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盟人身邊的“烈火英雄”!用“心與心”交融,建立濃濃民族情

發佈時間:2019-10-29 16:59:19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 丨責任編輯:阿藝思

興安盟消防救援支隊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十六字總要求,傾全警之力,納全警之智,盡職盡責,不辱使命,鍛造新“四有”消防鐵軍,高揚民族團結進步旗幟,為這片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大地增添新的光彩,永葆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盛開。

    9月27日上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宣讀了《國務院關於表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模範個人的決定》,表彰了665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812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

9月27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攝影:新華社記者 丁林)

     興安盟科右中旗額木庭高勒蘇木巴彥敖包嘎查、烏蘭浩特市公安局、興安盟消防救援支隊、烏蘭浩特火車站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一直以來,興安盟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囑託,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民族工作主題,堅持傳承紅色基因、引領綠色發展,始終堅持把民族工作擺在全盟總盤子中,統籌謀劃,統籌推進,不斷推動興安盟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始終保持並弘揚“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盟”的崇高榮譽。

消防演練

      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中,興安盟消防支隊立足於革命老區實際,凝心聚力,砥礪前行,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宗旨,與各族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履行著莊嚴的神聖使命。2013至2015年,支隊連續三年被盟委行署評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2005年、2013年支隊分別榮立集體二等功、集體三等功各一次,2014年盟行署為支隊記通令嘉獎一次。2011年榮獲內蒙古黨委、政府授予的“全區文明單位標兵”榮譽稱號。2015年支隊跨入“全國文明單位”行列。

      用“紅色文化”潛潤,把民族團結精神牢固樹立起來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流轉的是時間,不變的是“守一方熱土,保一方平安”的責任和“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一家親”的情懷。興安盟消防支隊始終把民族教育放在抓官兵思想工作的首位,使一波又一波來自五湖四海的官兵紮根草原、紮根邊疆,做少數民族地區消防事業發展的忠誠踐行者和守衛者。

搶險救援 

      支隊把紅色文化教育和民俗文化教育一起抓,在官兵教育中做到民族理念與官兵思想、民族政策與官兵培養“兩融合”。要求官兵“紅色路線走一遍”、“科爾沁文化看一遍”,將新兵下連後第一節課當做民族理論教育課,把每年五月份作為“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參觀“五一”會址、烏蘭夫辦公舊址、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等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感受興安盟博物館、成吉思汗廟、葛根廟等富有民族特色的紀念場所,讓民族文化在警營落地生根。

      全盟消防部隊由蒙、漢、滿、回、朝鮮、達斡爾等多民族官兵組成。支隊注重在少數民族官兵的選拔、培養、使用上的政策傾斜。在全盟消防部隊中少數民族官兵佔總數的41﹪,少數民族幹部擔任基層主要崗位的佔50﹪,他們在部隊建設和消防工作中發揮著積極骨幹、模範帶頭作用。

      用“心與心”的交融,把濃濃民族情建立起來

      “扶危濟困、救死扶傷”是軍人的職責。興安盟下轄6個旗縣市,其中5個國貧、1個區貧,多年來,消防官兵上下一心、奮力施為,用一幕幕感人事跡感動著各族群眾。

      搭建警民“連心橋”。2011年,興安盟扎賚特旗音德爾鎮圖木吉烏雅村和靠山嘎查被確定為支隊級幫扶區,經過長達7年的努力,兩個貧困村徹底摘除了“特困村”的帽子。目前,支隊累計投入資金60余萬元,改造危房131戶,解決村民飲水安全問題,先後購買2組籃球架、17套運動健身器械、廣場舞服裝、道具、設備等全套設施,配置文化娛樂活動設備大鼓4個、音響2個、鐵镲2套、舞蹈服40套、舞蹈鞋20雙、嗩吶2個等,讓以往寂靜的小山村充滿了歡聲笑語。

