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下三代人 八步沙中一片綠

發佈時間:2019-08-02 21:16:12丨來源:華西都市報丨作者:柳青 田源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38年過去,六老漢的後代們接過父輩的鐵鍬,帶領群眾封沙育林、植樹造林,為騰格裏沙漠鑲嵌了一抹綠色。這不僅是六個人的故事,也不僅是六個家庭的奮鬥,更不僅是三代人的夢想,這分明是人類探尋生存之路過程中對大自然的敬禮!

  八步沙·六老漢三代治沙人
  位於我國第四大沙漠——騰格裏沙漠南緣的八步沙,是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曾經,這裡的風沙線以每年7.5米的速度侵蝕著當地人的莊稼。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古浪縣六位年過半百的“老漢”決心不再延續祖輩們春種秋不收、被黃沙趕著走的宿命,他們向沙漠發起了挑戰。肩挑手扛,三代接力,經過38年的不懈努力,不但治好了7萬多畝的八步沙,更向騰格裏沙漠腹地挺進,栽種沙生苗木超過3000萬株,終於將風沙線“逼退”。2019年3月,中宣部授予甘肅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時代楷模”稱號。

  八步沙三代治沙人。前排為:第一代治沙人張潤元(中)、第二代治沙人郭萬剛(右)、石銀山(左);後排從左至右依次為:第二代治沙人王志鵬、程生學、羅興全、賀中強,第三代治沙人郭璽(來源:新華社)

  上世紀八十年代,八步沙——騰格裏沙漠南緣甘肅武威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沙魔從這裡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吞噬農田村莊,“秋風吹秕田,春風吹死牛”。當地六位年齡加在一起近300歲的莊稼漢:石滿、郭朝明、賀發林、羅元奎、程海、張潤元在承包沙漠的合同書上按下手印,誓用白髮換綠洲。
  38年過去,六老漢的後代們接過父輩的鐵鍬,帶領群眾封沙育林、植樹造林,為騰格裏沙漠鑲嵌了一抹綠色。
  這不僅是六個人的故事,也不僅是六個家庭的奮鬥,更不僅是三代人的夢想,這分明是人類探尋生存之路過程中對大自然的敬禮!
  第一代治沙人
  六老漢誓用白髮換綠洲 相約每家每代出人治沙

  “走著不如守著”,這是一句流傳在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的民諺。如果了解了這裡自然條件,就更能體會這句民諺的不易。
  古浪,是藏語“古爾浪哇”的發音簡稱,意為黃羊出沒的地方。從地名上可以推測,這個位於河西走廊東端的縣城,曾經也有過較為宜人的自然環境。然而,隨著氣候演變和人類活動,跨內蒙古、甘肅、寧夏三省區的騰格裏沙漠不斷擴大,位於沙漠南端的古浪縣也從黃羊出沒的地方變成了“一夜北風沙騎墻,早上起來驢上房”的全國荒漠化重點監測縣。

  八步沙是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鄰近的土門鎮16個村近4萬居民飽受風沙之苦。土門鎮副鎮長楊瑞山對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回憶,他曾經親眼見過,“一場沙塵暴之後,地裏的苞谷全都給打倒在沙地裏,老鄉們就用手往外刨,因為這是他們的口糧。”

  1981年,古浪縣政府提出了“政府補貼、個人承包、誰治理、誰擁有”的政策,並將八步沙作為試點對外承包。在土門公社漪泉大隊當村委會主任的石滿老漢第一個站了出來,“不能眼睜睜地讓風沙困死。”在他的感召下,郭朝明、賀發林、羅元奎、程海、張潤元等人也站了出來。
  那一年,這六位年過五十的老漢在聯産承包合同上按上了紅手印,成立了八步沙林場。從此,他們趕著毛驢,扛著鐵锨,走上治沙之路。並且約定,以後不管何年何月,每家每代都要有人治沙。
  實際上,這六個人沒有任何治沙經驗。最初,他們按照“一步一叩首,一苗一瓢水”的土辦法,硬是在沙地裏栽種了近1萬畝的樹苗。誰知到了第二年開春,沙漠給這六個人來了一場“下馬威”——大部分本來已經成活的樹苗,被幾場風沙刮得所剩無幾。

