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住"牛"鼻子握緊"金鑰匙" 科左後旗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發佈時間:2019-10-17 23:57:40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蘇文彥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10月17日,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京舉行,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後旗被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授予“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視頻】《攻堅的力量》(來源:央視網)

10月17日是第6個全國扶貧日,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京舉行,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後旗被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授予“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10月17日是第6個全國扶貧日,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京舉行

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活動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實施,設奮進獎、貢獻獎、奉獻獎、創新獎、組織創新獎五個獎項,2019年共評選出140個先進個人和單位,其中10個旗縣獲組織創新獎。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後旗被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授予“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科左後旗全稱科爾沁左翼後旗,位於內蒙古通遼市東南部,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旗、革命老區。近年來,科左後旗旗委、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促進民族團結、邊疆穩固的最大民生工程來抓,立足實現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把産業扶貧作為根本性舉措來抓,按照“資金跟著貧困戶走、貧困戶跟著産業走、産業跟著市場走”的工作思路,根據每家每戶的實際情況,集中會診,對症施策, 推動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産業發展全覆蓋。

科左後旗委書記劉士海領獎

五年來,科左後旗累計減貧11688戶、30353人,貧困綜合發生率由2014年的11%降至1.21%,群眾滿意度99.57%,2019年4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科左後旗退出貧困旗縣序列。

內蒙古科左後旗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牽住黃牛産業“牛鼻子”,帶領群眾趕著黃牛奔小康

科左後旗立足資源稟賦和發展優勢,將黃牛産業作為群眾脫貧增收的主導産業來抓,先後出臺10項支援政策,引導貧困群眾養牛致富,走出了一條“為養而種,為牧而農,草畜平衡,農牧結合”的良性迴圈發展之路,2018年被列入全國首批養殖大縣名錄。目前,全旗黃牛飼養量達到88萬頭,貧困戶(含已脫貧戶)養牛6.86萬頭,每人平均2頭牛,全旗已脫貧戶中有80%以上通過養牛脫貧。

黃牛産業扶貧

一是推行四種模式,確保貧困群眾家家有牛養。在全面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創新貧困戶貸款飼養基礎母牛“四種模式”,將貧困戶分為“能貸能養、能貸不能養、不能貸能養、不能貸不能養”四類,分類制定針對性措施,實現了有勞動能力的家家有牛養,無勞動能力的戶戶有分紅。對能貸能養的,全部給予貸款支援,鼓勵群眾自繁自育自養,形成“小規模大群體”;對能貸不能養的,利用貸款購牛,通過合作社合養、大戶托養、親友代養等方式養牛;對不能貸能養的,使用扶貧項目資金統一購牛,交給貧困戶飼養;對不能貸不能養的,由鎮村幫助協調項目資金,貧困戶與企業、合作社、養殖大戶簽訂協議,進行資金託管,享受利潤分成。

貧困戶養殖黃牛

二是創新金融産品,確保貧困群眾有錢養牛。旗財政先後投入6500萬元風險抵押金,存入農業銀行、旗信用聯社,放大十倍予以發放。創新金融産品,推出“肉牛貸”“繁育貸”“惠農E貸”等,用科技手段將非標準化、不能確權抵押的肉牛活體資産轉變為標準化、可確權抵押的金融性資産,開創了政府、銀行、保險公司和企業等多方合作的新模式,支援肉牛龍頭企業、養殖大戶和農戶肉牛養殖,最大程度滿足資金需要。同時,協調金融機構對貧困戶實施 “三優五不一增一減”、延長貸款週期、無還本續貸等多項優惠政策。 2014年以來,全旗各金融機構共發放扶貧貸款12.83億元,居內蒙古全區首位。2017、2018年,科左後旗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連續兩年榮獲“中國精準扶貧十佳縣域銀行”稱號。

 

入村宣傳金融扶貧政策

三是轉變經營方式,確保貧困群眾養好牛。培育産業指導員和畜牧技術服務員1055名,加大技術培訓力度,指導貧困群眾轉變生産方式,實行種養結合,推行人畜分離。全旗每年種植青貯都在120萬畝以上。完善配套服務,建立健全旗鎮村三級服務網路,降低養殖風險,提高養殖效益。建立黃牛改良站、防疫站各22個,村級冷配點960個,全旗黃牛冷配率達到100%,母牛繁殖率提高到90%以上,重大動物疫病防疫密度實現100%。鼓勵貧困戶為基礎母牛辦理養殖保險,損失一頭牛可獲賠8000元,解除貧困戶的後顧之憂。

青貯豐收

四是推進全産業鏈發展,確保貧困群眾養牛多收益。引進牛肉及牛副産品深加工企業4家,成立養牛專業合作社536個,引領黃牛産業規模化、標準化、組織化發展,打造了“科爾沁肉牛”品牌,“科左後旗黃牛”通過國家原産地保護産品認證,“科爾沁牛業”是全國第一家通過牛肉産品有機認證的企業,也是中國牛肉行業唯一進入世界肉類組織的企業,“科爾沁”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搞活交易市場,大力推行線上線下交易,僅科左後旗科爾沁黃牛交易市場年交易黃牛就在60萬頭以上。

伊胡塔黃牛交易市場

握緊生態産業“金鑰匙”,推進治沙與治貧雙贏

科左後旗位於科爾沁沙地腹地。科爾沁沙地曾經是全國土地沙化嚴重、生態環境非常脆弱的地區之一,沙化面積一度達到近80%。面對生態和民生的雙重壓力,旗委、旗政府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創新造林、管護和益貧性工作機制,積極探索既讓沙地增綠,又讓群眾增收的發展路子。貧困人口年每人平均增收738元。

