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生態林業 改善生態環境

發佈時間:2019-09-06 19:11:42丨來源:通遼日報丨作者:趙恩那木拉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發展生態林業是科左後旗發展經濟、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

請問林業生態是林業資源環境、社會與經濟的複合生態系統,它一方面生産各種林業産品滿足人類生産生活需要;另一方面,林業又提供包括涵養水源、保持水土、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氣候、減免自然災害、營造舒適環境等一系列公益服務,發展生態林業是科左後旗發展經濟、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後旗自然植被從北向南劃分為沼澤植被類、草甸植被類、沙丘植被類、灌叢禾草植被類、森林植被類及農作物植被等,基本屬典型草原植被。區域優勢草本植物有沙蒿、麻黃、羊草、蘆葦、草、水草等一、二年生及多年生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為人工栽培,有楊樹、柳樹、樟子松、榆樹、黃柳等多年生灌木多生長在沙坨高處,為黃柳、山裏紅、柳樹條、榆樹從等。大部分野生灌木因保護不夠,只在偏僻地區少量分佈,局部少數地區集中連片。

科左後旗林業用地面積547.4萬畝,佔總土地面積的31.7%。林業用地中有林地面積298萬畝,疏林地面積9.5萬畝,灌木林地面積49.8萬畝,未成林地面積71.1萬畝,苗圃地面積0.29萬畝,宜林地面積114萬畝。森林覆蓋率20.32%,喬木樹種以楊樹、樟子松、榆樹為主;灌木樹種以錦雞兒、山杏文冠果等為主。活立木總蓄積為4860181立方米。

1978年國務院批准三北防護林工程,科左後旗就是防護林建設的重點縣,經過20多年的建設,已初具規模,但大多數是農田防護林,樹種單一,管護措施差,加大病蟲等自然災害,防護效益不高,造林環境越來越差。

由於存在著開荒種地,廣種薄收的傳統經濟方式,毀林開荒,草場嚴重超載,使森林草場面積減少,風蝕地、沙地、鹽鹼地增加,土壤肥力下降,生物生産量降低,土地生産潛力下降,減弱了土地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力,嚴重影響農民的收入,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

科學規劃,合理佈局生態工程。充分發揮林業的生態效益,必須使區域或內森林資源分佈均勻。生態建設作為科左後旗的基本建設之一,必須統籌規劃,根據地形、氣候、土壤等條件的不同,確定重點,分步實施,合理分配使用資金,使天然林、人工林優勢互補,資源互補,科學規劃,做到從全局和長遠利益出發,使生態環境持續健康地發展。

根據實際情況,加快經濟林建設。經濟林具有生態、社會、經濟效益,經濟林的發展,不僅可以調動廣大農牧民的積極性,脫貧致富,而且可以改善生態環境。科左後旗要因地制宜的發展文冠果、山杏、沙棘、山楂等經濟林樹種,使林業既有近期效益,又有長遠利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齊頭並進,人民生活品質和環境進一步提高。

建立生態旅遊。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在“生態覺醒”和“回歸大自然”的口號下,生態旅遊作為一種新興的綠色産業,已滲透到生活的各個角落。科左後旗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烏旦塔拉以珍貴樹種五角楓為主的自然保護區,一定能夠建設成高標準的生態旅遊景區,吸引八方來客。旅遊開發不僅能增加該地區人民的經濟收入,還可以直接了解外面的世界,開闊視野,增加環境意識,使生態經濟健康發展。

建立生態檢測系統。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是科左後旗的重點任務,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防沙治沙、自然保護區工程等已全面啟動建設。因此建立生態監測系統非常必要。採集基礎數據、進行大容量數據處理,為主管部門決策提供全方位的基礎資料,以便持續評價進而調控破壞生態環境行為,改善生態環境,使人民有一個舒適優美的生活空間。

加大宣傳力度,治理與保護並重。生態環境惡化,人為破壞是主要原因,因此必須加強宣傳力度,深入開展《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森林法》《草原法》《環境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加大執法力度,嚴懲人為破壞。嚴禁邊建設邊破壞,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合理選擇造林樹種,集約化育苗,預防病蟲害,火災等自然災害,使建設成果顯著提高。

重視環境教育,應用“綠色科技”。借助教育手段,使人們認識環境和環境問題的辯證關係,培養一批消除污染和保護環境及維護環境品質的專業技術人員,提高整體環境的科學水準,同時應用綠色科技和生産綠色産品,從根本上改善生態環境,為人類生存和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生態建設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及子孫、影響全局的龐大工程,它需要長期艱苦的勞動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得以實現。加快生態建設步伐,切實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力度才能充分發揮林業在環境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科左後旗草原小城綻放出更加迷人的風采。(作者單位:科左後旗林業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