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表裏山河生態美好新天地:山西省實施退耕還林工程20週年

發佈時間:2019-09-25 10:44:58丨來源:中國綠色時報丨作者:吳兆喆 鄭峰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讓太行山林木蔥郁,讓呂梁山花果繽紛,讓汾河水流歡暢,讓天空湛藍清新,讓飛鳥走獸歡呼雀躍,讓三晉兒女笑逐顏開……這是建設綠色山西的美好藍圖,更是山西加快轉型升級的基本底色。

  中國氣象局發佈的《2017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顯示,2000—2017年,全國31個省(區、市)植被生態品質均呈改善趨勢,山西改善速度居首。當地媒體報道稱,這得益於全省持續開展的退耕還林、植樹造林等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建設,特別是退耕還林工程為山西森林覆蓋率持續增長作出了突出貢獻。
  退耕還林工程被譽為生態工程、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它不僅為改寫山西水土流失嚴重、沙塵頻繁擾襲的歷史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更打開了山西山上治本、身邊增綠、産業富民、林業增效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思路,提升了山西國土的生態功能,呈現出人與自然和諧、林業産業蓬勃的喜人景象。
  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調查監測顯示,截至2018年,山西累計完成退耕還林2730.3萬畝,涉及全省所有地級市,95%的縣(市、區),惠及農戶153萬戶547萬人。前一輪退耕還林,退耕戶每人平均純收入由2000年的1905.61元提高到2014年的6746.87元,增幅高於全省農村平均水準。新一輪退耕還林緊密結合脫貧攻堅,對10個深度貧困縣實行退耕還林任務全覆蓋,累計安排58個貧困縣退耕還林任務340.54萬畝,佔全省總任務的92.5%,實現貧困戶戶均獲得退耕還林補助資金4000元以上。
  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雲龍表示,讓太行山林木蔥郁,讓呂梁山花果繽紛,讓汾河水流歡暢,讓天空湛藍清新,讓飛鳥走獸歡呼雀躍,讓三晉兒女笑逐顏開……這是建設綠色山西的美好藍圖,更是山西加快轉型升級的基本底色。

退耕還林綠染三晉大地 

  思想破冰
  樹立生態文明新理念

  山西之長在於煤,山西之短在於水,煤與水都同林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山西是資源型經濟省份,有著得天獨厚的煤炭資源,為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隨著煤炭長時間、大規模、超強度的開採,加之乾旱少雨的氣候特徵,全省的生態環境長期處於積重難返的境地,山西人民的母親河——汾河曾一度斷流。
  生態脆弱是致貧的重要因素。呂梁山革命老區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呂梁市13個縣(市、區)中有6個國定貧困縣、4個省定貧困縣,是山西貧困面最大、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發生率最高的地級市,是全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山西省委、省政府堅持把生態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積極落實國家政策,於世紀之交,開啟了生態文明建設新征程。在汾河源頭及其兩側、湖庫周圍等生態地位重要區域,水土流失嚴重的陡坡耕地及嚴重沙化耕地,實施退耕還林,恢復植被。
  思想上率先破冰,行動上才能突圍。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以來,山西歷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持續推進,圍繞“生態美 百姓富”的目標,不斷創新造林綠化機制,拓寬林業領域的就業和增收空間,多渠道增加貧困農戶的涉林收入。
  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在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啟動時,特別要求“退耕還林的步子應再大一些”,要求各地“用足用好退耕還林政策,充分釋放生態扶貧的改革效應”。
  山西省省長樓陽生得知忻州市靜樂縣城莊村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於退耕還林時,叮囑當地幹部要用好用活政策,打好政策組合拳,發揮好政策的激勵和引導作用。
  20年,退耕還林2730.3萬畝,惠及農戶153萬戶547萬人……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數字或許微不足道,但對於祖祖輩輩靠天吃飯的農民而言,卻是一段共同見證和參與的歲月。這些數據折射的,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對資源型經濟省份轉型發展的深邃思考,是全省人民生態文明理念的昇華,是無數個體命運的巨變,更是綠色山西發展進步的壯麗史詩,是魅力山西走向世界的活力之源。
  盛夏,行走山西,不管是“靠天吃飯,廣種薄收”的靜樂縣,還是“丘陵遍佈,乾旱少雨”的聞喜縣,眼前儘是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的畫卷:乾果林基地依山而建,美麗家園傍水而立,鄉親們在脫貧致富路上的步伐雄壯有力,臉上自信滿滿。
  聞喜縣隸屬運城市,境內丘陵、垣地、山地佔全縣國土總面積的近80%。桐城鎮坡底村64歲的村民柴國元感慨,老百姓窮怕了,幸虧退耕還林栽了杜仲,要不然,就今年這旱情,種小麥畝産不到100公斤,不僅賠上了一年的勞作,還賠上了綠水青山。 

