭變故,陳萬里幾近崩潰,本身就不富裕的家庭跌入了更加窮困的境地。全家的“頂梁柱”突然倒下,堅強的劉麗艷卻沒有被打倒,她下定決心要撐起這個家。
2018年,駐村工作隊和包聯幹部針對劉麗艷家的特殊情況,制定幫扶計劃,協調信用聯社給劉麗艷家貸了扶貧款5萬元,她用來之不易的錢購買了3頭基礎母牛;用“三到村三到戶”項目變更資金2.15萬元,購買了2頭母牛、2口生豬,用京蒙對口援助項目資金0.9萬元,又購買了1頭黃牛。劉麗艷將扶貧貸款買的幾頭牛當作全家人脫貧致富的希望,積極聯繫鎮幫扶幹部為其提供技術指導和支援。平時也向村裏有經驗的養殖戶取經,學習養牛經驗,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不管是飼草料的搭配還是養殖設施衛生,每個細節都小心養護,現今黃牛存欄10頭,出欄2頭。
2018年鎮政府給劉麗艷家落實了淺埋滴灌項目20畝,落實訂單農業種植馬鈴薯2畝。從春天播種、施肥,夏天澆灌、防蟲到秋天收割入院,劉麗艷開著農用四輪車忙碌在田地裏。付出努力,終有回報。當年她家的玉米産量增收5000多斤,種植的馬鈴薯還是北京交通大學食堂在科左後旗收購的第一份訂單,收入達2400元。
2019年劉麗艷家的玉米産量達7000斤,花生和豇豆産量達6000斤,每人平均收入達到了6631.8元,家裏的欠債也慢慢還清了,最讓她高興的是丈夫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全家實現了脫貧。
“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在困難面前劉麗艷用勤勞的雙手撐起家人的“一片天”。
場景二:包秀英,甘旗卡鎮特特根嘎查村民,2010年被檢查出患有中晚期直腸癌,當聽到這個噩耗,一向樂觀開朗的她感到絕望,在家人耐心的鼓勵和勸導下開始鼓起勇氣與病魔“戰鬥”。但之後幾年的治療費用讓這個普通的農戶家庭陷入了絕境。2016年,得知包秀英家情況後,鎮政府與嘎查“兩委”通過精準識別,將她家評定為貧困戶。
駐村工作隊和幫扶幹部結合包秀英家實際情況,制定幫扶計劃,積極落實各項扶貧政策。2016年以來,先後落實醫療保險補貼和免費健康體檢,幫助實施淺埋滴灌項目20畝,協調辦理“富農貸”5萬元貸款購買基礎母牛進行託管養殖,年分紅7500元,同時發展庭院經濟,幫助落實訂單。2017年包秀英家每人平均收入達12166.7元,實現了穩定脫貧。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包秀英病情也慢慢好轉。此時的她如獲新生,露出久違的笑臉:“是黨和政府給了我新生命,讓我對生活有了希望和信心,我會更加勇敢積極的面對未來”。
場景三:烏雲娜是巴彥毛都嘎查北巴彥毛都小組村民,今年56歲,家庭人口2人,從小肢體三級殘疾。在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之前家裏沒有任何牲畜,緊靠微薄的種植業收入與兒子相依為命,經濟條件非常拮據。
在2014年精準扶貧工作中,通過申請被嘎查、蘇木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1月份,在嘎查“兩委”、駐村工作隊和包聯幹部的共同幫助下,積極配合扶貧工作,為其爭取金融扶貧貸款5萬元,確定了其家庭以養牛為主業的扶貧措施,還鼓勵烏雲娜的兒子外出務工。他們利用扶貧貸款購買了5頭基礎母牛,又利用其他幫扶資金購進了4頭基礎母牛。從去年至今這些基礎母牛共生下8頭牛犢,預計今年年底還會再下6頭牛犢。每講到此處烏雲娜都無法抑制內心的激動:“到2020年還完扶貧貸款,還剩10頭左右黃牛,現在國家政策這麼好,必須得努力好好幹。”
2018年,烏雲娜通過上級的項目資金新建了24平方米的豬圈,同時利用1000元的扶貧資金購買了兩頭豬。勤勞肯幹的她又申請了19畝“民幹公助”淺埋滴灌項目,原先的不毛之地變為良田,每畝産量達到800斤,既提高了家庭收入又解決了青貯飼料短缺的問題,還獲得了項目補貼資金3800元,可謂一舉三得。農閒時節,利用庭院周圍的空地種了茄子、豆角等蔬菜,她説:“現在綠色蔬菜都能夠自給自足了,不用從集市上買了。”
2018年烏雲娜的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5萬元,也徹底解決了“兩不愁、三保障”問題。2018年年底,她找到嘎查“兩委”和駐村工作隊,主動申請了脫貧。
延伸“牛”産業鏈 拓寬全村增收路
場景一:近日,筆者來到科左後旗巴嘎塔拉蘇木查幹塔力布嘎查的巴嘎塔拉蘇木紅牛傳統手工製作奶製品合作社。80平方米的廠房裏,一名50多歲、頭戴工作帽、身穿白色工作服的蒙古族婦女,正帶領合作社姐妹們忙碌地製作奶酪糖塊,一旁架子上晾曬的奶豆腐散發著誘人的奶香味。她叫齊斯琴高娃,是合作社的負責人。
