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還林 興隴富民:寫在甘肅實施退耕還林工程20年之際

發佈時間:2019-08-28 10:16:17丨來源:甘肅省林業和草原局丨作者:甘肅省林業和草原局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甘肅全省上下正齊心協力、開拓奮進,加快退耕還林還草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步伐,為助推全省脫貧攻堅厚植綠色發展基石,為建設一個山川秀美、和諧幸福新甘肅營造綠色銀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興則文明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穿越時光隧道,對比千年生態與社會的變遷,我們目睹了二十年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帶來的鄉村巨變。

  當前,在甘肅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動下,甘肅全省上下正齊心協力、開拓奮進,加快退耕還林還草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步伐,為助推全省脫貧攻堅厚植綠色發展基石,為建設一個山川秀美、和諧幸福新甘肅營造綠色銀行。
  甘肅地處青藏、內蒙古、黃土三大高原交會處,地域遼闊,地形狹長,海拔差距大,自然條件嚴酷,是我國生態最為脆弱的地區之一。
  生態衰則文明衰。在許多人眼中,過去的甘肅溝壑縱橫、禿嶺荒山、塵土瀰漫,貧窮、落後是甘肅一直以來的標簽。
  1999年,“退耕還林、封山綠化、個體承包、以糧代賑”的退耕還林政策率先在甘肅試點。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如今,甘肅的山綠了、水清了、人富了,創造了山川大地由黃變綠的歷史奇跡。
  生態興則文明興。一個綠色、生態、文明、和諧的新甘肅,正在向全世界詮釋著她的矯健、風韻和豪邁。

  生態衰則文明衰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稱“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隴右”是由陜甘界山的隴山而來,古人以西為右,故稱隴山以西為隴右。“是時(唐朝天寶年間,西元742年至756年)中國強盛,自安遠門西盡唐境凡萬二千里,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漢書》(卷28下)記載:秦漢以來,包括北地、安定、天水、隴西、武都、金城、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即河隴地區在內的“秦地天下三分之一,而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居什六”。《史記》(卷129)稱“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為天下饒”。隴右或稱河隴,地處黃土高原西部,界于青藏、內蒙古、黃土三大高原接合部,包括甘肅大部的這一區域,曾經是歷史上中西文化與商貿交流的通道——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是漢唐時期人們生活最富有的地方。而到了千年之後的清同治年間(1863年至1875年),封疆大吏左宗棠多次奏報清廷:“甘肅貧瘠著名”“物産非饒”“籌糧餉之難,甲于天下”。僅僅過了一千多年,因何從“富甲”到“苦甲”?