      2012年,扎賚特旗消防中隊指導員張懿毓在一次宣傳活動中拿出了籌備婚禮的一萬元,資助了一名面臨輟學的蒙古族小女孩,他的捐助行為在全盟官兵中迅速掀起了扶危濟困獻愛心熱潮。在“5.12”汶川地震、玉樹地震以及盟內災後重建和不計其數的大小捐助活動中,全盟官兵累計捐款30余萬元,並派出醫療組為貧困山村“送溫暖、獻愛心”,與各族群眾共同演繹了一首首警愛民、民擁警,各民族親如一家的感人故事。

好來寶説唱消防知識

      組建警民宣傳隊。2009年,支隊與科右中旗老年民族藝術團的老人們共同創作消防題材的“好來寶”,將消防安全知識、防火逃生技能、消防法律法規等內容用“説唱”的形式彈奏唱出來,成為科爾沁草原家喻戶曉的消防“好聲音”。

      2012年,支隊組建了由12名官兵組成的推廣“中小學生疏散救生操”宣傳隊,將消防常識和逃生、自救技能融合到體操動作當中,創編了全國首套“中小學生疏散救生操法”,推出漢語版、蒙語版和手語版三類教材和光碟,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成立警民消防站。對地處經濟相對落後的興安盟老區來説,現役消防力量不足的問題尤為突出,興安盟消防支隊迎著困難闖了上去。2015年年初,支隊黨委經過深入研究,提請盟委行署首先從糧貿企業入手,以“政企合建”的形式組建糧貿企業消防站,凡是具備一定規模的糧貿企業自主購買消防車輛,消防部門提供器材裝備,定期“到府”開展培訓,並按照出警次數發放出警補助。至目前,全盟範圍內已配備41輛消防車、254名專(兼)職消防員的57個微型消防站,紮根于6個旗縣市的40個鄉鎮保平安,全盟110萬農牧民擺脫了“遠水解不了近渴”的滅火救援困境。

      用崇高的使命,把民族之大愛詮釋起來

      當人民群眾遇到急難之際,消防官兵總是第一時間為人民群眾送去溫暖和安全,彰顯出可歌可泣的熠熠風采。

      在2010年,興安盟30年罕見的暴風雪災害中,科右中旗代欽塔拉蘇木八家子屯的包寶石和臨産的妻子包水花被暴雪圍困在前往醫院的途中。消防官兵冒著零下30多度氣溫、頂著9級大風,硬是用血肉之軀把車扛出雪坑,並及時送往醫院。醫生非常感慨地説:“再晚來一會兒,大人和孩子都會有生命危險了。”為了永遠記住消防官兵的救命之恩,包寶石給孩子起名叫“包消防”。

搶險救援

      同年,科右前旗北部經歷強降雪大風寒潮,致使局部地區降雪達到50釐米以上,牧區道路交通被大雪封閉,畜牧業生産遭受嚴重災害。支隊35名官兵冒著茫茫飛雪驅車往返300余公里展開抗擊冰雪救援行動。官兵們頂著刺骨的“白毛風”,在攝氏零下近30度的嚴寒中,一鼓作氣為牧民緊急開闢出一條運送飼草料的通道200余延長米,向受災牧民捐贈價值2.5萬元的物資。

      2016年1月23日淩晨5時許,位於阿爾山市伊爾施鎮森林防疫站附近一民房發生火災,接到報警,消防官兵迅速出動,他們穿著“冰甲”,頂著風雪與“火魔”戰鬥,並最終歷經3個多小時徹底將大火殲滅。

      興安盟消防官兵是火魔的剋星,卻是興安各族群眾的保護神。這支部隊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十六字總要求,傾全警之力,納全警之智,盡職盡責,不辱使命,鍛造新“四有”消防鐵軍,高揚民族團結進步旗幟,為這片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大地增添新的光彩,永葆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盛開。

      (供稿:興安盟民族事務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