據齊斯琴高娃介紹,她家世代養牛,有著豐富的奶牛、黃牛養殖經驗,目前她家養殖黃牛60多頭,每年能賣出20多頭牛,養殖業年收入達到25萬元。以前只靠養牛、賣牛增加經濟收入,製作的奶製品僅供家裏食用。現在養的牛多了,牛奶産量也日益增多,如何將牛奶的價值發揮出來、提高養牛的經濟效益,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齊斯琴高娃決心將手工製作奶製品這門老手藝發揚光大。
在蘇木黨委和嘎查村兩委的支援和幫助下,2018年6月,齊斯琴高娃註冊成立了巴嘎塔拉蘇木紅牛傳統手工製作奶製品合作社,投入21萬元購買專用加工設備,建立獨立廠房,開展規模生産。幾個月後,齊斯琴高娃製作的奶製品就已供不應求。為形成品牌效益,她以查幹村為名,將所有奶製品製作模具全部標識為“查幹”字樣,以此擴大産品影響力。從建廠至今短短10個月,齊斯琴高娃的奶食品店就創造了10多萬元的純收入。
作為農村先富起來的人,齊斯琴高娃還積極帶動大家共同致富。她有一個“三幫帶”原則:對於沒錢、沒牛但可通過勞動脫貧的貧困戶,齊斯琴高娃積極響應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召,雇用他們製作奶食品,目前已有兩名家庭負擔重的貧困村民加入合作社,每人月收入2000元;對於牛數量少的農牧戶,齊斯琴高娃將其吸納進合作社,收購他們的牛奶,同時鼓勵帶動周邊嘎查村養殖戶擠奶,向合作社提供鮮牛奶,目前已間接帶動6戶貧困戶參與進來,戶平均年增收3500元以上,實現了合作社與農戶共贏。奶豆腐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見的奶食品,但是將奶製品製作手藝發展為産業的人並不多。對於想發展奶食品業的農牧戶,齊斯琴高娃積極幫助他們掌握技術,把自己總結出來的成功經驗毫無保留地向大家推廣。目前,在齊斯琴高娃的帶領下,周邊嘎查已有10戶農牧民進行奶食品加工,進一步拓寬了增收渠道。
場景二:晚上8點半,忙碌了一天的包達古拉一家剛吃上晚飯,4歲的小孫子寸步不離地黏著她。白天家裏活兒多,沒空陪孩子玩,吃飯的功夫,她終於可以陪陪孫子,屋子裏充滿歡聲笑語,雖然幹活兒辛苦,但一家五口其樂融融。
包達古拉是科左後旗巴嘎塔拉蘇木布日敦嘎查的一名蒙古族婦女,也是一名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多年來,她勤勞能幹、助人為樂、團結鄰里,憑著自己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帶動群眾發展養殖業、做奶製品,拓寬增收渠道,走上致富路。
包達古拉告訴記者,原先家裏地少,經濟條件不好,兒子文寶剛初中畢業就輟學了。一直到2008年,家裏的全部財産就是住了15年的兩間土房、幾畝口糧地和兩頭牛。為了改善家裏的生活,包達古拉在母牛産犢後擠奶做奶製品,然後騎摩托車到伊胡塔鎮集市上賣。因為她做的奶豆腐純正美味,所以從來不愁賣。奶製品的暢銷讓她意識到或許養牛是走向致富之路的途徑之一。2009年,包達古拉與丈夫商量之後貸款買了12頭的小公牛,每頭1000多元錢。2010年,他們將12頭公牛以每頭2000多元錢的價格全部賣出,還了貸款,用掙來的錢買了幾頭基礎母牛,飼養至今,已經發展成65頭牛。
牛越養越多,牛奶産量增多,包達古拉的奶製品生意也逐漸擴大規模。冬季草場不好,為了不讓産犢的母牛掉膘消瘦,牧民通常不會在冬季擠牛奶,但包達古拉不分春夏秋冬都堅持擠奶做奶製品,讓一些村民十分不解,甚至覺得她有點“狠心”,為了賺錢不顧母牛身體,後來大家才發現即便是冬季擠牛奶,她家的牛也跟之前一樣肥壯。原來,從2009年養牛開始,包達古拉就有意識的種植青貯玉米餵養,所以從不擔心冬季母牛會掉膘消瘦。近幾年,她又承包了一些土地發展種植業,本著“糧飼兼顧,種養結合”的原則,包達古拉一家大面積進行青貯種植,真正實施為養而種,收效顯著。
“我們家現在65頭牛,一年下來能産30頭牛犢,我養一年之後就賣,最近這三年我賣出去90多頭了。”包達古拉開心的説。現在她掌握了規模化養殖的要領,越養越順,奶製品生意也愈發紅火,一天下來擠將近150斤牛奶,做成奶豆腐、奶皮子、黃油、奶渣糖等各類奶製品。
看到包達古拉掙了錢,之前不太理解她的村民也紛紛向她取“牛”經,其他地方的人也慕名而來,組團去她那裏學習製作奶製品。她也不吝嗇,但凡誰家想養牛,做奶製品,她都將自己的經驗和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現在僅本村就有30多戶人家在她的帶領下做起了奶製品生意。
(來源:農村金融時報,通訊員:張玉萍、包烏雲、張春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