 

努古斯臺生態治理項目區

一是創新造林機制,大規模生態修復促增收。堅持自然修復與工程治理相結合,用好財政補貼資金,撬動社會資金,引導各類主體投入生態建設,並採取專業施工、保活造林的模式,實行大規模連片治理,大大提高了生態治理的速度和品質,每年以100萬畝左右的規模加速推進,已完成科爾沁沙地綜合治理609萬畝,實施村屯綠化858個,通道綠化1800多公里,林草覆蓋度達到80%以上,全旗土地沙化退化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林草植被迅速恢復,沙地治理項目區內耕地糧食單産大幅提高。

科左後旗在生態建設中吸納貧困農牧民參與苗木起運、樹木栽植、撫育管理等工作

二是堅持轉型發展,大力發展生態産業促增收。積極調整林草種植結構,促進沙地治理由生態型向生態和效益並重轉變。鼓勵農牧民利用退耕還林還草地塊、採伐更新跡地、庭院周邊等地,種植優質牧草、道地藥材,栽植大果榛子、錦繡海棠等經濟林,以結構調整促進增收。2014年以來,建成果樹和種苗基地4萬畝、木本油料和林板一體化基地10萬畝,建設蒙中藥材種植采收基地50萬畝,種植紫花苜蓿6萬畝。

樟子松生態經濟林基地

三是突出綠色發展,搞活生態文化旅遊促增收。實施“全域、四季、旅遊+”發展戰略,著力打造大青溝、“敖包相會”文化旅遊主題小鎮、烏旦塔拉五角楓森林公園等景區景點,帶動貧困農牧民參與旅遊産業增收。其中散都蘇木車家村開發建設草甘沙漠旅遊區,帶動33戶貧困戶117人口整體脫貧,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旅遊扶貧示範項目。

五角楓育苗

四是建立益貧性機制,引導貧困群眾參與生態建設管護促增收。在生態治理中,優先吸納貧困農牧民務工或直接參與到苗木撫育管理、樹木栽植、後續管護等工作,帶動貧困農牧民創業增收。在全市率先實行全域全年禁牧政策,建立了農村牧區綜合執法大隊,聘用610名建檔立卡貧困農牧民為生態護林員,年每人平均工資1萬元。

科左後旗農牧民採取營養缽造林、鑽孔造林、穴狀深栽等造林技術,保護植物根系、涵養水分(攝影:華維光)

五是建立激勵機制,落實生態惠民政策促增收。採取有償流轉土地的方式,鼓勵群眾將沙化土地退出來用於造林種草,群眾將土地交給專業造林隊伍保活造林三年後,按照“樹隨地走”“誰所有、誰管護、誰受益”的原則,將林木再移交給農牧民,既解決了後續管理的問題,又增加了農牧民資産收益。落實生態獎補政策,年均發放各類生態補貼資金1.24億元。

堅持因戶施策,實現産業扶貧全覆蓋
科左後旗堅持精準施策、多措並舉,積極拓寬産業增收渠道,加大幫扶力度,實現産業扶貧全覆蓋、可持續、有後勁。

一是推廣高效節水農業。採取工程治理、“民幹公助”等方式,大力實施淺埋滴灌為主的農業高效節水工程建設,促進種植業提質增效。為6285戶貧困戶實施淺埋滴灌13.2萬畝,每畝增收200元左右。

科左後旗玉米豐收

二是搞活庭院經濟。通過政策扶持、企業帶動、技術培訓等措施,積極引導貧困戶利用庭院種植蔬菜瓜果、發展特色養殖。與北京交通大學、北京中百世貿商城簽訂了農産品進校園、進超市協議,建立了蔬菜供應基地,解決了蔬菜銷售問題。全旗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8300畝。

幫扶幹部指導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

三是發展光伏産業。總投資2.4億元,實施海魯吐鎮新艾裏嘎查地面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項目,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572戶,持續20年每戶年增收3000元;投資2億元實施的68個貧困村村級光伏電站已于6月底並網發電,帶動4973戶貧困戶連續20年每年每戶增收3000元。

發展光伏産業帶動貧困戶增收

四是推進電商+扶貧。支援可意網、瑪拉沁E店、樂村淘等電商企業向基層延伸,帶動貧困戶網上銷售農副産品,全旗現有電子商務服務網點452處。2017年被評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巴嘎塔拉蘇木農民永勝利用快手賣牛,2018年收入600多萬元。

瑪拉沁E店送貨到家

五是鼓勵自主創業增收。堅持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致富一戶、帶動一片,開展實用技術培訓6.5萬人次,舉辦汽車駕駛、家政服務、母嬰護理、電氣焊、烹調等技能培訓班42期,培訓學員1884人,建設“扶貧車間”7個,帶動貧困戶就業創業。

海魯吐鎮手工藝扶貧車間

六是密切利益聯結。探索建立股份合作、訂單幫扶、價格保護、生産託管、流轉聘用等企業與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推廣“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貧困戶”“龍頭企業+貧困戶+基地”等産業化經營模式,吸納貧困人口融入産業鏈增收。科爾沁牛業、禾豐米業等6家龍頭企業帶動32260戶農牧民戶,促進增收致富。

通過以上措施,科左後旗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貧困人口大幅減少,農村牧區面貌煥然一新,農牧民內生動力進一步激活, “好日子是幹出來的”成為大多數貧困群眾共識,一些落後的生産生活方式得到轉變,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


“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證書

“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獎盃

(供圖:中共科左後旗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