  梳理一千多年甘肅經濟社會發展史,人們會自覺把目光投向生態變遷,聚焦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森林。據專家學者反覆研究論證,認為秦漢時期甘肅森林覆蓋率有30%,後經秦漢、唐宋、金至清初、清代及民國,共計四次大的森林破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森林覆蓋率僅有6%。綜合各個時期森林遭破壞的主要原因是開墾,誘因是人口增長之後對耕地的需求,關鍵是“天下無不可屯之田,亦無不可耕之地”的思想。受這種農耕思想的支配,耕墾面積越來越大,森林的破壞也愈演愈烈。
  隨著“山腰陡壁皆農家”及“山田區”“雲上田”,以致“山為求薪形漸廋”“老樹無有盡作柴”,當年“溷飛湍瑟瑟,松風急蒼蒼”“古樹蔭濃”“喬木敝茵”“榆柳鬱蔥”“竹木野卉俱佳”“林泉幽閒”等森林景觀不復存在,代之而來的是隴東涇河變“泥河”“山頂禿兮時濯濯”“林竭山童,風蔽日喧”,河西“下游湖泊逐漸乾涸,綠洲日益縮小,流沙步步緊逼”,而隴中更是“求一木不得見”……因此,甘肅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生態衰則文明衰”。
  生態興則文明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甘肅不斷探索尋找走出“越墾越窮,越窮越墾”貧困怪圈的路徑。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1983年,中部(即前文所稱的隴中)18個乾旱貧困縣以“三年停止破壞,五年解決溫飽”為生態建設目標,種草種樹、改灶供煤、建設基本農田、發展多种經營,多措並舉,如期使該地區廣大農村群眾擺脫了燃料、肥料、飼料“三料”俱缺的困境,基本實現了停止鏟草皮、停止燒山灰、停止亂砍樹、停止濫墾荒、停止擴大放牧的“三年停止破壞”的目標,為“五年解決溫飽”奠定了一定基礎。1985年,甘肅根據中共中央1號文件精神,提出在政策上採取退耕補糧、補錢的辦法,當年及次年在甘肅定西、天水、慶陽、隴南等9個市州,共計退耕還林還草211.7萬畝。雖然計劃隨後五年在全省實施491萬畝未能實現,但是這種大膽超常的生態建設舉措,已發出了退耕還林的先聲。
  1999年,國家決定在甘肅等三省試點退耕還林工程後,甘肅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全社會動員,全力以赴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歷經二十年來持續推動,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其中,前一輪(1999年至2013年),完成退耕還林2845.3萬畝,包括退耕地還林1003.3萬畝,荒山造林1605.5萬畝,封山育林236.5萬畝,惠及全省14個市(州)、85個縣(市、區)、166.9萬農戶、728.5萬農村人口。
  新一輪(2014年至今),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啟動實施以來,甘肅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視,明確要求相關部門科學謀劃、統籌安排,將工程實施與全省秦巴山區、六盤山區和藏區三大貧困帶的扶貧開發、移民搬遷、特色林果産業建設融合發展,與全省脫貧攻堅協同推進。堅持“嚴格範圍和穩步推進相統一、改善生態和改善民生相統一、農民自願和政府引導相統一、工程建設數量與品質相統一”的四大原則,將按照河西走廊、中部沿黃河、甘南高原、南部秦巴山地、隴東隴中黃土高原五大區域統籌部署。工程實施六年來,甘肅全省已完成退耕還林還草657.8萬畝,惠及14個市(州)80個縣(市、區)的72.14萬農戶。   

  退耕還林興隴富民

  退耕還林在甘肅取得了巨大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依據國家林草局《退耕還林工程生態效益監測國家報告》,以及甘肅退耕還林效益連年監測的結果,甘肅省退耕還林在涵養水源、保育土壤、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等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每年生態效益總價值量達978.09億元。同時依據《甘肅省統計年鑒》等相關資料對比分析,甘肅農村發生了四個十分顯著的變化:
  一是山村變美了。甘肅退耕區域生態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昔日的一座座荒山、一塊塊坡耕地披上了綠色盛裝,一個個水土流失的貧瘠山村變得山清水秀,鬱鬱蔥蔥的森林成了綠色銀行。隨著退耕還林工程的穩步推進,甘肅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盎然綠色不斷拓展,蓬勃興起的生態旅遊推動旅遊業高速發展,全省國內旅遊人數和旅遊總收入分別較2000年的733萬人次、18.58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23889.4萬人次、1578.7億元。到2017年,已累計建成650個專業旅遊村、13937個農家樂,鄉村旅遊持續突破7036萬人次,實現總收入127.5億元,帶動2.92萬建檔立卡戶、12.26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二十年退耕還林,讓甘肅農村“脫胎換骨”,農民生活條件也發生根本變化,新興農村、秀美隴原呈現一派蓬勃發展的美麗畫卷。退耕還林讓隴南市徹底改變了過去生態失衡、水土流失嚴重、溪流河水“一碗河水半碗泥”的生態困境,映入眼簾的是:“夢裏水鄉”鳳凰谷、“水墨詩畫”花橋村、草河壩、鹿仁、店子、田河……目前,一批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如繁花般競相綻放。