荒山變花海 

  山水相嵌
  重塑三晉生態新格局

  時間是忠實的見證者,更是偉大的書寫者。從昔日“十山九禿頭,洪水遍地流”,到今天“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退耕還林工程通過一退一還,完成了山西墾殖史上的重大轉折,搭起了三晉大地的生態骨架,建起了網、帶、片、點相結合的防護林體系。全省森林覆蓋率已從工程實施之初的13.29%增加到20.50%,森林面積由3094.5萬畝提高到4816.35萬畝。
  2018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檢查驗收結果顯示,山西兩輪退耕還林工程的面積保存率、建檔率、管護率均達100%。其中,前一輪工程的成林率達96.4%,年涵養水源13.67億立方米、固碳181.79萬噸、釋氧419.52萬噸、滯塵2131.17萬噸、固土2517萬噸、減少風蝕地表土壤872.86萬噸。
  山西氣象部門的監測,再次佐證了退耕還林的顯著成效:2001—2017年,全省年均降水量達496毫米,比常年平均多28毫米;地下水位不斷上升,部分水源地年均上升2米以上。2018年,山西植被生態較2000—2018年平均水準增加了8%,為2000年以來最大值。
  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黃守孝表示,良好的生態是全省人民生態意識提升的生動實踐,更是山西轉型升級歷史性變革的嶄新起點。
  7月31日,站在汾河上游的靜樂縣鵝城鎮黃金山上,視野內翠幹挺拔,綠蔭如蓋,汾河如絲帶般在綠嶺間流淌。
  靜樂縣林業局局長張玉堂介紹,因區位特殊,靜樂生態建設對汾河流域的生態環境影響較大,縣裏結合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在汾河流經的山系、溝壑,通過整溝治理提高生態承載力,保護汾河生態安全,黃金山區域造林10030畝。此外,風神山也是靜樂退耕還林工程的名片,累計集中連片退耕還林5.9萬畝,工程區林草覆蓋率達92%。目前,全縣水土流失面積由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之初的135萬畝減少到52萬畝,年降雨量由約430毫米提高到約480毫米。
  聞喜縣退耕還林工程締造的綠色奇跡同樣令人震撼。從郭家莊鎮陳家莊村的制高點看去,四週58個磨盤嶺盡被綠蔭覆蓋。縣林業局局長張俊慶介紹,全縣3688個磨盤嶺星羅棋佈、2600條溝壑縱橫交錯,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之初,全縣林地面積僅15萬餘畝,森林覆蓋率不足10%,水土流失嚴重。如今,全縣以退耕還林為重點營造生態林17萬畝,森林覆蓋率增加了近10個百分點,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態環境。
  山西省造林局局長張文東表示,退耕還林工程顯著地改善了山西生態脆弱區、重要水源地、通道兩側等重要區位的生態狀況,破解了一些地區“生態不美好,環境不留人,兒孫不回家,老大徒傷悲”的困局,打開了廣大農民對未來的想像空間,宣示了三晉兒女建設生態文明的壯志雄心。 

