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增綠的中國貢獻:中國人工林建設的成就與啟示

發佈時間:2019-08-13 11:17:14丨來源:光明日報丨作者: 李慧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生態文明,讓山川巨變。在全球森林資源總體下降的大背景下,在保持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中國實現了森林面積與森林蓄積量的連續性“雙增長”,在世界生態史上,交出了人工林面積世界第一的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內蒙古考察時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貢獻國。這麼大範圍地持續不斷建設人工林,只有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才能做到。築牢祖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守好這方碧綠、這片蔚藍、這份純凈,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世世代代幹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

  生態建設,關乎國計民生,更關係我們的未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最新數據顯示,全國森林覆蓋率22.96%,森林面積2.2億公頃,森林蓄積175.6億立方米。其中人工林面積0.8億公頃,蓄積34.52億立方米,中國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
  生態文明,讓山川巨變。在全球森林資源總體下降的大背景下,在保持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中國實現了森林面積與森林蓄積量的連續性“雙增長”,在世界生態史上,交出了人工林面積世界第一的答卷。
  重大工程,創造世界生態建設史奇跡
  【案例】
  從東北、華北再到西北,一道如綠色長城般蜿蜒挺立的生態屏障熠熠生輝,這就是維護我國北疆生態安全的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41年來,三北地區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廣大林業部門,組織帶領各族幹部群眾,發揚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精神,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用心血和汗水在祖國北疆築起了一道抵禦風沙、保持水土、護農促牧、保衛國家生態安全的綠色長城。
  數據顯示,在中國北方萬里風沙線上,三北工程累計營造防風固沙林788.2萬公頃,治理沙化土地33.62萬平方公里,保護和恢復嚴重沙化、鹽鹼化的草原、牧場1000多萬公頃,基本結束了沙化土地擴展加劇的歷史。重點治理的毛烏素、科爾沁、呼倫貝爾三大沙地全部實現了沙化土地的逆轉。工程區年均沙塵暴日數從6.8天下降到2.4天。
  一系列數字背後,是三北大地的山河巨變。
  “通過41年的實踐探索,我們走出了一條國家引導、群眾參與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防護林體系建設道路,創造了豐富的建設經驗。我們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代接著一代幹,咬定青山不放鬆,上下一心,久久為功,持續推進工程建設,不斷完善工程建設的體制機制,增強了持續發展動力。”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三北防護林建設局局長張煒説。
  三北防護林、沿海防護林、長江流域防護林、退耕還林、國家儲備林、速生豐産林建設等重點林業生態工程……翻開中國造林地圖,一系列重大造林工程,為中國版圖涂上一抹又一抹綠色——
  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實施以來,工程區累計完成營造林400多萬公頃,工程區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9%左右,在我國沿海地區建起1萬多公里的綠色林帶。
  同飲一江水,共護母親河。30年來,長江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區17個省(區、市)持續不斷開展植樹造林、綠化國土行動,在一切可能的地方見縫插針植樹造林。目前,工程區森林覆蓋率已達39%,比1989年增加了近10個百分點。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2035年建成後,年平均森林蓄積凈增2億立方米,年均增加鄉土珍稀樹種和大徑材蓄積6300萬立方米,一般用材基本自給……
  造林重大工程,不僅為中國生態治理積累了寶貴經驗,也為全球生態治理提供了優質的、可借鑒、可複製的中國經驗、中國方案,成為展現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綠色名片。
  近年來,我國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實施重點林業生態工程,通過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飛播造林、退化林修復等措施,每年造林面積都在1億畝左右,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與改革開放前相比,中國森林面積增加80%,森林覆蓋率提高近10個百分點,人工林面積長期位居世界首位。
  自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我國的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已連續30年保持“雙增長”,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初步形成了國有林以公益林為主、集體林以商品林為主、木材供給以人工林為主的格局,森林資源開始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統計顯示,全球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綠化面積中,約四分之一來自中國,中國貢獻比例居全球首位——前不久,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NASA)衛星照片呈現出的綠色中國版圖,讓世界為“中國綠”點讚。
  科學造林,彰顯尊重自然發展理念
  【案例】
