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昌都市貢覺縣哈加鄉,19歲的多壩村村民次旦最近有兩件開心事:一是他家貧困戶的“窮帽子”馬上就要摘掉了,二是姐姐色措很快也會從拉薩回來,不用再背井離鄉出去打工了。
自幼就失去父母的次旦是色措一手帶大的,由於缺少耕地和牛羊,勞動力不足,姐弟倆的生活一度十分艱難,是村裏的15戶貧困家庭之一。為了照顧次旦,已經30多歲的色措靠給人打工補貼家用。
2019年,西藏官方組織的駐村工作隊為多壩村帶來了500頭犏奶牛(牦牛與普通牛種間遠緣雜交的後代)的扶貧項目,次旦家也分到了10頭。次旦用心去餵養,還主動向人請教,把犏奶牛産下的奶做成奶製品,帶到附近的鄉鎮以及上百公里外的縣城去賣,家裏的經濟狀況漸漸有了改善。
與此同時,隨著貢覺縣特色産品阿旺綿羊在西藏區內外逐漸走俏,當地建立起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阿旺綿羊”主題餐廳從貢覺縣開到了昌都市和四川成都市,在天津等援藏省市的幫助下,相關産品也即將進入內地商超。看到發展前景的色措這次被次旦説服了,準備回村裏的合作社從事綿羊養殖。
貢覺縣副縣長李天國告訴記者,該縣僅阿旺綿羊一個産業扶貧項目就帶動了貧困人口6800多人就業增收,此外還有70多個項目已執行到位,還可吸納大量像色措這樣的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就業。
李天國説,在相關産業項目帶動下,貢覺縣已滿足各項脫貧標準,待今年10月前後,經有關方面完成專項評估檢查同意後,即可退出貧困縣(區)範疇。
在與貢覺縣相隔不遠的昌都市芒康縣納西民族鄉,以經營特色美食“加加面”知名的果拉叢農家樂創始人果拉卓瑪是當地的“婦女致富帶頭人”。從街邊攤到可供數十人入住的農家樂,果拉卓瑪不但把自己做成了品牌,還帶動了近10戶貧困戶脫貧。
在果拉卓瑪身邊工作了1年多,19歲的白珍不但學會了做“加加面”,店裏的迎賓、祝酒等納西族特色接待服務也越來越嫺熟,性格開朗活潑的她很受歡迎。
白珍説,吸引自己的是果拉卓瑪身上那種主動求變、敢想敢幹的創業精神,“在政策支援下,果拉卓瑪果斷貸款300多萬元,並自籌100多萬元創新經營模式,現在發展得越來越好,我也要像她一樣做個女強人,用雙手改變命運,創造自己的幸福。”
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西藏脫貧攻堅取得良好成效,共向昌都、日喀則、那曲3個主戰場和深度貧困縣(區)安排資金120.5億元,佔西藏全區整合資金總量的78.6%,將581個駐村工作隊全部調整到最艱困的貧困村,幫助創辦集體經濟2302個、專合組織2452個,旨在實現今年年內19個縣(區)摘帽、15萬人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