林果豐收 

  林果飄香
  壯大綠色富民新産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西通過兩輪退耕還林工程雄辯地證明,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
  前一輪退耕還林工程中,山西針對山區農村生産生活條件較差的狀況,在廣植生態林的同時,推進核桃、紅棗、仁用杏、柿子、花椒五大乾果經濟林基地建設,探索出一條適合黃土高原生態脆弱地區和貧困落後地區的綠色發展之路。
  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中,山西不斷豐富樹種的內涵,拓展退耕還林的外延,建成了以沙棘、杜仲、連翹、文冠果等為主的特色經濟林基地,再一次拓寬了廣大農民增收致富的門路。
  張雲龍表示,乾果經濟林和特色經濟林的疊加,使三晉大地呈現出丘陵有果園、山區有基地的林業産業發展新態勢,可以稱之為:春天是花園,秋天是果園,登高望遠看花冠,前往丘陵賞花海。
  山區是花冠的主陣地,通過豐富退耕還林樹種,增大闊葉樹造林比例,形成了闊葉樹鋪底、針葉樹點綴的山區生態治理模式。丘陵是花海的主陣地,現已形成了以黃河、汾河沿岸為主的紅棗基地,以晉北、晉西北為主的仁用杏基地,以及安澤連翹、聞喜杜仲、嵐縣沙棘等一批特色經濟林基地。
  嵐縣位於呂梁山區,隸屬於呂梁市,就是通過發展沙棘而聞名全國。2018年9月20日,赴山西參加第八屆國際沙棘協會大會的外國來賓,對嵐縣發展沙棘産業,構建綠水青山,助力精準扶貧的做法給予高度稱讚。
  嵐縣副縣長劉思昭介紹,嵐縣依託退耕還林工程,探索林業資産性收益的模式,實現了三權分置,盤活了集體資産和資源,達到了公司、村集體和群眾三方共贏的目的。2018年,縣裏再次流轉6萬畝退耕還林地,全部栽植了沙棘。同時新建了40個全光霧化育苗大棚,年産沙棘苗可達400萬株。目前,全縣共有沙棘林30萬畝。
  8月1日,在嵐縣王獅鄉蛤蟆神村沙棘基地,別樣紅扶貧攻堅造林合作社理事長郭茂林算了一筆賬:且不説農民以土地入股,進入盛果期後每年6%的收益,就務工而言,一畝沙棘比一畝農田需要多用7個工,按照日薪80元算,企業多支付的560元就是農民增加的收入。
  聞喜縣的杜仲産業發展態勢同樣讓退耕農戶充滿信心。2018年,聞喜縣引進湖南九九慢城杜仲産業集團,流轉了3萬畝退耕還林地和撂荒地發展杜仲産業,吸納周邊勞動力四五百人。郭家莊鎮劉家坡村73歲的村民程新財就在家門口的杜仲基地打工,負責鋤草、澆水等簡單工作,日薪50元。他的生産隊長,凹底鎮虎頭戶村50歲的村民楊江龍説:“年輕人都在外工作,五六十歲是壯勞力。”楊江龍賺的是月薪,4800元。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黃守孝介紹,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還調整了山西農村産業結構,解放了農村勞動力,拓寬了農民致富門路。據統計,工程區累計勞務輸出人員達115.52萬人,培育與退耕還林有關的龍頭企業185個,與退耕還林有關的市場集散地144個,為農村産業結構調整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模式創新
  趟出增綠增收新路徑