  提到人工林,就不能不説塞罕壩。自1962年塞罕壩林場設立起,經過50多年的建設,塞罕壩人在曾經林木稀疏、風沙肆虐、高寒乾旱的冷僻高嶺上,建起112萬畝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場,築成一道兼有阻沙、防風、涵水功能的“綠洲”。2017年,塞罕壩林場建設者集體獲得聯合國環境領域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從茫茫荒原到莽莽林海,塞罕壩的綠水青山,見證著半個多世紀的滄桑巨變、改地換天。從黃沙漫漫到山清水秀,塞罕壩的鑄成靠的是艱苦創業、堅韌不拔的塞罕壩精神,更靠的是尊重自然、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這種科學精神表現在,對塞罕壩造林主要樹種的選擇決策,對適於當地的造林方法和技術的不斷探索,以及與時俱進的管理和技術革新。”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舫説。
  創新不停步,攻堅不畏難。科學造林,讓塞罕壩成為中國高寒地區科技造林的“成果高地”:首創全光育苗法填補了我國高寒地區育苗技術的空白;沙棘帶狀密植、柳條筐客土造林等攻克了沙地造林難關;引種樟子松、嫁接彰武松、引進景觀樹,豐富了塞罕壩的樹種和植物多樣性……
  塞罕壩的“綠”啟示人們,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要突出尊重自然的理念,提高科技創新在造林中的支撐作用。
  專家指出,目前,我國總體上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生態産品不足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間的矛盾還相當突出,拓展綠色空間、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任重而道遠,也對科學造林提出了更高要求。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宜林地面積4998萬公頃,品質“好”的僅佔12%,品質“差”的超過50%,這些宜林地三分之二集中分佈在青海、甘肅、內蒙古等西北地區,造林、管護難度越來越大、成本越來越高。
  而從森林品質上看,我國森林每公頃蓄積只有世界平均水準的72.38%,僅為巴西的一半,不足德國的三分之一。人工林每公頃蓄積59.3立方米,提升森林品質迫在眉睫。
  2018年11月,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佈《關於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的意見》,明確提出走“遵循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規劃統籌,優化生産、生活、生態空間,堅持因地制宜、科學綠化,以水定林(草)、量水而行,喬灌草結合、封飛造並舉”的科學造林之路。
  “要堅持數量和品質並重,在發展速度上保持較高水準,在資源品質上有大幅度提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説,到2035年,我國要基本實現美麗中國,森林覆蓋率要達到26%,這就要求我們每年須完成造林任務1億畝以上。同時,要實施森林品質精準提升工程,持續開展森林撫育經營,加大低質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復力度,著力提升林草資源品質和功能。
  綜合效益,既要生態美也要百姓富
  【案例】
  江蘇鹽城有著江蘇最大的沿海灘塗。沿海防護林體系工程實施以來,鹽城圍繞百萬畝防護林做“綠化+”文章,把推進造林綠化與扶貧開發相結合,為低收入農戶免費贈送枇杷、核桃、油桃、黃金梨等高效經濟林苗,農戶爭著在自家房前屋後開塘植樹,海防林變成了財富林。
  春秋時期,管仲在《管子·立政》中説,“草木不植成,國之貧也”“草木植成,國之富也”“行其山澤,觀其桑麻,計其六畜之産,而貧富之國可知也”。人工林建設的目標,就是既要生態美,也要百姓富,既保生態又保民生。
  綠化祖國,離不開全民參與。我國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已經開展了近40年,是世界上參加人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的一項群眾性運動。截至2018年,全國適齡公民累計164.3億人次參加,義務植樹742億株(含折算株數),推動國土綠化取得巨大成就。
  在江西省貴溪市,全民愛綠、護綠、植綠已蔚然成風,由社會團體和群眾自發組織的植樹活動越來越多,每年有25.5萬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植樹120多萬株。通過實施“森林城鄉、生態園區、綠色庭院”等一系列生態林業工程,城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目前,全市林木綠化率達64.43%。
  湖北省恩施市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退耕戶”的經營模式,引導退耕戶以短養長,發展林藥、林菌、林菜等産業基地12萬畝,年産值3億元,帶動2000多戶貧困戶戶均增收4000元。在更多的地區,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正在把昔日的荒山禿嶺變成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
  在發展中,人工造林,既改善了生態,又滿足了生産、富足了生活。
  “人工林建設不僅美化了生態,也培育了生態扶貧産業,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中,共營造各類經濟林463萬公頃,形成我國重要的核桃、紅棗、板栗、花椒、蘋果等幹鮮果品生産基地,年産幹鮮果品4800萬噸,年産值達到1200億元,約1500萬人依靠特色林果業實現了穩定脫貧。”張煒説。
  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林業産業總産值達7.33萬億元,特別是以森林生態旅遊和森林康養為代表的第三産業加速成長,全國森林旅遊和康養人數超過16億人次,同比增長超過15%,創造社會綜合産值接近1.5萬億元。
  專家指出,開展國土綠化、改善城鄉生態環境的同時,必須切實提高國土綠化效益,切實發揮林業綜合效應,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
  “要創新國土綠化機制,探索先造後補、以獎代補、贖買租賃、以地換綠等多種方式,引導企業、集體、個人、社會組織等各方面資金投入,培育一批從事生態保護修復的專業化企業,優先支援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國土綠化項目。”張建龍説,在實施主體上要強化全社會廣泛參與,打一場植樹造林種草、愛綠護綠的人民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