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科爾沁區:大農業模式助力綠色發展

發佈時間:2019-09-04 19:50:00丨來源:通遼廣播電視臺丨作者:雁萍 奧拉 郜健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作為玉米主産區,通遼市目前玉米種植大多在每畝四千到五千株之間。而科爾沁區敢挑戰六七千株的密植量並且一種就是3000畝,這份底氣和信心來自於農業經營模式的改變。

用工業經濟的思維謀劃農業發展,用平臺經濟的理念推進農業生産。通遼市科爾沁區探索實施大農業模式,將農業生産過程同加工、銷售以及生産資料的製造和供應緊密結合,實現農工商一體化,助力農業標準化生産、綠色化發展,促進結構調整、鄉村振興。

經歷了前期的大風、暴雨、冰雹,科爾沁區錢家店鎮前西艾力村三千畝密植高産田的玉米依舊蔥郁挺拔,豐收在望。和普通的玉米田不同,這塊田地每畝最少都栽植了六千株玉米,最多的達到七千株,長得整齊,還沒有病害。

作為玉米主産區,通遼市目前玉米種植大多在每畝四千到五千株之間。而科爾沁區敢挑戰六七千株的密植量並且一種就是3000畝,這份底氣和信心來自於農業經營模式的改變。今年,科爾沁區探索大農業模式,由政府牽頭成立了通科集團公司,下設雲通農業、清谷新禾、軍利易購等分公司,涉及農業種植、農田基本建設、農技培訓、農資銷售、農機服務及糧食收儲、農産品加工、電商物流等農業全産業鏈各個環節。科爾沁區政府區長于會濤説:“這個大農業公司裏有做農業的、有做工業的、有做第三産業的。大農業概念,就是我們搭建一個平臺,用當前最為流行的平臺經濟模式,讓大家各自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潛力。”

前端有技術支援、中端有生産加工、尾端有市場保障。依託完善的農業基礎設施,通過“土地流轉、社會化服務、土地託管”三種模式,科爾沁區今年整合了三萬畝土地試點推行大農業發展模式,全程式控制水控肥控膜,從根源上杜絕了農業生産過程中産生的面源污染,土地也得到休養改良。科爾沁區敖力布皋鎮黨委書記李欣深有感觸地説:“以往,我們引導農民少用化肥、少用農藥、少用農膜,苦口婆心,但收效甚微。結合習總書記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指示精神,我們現在推行的大農業模式,它的前提就是倡導科技環保綠色有機,而且是大面積大規模,不像以前每家每戶都需要我們去宣傳、去引導、去帶動,現在大農業就把這個事兒幫我們做了。”

這幾天,通科農業在敖力布皋鎮種植的2000畝鮮食玉米進入成熟期。由於全部按照有機食品的標準進行田間管理,不僅甜脆多汁、營養價值高,而且價格不菲。通科農業公司副經理馬忠臣算了一筆帳:“個頭大的市場價能賣到三塊錢一穗,一畝地至少能有2000穗,這就是6000塊錢,另外還有1000穗小一點的,平均也能一塊五一穗。這樣一畝地就能賣7500塊錢。通過我們自己的公司加工做成品牌,包裝、銷售。這種全産業鏈、一條龍的模式,大大地增加了土地收益。”

通過完善的産業鏈條,大農業模式實現了農村一二三産業的融合發展。而這種“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模式也有效破解了家庭承包經營體制發展到今天出現的諸如生産效率低下、抵抗市場變化能力差等問題,更為種植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堅實基礎。以東西伯營子村為例,今年,村裏將八千畝耕地全部流轉給通科集團,種植了鮮食玉米、黑豆、穀子等特色有機高效作物,不僅土地的附加值顯著提高,而且秋後算帳盈餘部分農民和村集體還分別有三分之一的分紅。科爾沁區政府區長于會濤説:“這樣就把村集體經濟帶起來了。對農民而言,一年不幹活卻拿著幹一年活的錢,然後還有一年的勞動力時間。這塊地種好了包括産業結構調整好了,溢價效應還能再參與分紅。企業、村集體、農民多元化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實現了延伸農業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提高了農業全産業鏈收益,同時也拓展了農民的增收渠道。”(來源:通遼廣播電視臺,作者: 雁萍 奧拉 郜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