  細雨剛過,被綠蔭環抱的靜樂縣豐潤鎮慶魯村格外靜謐自然。山西大學駐慶魯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王財全介紹,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以來,村裏統籌山水林田路村綜合治理,推動了精準脫貧,實現了多産融合。目前,村裏已具備鄉村生態遊的條件,並新建了16孔窯洞,準備接待遊客。
  慶魯溝涉及8個村莊,慶魯村是慶魯溝整溝治理的一個節點。靜樂縣副縣長李淑輝把這種“分區域重點佈局,按溝系統一規劃,坡溝地綜合治理,全流域整體推進”的做法總結為“靜樂做法”,具體的模式為“五個結合”:即堅持退耕還林和荒山造林相結合,集中連片,規模化造林,久久為功,實現精神與精品有機統一;堅持生態林和經濟林建設相結合,實現生態與生計有機統一;堅持科學的造林技術和精細的管護措施相結合,實現造林與管護有機統一;堅持生態建設和鄉村振興相結合,鄉村振興,生態先行,實現生態美與百姓富有機統一;堅持林業工程和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相結合,實現增綠與增收有機統一。
  千里之外的臨汾市大寧縣,創造出的“購買式”造林、生態扶貧經驗於今年4月成功入選第二屆中國優秀扶貧案例,是山西唯一入選的案例。大寧縣委書記王金龍介紹,“購買式”造林,架起了脫貧攻堅與生態建設的橋梁和紐帶,賦予了貧困群眾參與生態建設的權利和自由,打開了社會資金進入生態建設的渠道,改變了政府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慣例,剷除了腐敗滋生的土壤,凝聚了黨心、民心。2016年,大寧縣欣達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的13個貧困戶,造林22天,造林138畝,成活率超過90%,每人平均收入2800元。
  呂梁市石樓縣則是通過打造“支部+”生態脫貧新模式,撬開了貧困戶的增收致富之門。“支部+”是指造林合作社必須由村黨支部領辦,全縣一村一社,所有行政村實現造林合作社全覆蓋,所有合作社由村黨支部領辦全覆蓋,極大地提升了貧困戶參與林業建設的熱情。目前,全縣共組建造林合作社137個,涉及農戶1.15萬人,其中貧困戶超過9900人,退耕還林實施後,通過造林補貼、勞務收入等戶均超過1萬元。
  造林務工、退耕獎補、管護就業、經濟林提質增效、林業産業富民增收並稱為山西林業扶貧“五大項目”,“整溝治理”“購買式造林”“支部+”便是由此衍生的模式。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期間,對當地聯動實施“五大項目”,尤其是組建造林合作社幫助貧困人口脫貧的思路和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張雲龍感慨,退下的是耕地,還上的是林地,滲透的是科技,改善的是生態,幸福的是民生,可以説生態扶貧是山區老百姓奔向小康的康莊大道。與此同時,林分結構得到了明顯調整,樹種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景觀多樣性等都得到了充分體現。
  繁榮文化
  引領鄉村文明新風尚

  生態美了,百姓富了,文化成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新追求。4月29日,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山西園大放異彩,尤其是以臨汾市安澤縣荀子文化園為藍本建設的“生態文化廣場”景觀區更是吸引了無數家庭駐足。
  荀子是戰國時期趙國郇人,也就是現在的安澤人。近年來,安澤依託退耕還林工程,在縣城東部依山就勢建設了荀子文化園,意在通過展示喬灌草結合的森林生態景觀和荀子的生態文化思想,提升人們的生態意識,助力推進生態文明、共建綠色山西。張雲龍表示,安澤荀子文化園的精彩,既成就了北京世園會山西園的璀璨,也成了展現山西美好形象,助力山西走向世界的一枚文化符號。
  生態文化思想只是山西文化長河中的一朵浪花。2月25日,樓陽生在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動上介紹山西的文明歷程:“山西的版圖就像一枚寫滿文明密碼的樹葉,珍存著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最完整的印記。”
  山西各地為把生態文明與華夏文明相融合,把右玉精神、太行精神、呂梁精神等優秀民族精神完美體現,在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時,積極挖掘當地傳統文化的價值,在城郊、村外、山野,建成上百個公園、遊園,使之成為詮釋生態文明的重要載體,豐富了生態文化內涵,體現了人與自然高度和諧,也為建設森林城市、森林鄉村夯實了基礎。
  忻州市林業局林業站站長王剛介紹,全市14個縣均以退耕還林為依託建有城郊森林公園。如靜樂縣的汾河川百里花廊景觀帶、寧武縣的南山公園、岢嵐縣的三山公園、繁峙縣北山公園等,均以其便捷的地理位置、優美的森林景觀、豐富的生態文化、完善的遊憩設施,成為縣城居民走進自然、感悟自然、休閒娛樂的重要場所,極大地提升了廣大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再如山西著名旅遊景點皇城相府所在的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為打造宜居養生的“皇城相府+健康”新概念,皇城村及周邊村莊依託退耕還林工程,造林綠化超過1000畝,繪就了一幅幅村在綠中、綠在村中,景在綠中、綠在景中的新農村畫卷。
  還有帝舜故里垣曲縣皋落鄉嶺回村,依託退耕還林工程,結合帝舜故事,打造了舜鄉桃花源景區。每到陽春三月,景區內桃花盛開,景色迷人。借鄉村旅遊的契機,餐飲小吃、農副産品、手工藝品等都成了當地農民收入新的增長點,進而促進了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
  運城市林業局副局長毛興暉坦言,隨著經濟收入的提升,大家都把關注點放在了增收致富上,家長裏短的爭執越來越少,生態扶貧、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案例越來越多,鄉風文明的新氣象自然就越來越濃。
  幸福家園
  描摹美麗鄉村新生活

