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賀英:用實幹換來貧困村樣樣出彩

發佈時間:2019-09-11 21:05:00丨來源:通遼日報丨作者:邵楠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自2018年3月選派至今,張賀英始終堅持以“抓黨建、強基礎、謀發展、興産業、促脫貧”為主線,積極推進各項工作有序開展,使該村黨建示範、脫貧致富、産業興旺榮獲市、旗“紅旗嘎查村”稱號,他個人則入選全國40位“最美奮鬥者”。

張賀英是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庫倫鎮團結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自2018年3月選派至今,他始終堅持以“抓黨建、強基礎、謀發展、興産業、促脫貧”為主線,積極推進各項工作有序開展,使該村黨建示範、脫貧致富、産業興旺榮獲市、旗“紅旗嘎查村”稱號,他個人則入選全國40位“最美奮鬥者”。

民情日記找病根

為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措施準,張賀英挨家挨戶走訪摸底,在嘮家常中了解百姓所思所盼,並創建村民微信交流群和黨員交流群,分類建立殘疾、大病等貧困家庭資訊庫;堅持問題導向,列出民意清單,所撰寫的9萬餘字的民情日記,記錄了188戶家庭的基礎資訊,梳理出了制約産業發展和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摸索著走出一條“黨建引領+幹群牽手+村企共建+社會幫扶+親情關愛”的扶貧致富路。

産業扶貧促增收

針對村裏地少貧瘠這一實際,張賀英創新“黨建+小産業帶動+貧困戶”的“1+N”發展思路,引領貧困戶發展資金少、見效快的基礎母牛、北京油雞養殖,黑小麥、笤帚苗種植等特色小産業項目。為使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的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張賀英主動聯繫通遼市麥豐農業有限公司,將室內紙上種植黑小麥苗項目引進村,使5戶貧困戶實現戶均增收1500—2100元。同時,組織該村及周邊地區婦女一起做“來料加工”項目,發展笤帚苗産業,使3戶貧困家庭實現增收2000元以上;聘女企業家于曉弘為榮譽村民,成功引進北京油雞養殖項目,帶動養殖戶增收2萬餘元,而且每天還有100元的雞蛋收入。另外,可為村集體帶來收入6000元。

“娘家”支援謀發展

在扶貧一線,張賀英並不孤單,因為有“娘家”——通遼市婦聯的大力支援。通遼市婦連線關的13名黨員、4名處級幹部結對幫扶村裏8戶未脫貧家庭,她們多次到村裏調研、慰問和幫扶。為解決村裏沒有起步資金的難題,協調通遼女企業家聯合會以“迴圈金”模式認領養鵝項目資金7.5萬元,聯合市交通規劃設計院、通遼民建黨支部籌集牛産業起步資金25.5萬元。與此同時,庫倫鎮人民政府、京蒙幫扶結對共建秀莊村在牛産業方面給予了13萬元的資金支援。2018年,全村集體收入達2萬元,實現了“清零遞增”。

傾情奉獻解民憂

駐村以來,為減輕貧困戶就醫看病負擔,張賀英多次聯繫醫務人員走村入戶為貧困戶義診。70歲的貧困戶張鳳芹患有腦梗,小腦萎縮,視力也不好。經過診療後,已能正常交流,還能做家務了;組織開展了“書香伴成長·讀書圓夢想”贈書、“迎中秋 慶國慶”“暖心關愛救助送溫暖”親情慰問、“話扶貧 説變化 頌黨恩”座談會等主題活動10余次,走訪看望貧困戶、低保戶、最美家庭、老黨員等123戶次;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進村開展黑小麥苗種植、農業技能培訓3次;組織召開最美家庭評選活動,以典型為示範引領,分享“最美家庭”故事,用榜樣的力量營造“家和”“家美”的和諧氛圍;以“三清一改”為目標,開展“三化五美”“美麗庭院”創建活動,成立志願服務隊,帶頭開展村屯庭院整治等志願服務活動50余次。

黨建引領重服務

張賀英積極探索“活力黨建+富民黨建+聚力黨建+脫貧攻堅”的融合黨建工作模式,協調通遼市婦聯、通遼市交通規劃設計院等18家機關單位、企業和社會團體與團結村黨支部簽訂共建共促協議,認領項目18個,今年組織召開了通遼市婦聯助力團結村發展暨“村企共建 攜手圓夢”項目認領座談會,村內8家企業積極參與認領了11個脫貧項目,形成了“黨建+脫貧”的強大合力;建設完善了黨員活動室、便民服務室、文化活動室、黨建和移風易俗文化長廊、“婦女之家”,開展了“五個一”黨建活動,實行幹部輪值坐班服務制。將“固定黨日”活動與重要節日相結合,開展了“團結村裏話和諧、話團結、話豐收、話發展”主題黨日活動13次,引領黨員群眾聽黨話、跟黨走,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