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沙林場人的新願望

發佈時間:2019-08-28 15:08:01丨來源:光明日報丨作者:李慧 宋喜群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再多艱辛也未曾阻擋第一代治沙人向沙漠進發的腳步。漸漸地,他們一棵棵親手栽種的花棒、梭梭發了芽,一片片小手一樣的綠葉在風裏左右搖擺,沙漠也漸漸變綠了。

  8月2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八步沙林場考察。習近平總書記舉目遠眺,察看林場整體風貌,聽取武威市防沙治沙整體情況彙報和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感人事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八步沙林場“六老漢”的英雄事跡早已家喻戶曉,新時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漢”這樣的當代愚公、時代楷模。要弘揚“六老漢”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奮鬥精神,激勵人們投身生態文明建設,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為建設美麗中國而奮鬥。

  日前,記者來到八步沙林場,聽林場人講述“六老漢”治沙的感人故事和他們治沙的新願望。

  八步沙,是騰格裏沙漠在武威市古浪縣南邊的一個風沙口。“我們生活的土門鎮距這個風沙口只有5公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如果不治沙,村莊可能早就被黃沙埋了,人就被黃沙欺負得沒法活。”指著八步沙“六老漢”治沙紀念館裏的一幅幅泛黃的照片,八步沙林場職工賀中強回憶説,父輩們治沙就住在簡陋的“地窩子”裏,吃易於儲存的炒麵、硬如石塊的幹饃饃,喝融化的雪水。

  再多艱辛也未曾阻擋第一代治沙人向沙漠進發的腳步。經過反覆摸索,他們總結出“一棵樹,一把草,壓住沙子防風掏”的治沙方法。漸漸地,他們一棵棵親手栽種的花棒、梭梭發了芽,一片片小手一樣的綠葉在風裏左右搖擺,沙漠也漸漸變綠了。

  作為八步沙林場第二代治沙人,出於保護家園、守護綠色的樸素願望,1991年賀中強從父親賀發林手中接過了治沙的接力棒。從“一棵樹,一把草,壓住沙子防風掏”到“打草方格壓沙”,從單純壓沙植樹到發展沙産業,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八步沙林場人創造性探索出多項治沙新技術,讓沙漠實現了綜合治理。

  從八步沙六老漢治沙紀念館出發前往“六老漢”第一代治沙人造林現場,汽車在一條顛簸的砂石路上前行,4.5公里的距離用了近二十分鐘時間。

  “我們的父輩治沙的現場就在這裡,上世紀80年代一刮沙塵暴就飛沙走石、拔樹揭瓦。”站在高高的山丘上,八步沙林場場長郭萬剛感慨地説,你看現在這裡滿是綠色,治沙造林改變了附近的小氣候,今年上半年降雨量超過了200毫米,這在這一地區是不多見的。

  “這裡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同職工一起打‘草方格’的地方,總書記當時拿起一把開溝犁,同職工們一起幹起來。”郭萬剛激動地説,八步沙這個地方自然資源匱乏,我們也只是做了我們應該做的事。總書記的關懷和勉勵讓我們感到既親切又溫暖。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的囑託,一代代把治沙事業傳下去,讓我們的家鄉更綠色、更美麗。

  上世紀80年代初,郭朝明、賀發林、石滿、羅元奎、程海、張潤元6位老漢,義無反顧挺進八步沙,以聯産承包形式組建集體林場,承包治理7.5萬畝流沙。38年來,以“六老漢”為代表的八步沙林場三代職工一步一步、一畝一畝、一方一方,把飛沙走石的不毛之地,治理成了生機盎然的綠色海洋。38年來,八步沙林場人共完成治沙造林21.7萬畝,封育管護面積達到37.6萬畝,以愚公移山精神生動書寫了從“沙逼人退”到“人進沙退”的奇跡。

  “我們治好了八步沙,治好了八步沙北面的黑崗沙,又開始承包治理八步沙80公里外的北部沙區麻黃塘,向那裏的15.7萬畝荒漠發起挑戰。”郭萬剛説,現在麻黃塘沙區已經治理了8萬畝,還有7萬多畝需要治理,將在三年內把它們全部治理完。

  除了防沙治沙,在發展沙産業上,八步沙林場人也有了新的探索和思考。“2018年,我們發展起5000畝梭梭嫁接肉蓯蓉産業,成活率達80%,這個産業市場前景很好。”郭萬剛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公斤肉蓯蓉售價40元,一畝地可産50公斤,這樣算下來一畝地就能産出2000元。

  距離第一代治沙人造林現場五十米外的一個院落裏,一個個如麥垛般的小屋零散分佈,這就是八步沙5000隻溜達雞的“別墅”。八步沙林場第三代治沙人郭璽希望,這種沙地林下散養雞的模式能給治沙經濟帶來新的希望。

  “去年養了5000隻雞,每只售價100元。今年擴大了規模,目前養殖規模在一萬隻左右。”作為新一代治沙人,郭璽還利用快手平臺推銷林場的“溜達雞”,讓林場的養殖産品有了更大名氣。

  “未來我們將以八步沙林下養殖合作社為依託,通過‘公司+農戶’的模式帶動周邊農戶做養殖,通過回收産品帶動農戶增收致富。”郭璽説,他還在和林場年輕的技術員陳樹君一起謀劃養殖産品的網路銷售渠道,為治沙經濟打開另一扇窗。

  2018年底,郭璽和陳樹君等年輕的治沙人在網上看到有關公益組織發佈的治沙項目後,及時與對方銜接,爭取到1000多萬元的公益治沙資金,今年春季已造林2萬畝。在資訊化的今天,“網際網路+治沙”的模式,打破了時空和地域的限制,讓八步沙的治沙力量越來越壯大。

  “植草木者國之富也,不植草木者國之貧也”,八步沙“六老漢”治沙紀念館大門口的標語赫然醒目、意味深長。“防沙治沙離不開全社會的參與,科學治沙離不開年輕人的智慧。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們治沙造林、綠化祖國的事業將大有可為。”郭萬剛堅定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