  當農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時,鄉村振興的步伐便趨於穩健。用張雲龍的話説,在山西可以“走進農村住花園”。他介紹,山西以退耕還林工程為依託,自2006年以來已經打造了1萬多個生態良好、環境宜人的村莊。全省各地將退耕還林、村莊綠化美化與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建成了一批家園美、田園美,生態美、生活美,宜居、宜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靜樂縣豐潤鎮慶魯村55歲的村民呂順田用更通俗的一句話介紹了鄉親們心中幸福家園的新常態:以前農民興進城,現在市民想下鄉,農村城市都一樣,農村更比城市強。隨著慶魯溝整溝治理的完成,鄉村生態遊的興起,呂順田也想在家裏開辦農家樂,讓來村裏旅遊的城裏人嘗嘗農家飯,提升一下家裏的收入。
  臨汾市永和縣閣底鄉東征村的步伐比慶魯村快一些,目前已有村民吃上了家鄉美的旅遊飯。東征村是毛澤東居住過的地方之一,也是呂梁山區最窮的地方之一。近年來,村裏將退耕還林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相結合,將花園與花海相結合,建成蘋果提質增效示範園400余畝,呈現出一幅“村外是果園,村中有遊園,生活在花園,工作在果園”的美麗圖景,鄉親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與此不同,還有一些幸福家園也叫“移民新村”。山西為解決貧困山區“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難題,在退耕還林工程實施的同時,把整村搬遷作為解決深度貧困的“牛鼻子”,“挪窮窩”與“創新業”並舉,確保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忻州市岢嵐縣原趙家洼村山大溝深、坡陡地瘠、災害頻繁,全村1308畝耕地中,25度以上的陡坡地就有904畝,是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深度貧困村。2017年9月22日,村民們離開了生存條件惡劣的舊村,搬到了廣惠新村,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村民劉福有的新家兩室一廳,有75平方米,客廳裏挂著習近平總書記與他們老兩口親切交談的照片。現在,他成了一名環衛工人,月薪過千元,再加上退耕還林補助、農資補貼,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強調,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不管任務多麼艱巨、還有多少硬骨頭要啃,這個承諾都要兌現。
  如今,太行山是樹的海洋,更是花的世界,呂梁山已形成了百花迎春、綠蔭護夏、碩果映秋、松柏伴冬的四季景觀,綠色汾河春季萬紫千紅、秋季層林盡染……這是山西退耕還林工程、精準扶貧工作、鄉村振興戰略等波瀾壯闊的實踐,更是山西加快轉型升級,開闢改革發展更為廣闊前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歷史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