  二是自然災害變少了。退耕還林以來,甘肅農民生活條件、農業生産條件和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7年,甘肅沙塵暴天氣為1961年以來最少,揚塵暴天氣為歷史第五偏少年。最顯著的生態變化是農業受災面積和成災面積大幅減少,已分別由2000年的3006.18萬畝、2359.4萬畝,下降到2017年的741.35萬畝、417.12萬畝,相應減少了3/4、4/5,成災佔受災的百分比也由78.48%下降到56.27%。其中在自然災害中佔比超過80%的旱災,受災成災面積分別由2000年的2433.5萬畝、1955.9萬畝,減少至2017年的456.06萬畝、238.2萬畝,成為全省農業受災成災面積減少最直接原因。加之農業生産條件改善的綜合作用,帶來甘肅農産品的連年豐産穩産。其中年糧食産量由1999年的814萬噸,增産到2017年的1105.9萬噸,從2011年起穩定在1000萬噸以上;油料、肉類年産量翻了一番,經濟林果年産量由1999年的125.74萬噸,增至2017年的397.15萬噸,增加3倍之多;主要農産品糧食、穀物每畝單産分別由2010年的232.2公斤、254.7公斤,增産到278.5公斤和303.4公斤,每畝相應增産約50公斤。慶陽市退耕還林新增林地面積520.27萬畝,成林後可提高森林覆蓋率10個百分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52.67萬畝。張掖市退耕還林新增林地面積72.74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由2002年的9.17%提高到2018年的15.68%,有效抑制了土地沙化及風沙危害。
  三是農産品豐富了。將生態區位重要、糧食産量低而不穩的陡坡耕地和沙化耕地進行退耕造林,改變了長期以來農業生産廣種薄收的習慣,群眾能夠集中更多的精力在條件較好的土地上精耕細作,推廣優良品種,發展經濟林果業、草畜養殖業、中藥材種植業,促使工程區種植業內部糧經飼結構比例進一步優化,油料類經濟作物和肉類産量翻了一番,經濟林果年産量增加了3倍,中藥材年産量增加近9倍。立足甘肅光熱資源優勢,一批又一批隴原特色農産品進入市場豐富人們的生活,甘肅正逐步邁上了少種、優質、高産、高效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特別是大量農村勞動力從繁重的土地耕作中解放出來,在外出務工的同時,積極開展農副産品的貯藏、加工、運輸、銷售、旅遊等活動,推動了農村二、三産業的發展,優化了農村産業結構。全省三次産業結構由1999年的21:45:34調整到2017年的11.55:34.34:54.13,第三産業佔比超過第二産業,獨佔半壁。二十年來,慶陽市退耕還林農戶補助資金402315.88萬元,28萬農戶121萬人直接受益,退耕戶均增收1.44萬元,每人平均增收3300元。依託退耕還林發展林下經濟面積83萬畝,參與農戶12萬戶,年産值6億多元,戶均産值5000元。定西市1556個行政村20.246萬農戶86.885萬人退耕還林直接受益,有效助推了畜草産業,多年生人工牧草留床面積達到54萬畝,畜牧業總産值達到5.6億元,農民每人平均增收1000多元。

  四是群眾的錢袋子鼓了。退耕還林解放了農村勞動力,農民群眾林果、養殖、勞務輸出多業並舉,不斷拓寬致富門路,有效增加了收入。按可比口徑統計,甘肅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由1999年的1433元,增加到2017年的8076元。隨著收入增長,農村居民居住、其他商品和服務、醫療保健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務、衣著、食品消費,以及教育文化娛樂等“八大類”連年呈全面增長態勢。其中在居住、醫療保健等方面的消費支出增長明顯,消費升級步伐不斷加快。二十年退耕還林大面積坡耕地還林後,帶動了特色林果業、草食畜牧業的迅速發展。截至2017年底,甘肅林果栽植面積2365萬畝,已挂果面積1273萬畝、年産量558萬噸、年産值453億元,全省58個貧困縣20萬貧困人口依靠果品産業實現脫貧。去年,白銀市靖遠縣與各客商洽談訂購枸杞9660噸,簽約金額9.52億元。2017年,隴南市油橄欖主産區基地種植面積達到43萬畝,綜合産值達到16億元,主産區的159個貧困村1.01萬戶4.42萬貧困人口通過種植油橄欖實現了脫貧目標。該市武都區計劃至2020年花椒産量達到3萬噸,總産值突破50億元,每人平均花椒收入達到6000元。平涼金果、靜寧蘋果、慶陽蘋果、花牛蘋果、秦安蜜桃、秦州大櫻桃、成縣核桃、武都大紅袍花椒、和政啤特果等等,一批甘肅林果産業特色優勢品牌聞名市場。早已聞名天下的平涼市靜寧蘋果,年産值40多億元,在上海舉行的2019中國品牌價值評價資訊發佈暨中國品牌建設高峰論壇上,有1293家品牌進行價值評價,前110家名單中,靜寧蘋果位居第24位。經濟林果已成為甘肅農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甘肅省林業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