八步沙“六老漢”後人、第二代治沙人 郭萬剛

  八步沙治沙第二代、郭朝明的兒子郭萬剛説,實際上,沙漠裏種苗,沒辦法澆水,因為“一來沙地蒸發快,水分根本存不住;二來也不可能背著那麼多水進沙漠。”
  “下馬威”收到了,可是在按了紅手印的六老漢心裏,只要有一棵還活著的苗,就有希望。在清明到立夏的春季治沙期,他們發動全家,六戶40多口人齊上陣。郭萬剛説,因為生長在沙漠邊,這裡的人從小就知道,什麼植物能夠在沙漠裏存活,“像是檸條、梭梭,原來沙地就有。”他們將種苗帶回自己家中,“先用最好的地種,發(芽)出來之後,再移到沙地裏。”
  經過反覆摸索,終於總結出來一套“一棵樹,一把草,壓住沙子防風掏”的沙地栽苗辦法。
  第二代治沙人
  老一輩埋在了八步沙 “六兄弟”子承父志

  古浪縣常年平均氣溫只有5.6攝氏度,冬季沙漠裏的氣溫最低可降到零下20幾攝氏度,晝夜溫差能達到十幾度。郭萬剛説,治沙最初的幾年,林場裏沒有住處,六位老漢只能在土地裏挖個坑,再用木棍支起來,蓋點茅草,勞作間隙休息就在這種“地窩鋪”裏。郭萬剛也睡過這種“地窩鋪”。當年他跟著父親、叔伯一起進林場,早上天一亮就幹活,要太陽落山才收工,餓了吃乾糧,渴了喝涼水。有時大風一起,風沙刮到鍋裏,吃到嘴裏,沙子把牙硌得生疼。他説,在沙地幹活,“歇了反而冷,還不如幹活,既能多種幾棵苗子,又能禦寒。”
  1983年,已經31歲的郭萬剛接受了父親郭朝明的勸説,放下鎮供銷社的工作,來林場治沙,他也是第一個進入八步沙的治沙第二代。

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用稻草壓沙(來源:新華社)

  上世紀70-80年代,供銷社的工作是香餑餑。郭萬剛回憶説,1975年,他就跟著供銷社運西瓜的火車經過太原、石家莊,進過北京。那時候,已經走南闖北的郭萬剛想不通,“一斤葵花籽,我們這裡買4毛錢,拉到重慶賣3塊錢。賣一次葵花籽,能掙5000多塊。我是大兒子,還有妹妹、弟弟、孩子,全家9口人的生活重擔都在我肩上,我為啥要回來種樹?”
  老父親那一輩不多説,用堅韌告訴他答案。全國治沙模範石滿老漢的兒子石銀山,1991年進入林場。
  他告訴記者,1989年,石滿就在林場發生過一次中風,“正幹活,就突然半身不遂了”。後來經過土辦法治療,再加上家人悉心調養,半年後,石滿恢復了運動能力,他又一天不歇地進林場種樹。
  直到1990年的秋天,石滿被確診患了肝硬化晚期,也沒有一天放鬆治沙。臨終前半年,他把自己的兒子石銀山交到羅元奎和郭朝明手上,交代説,“我活不了了,讓兒子接著幹吧。他要是幹得不好,你們就把他除名。”按照石滿的要求,他沒有埋進祖墳,而是埋在了八步沙,“埋近點,我要看著林子。”
  從1990年到2000年,郭萬剛、賀老漢的兒子賀中強、石老漢的兒子石銀山、羅老漢的兒子羅興全、程老漢的兒子程生學、張老漢的女婿王志鵬接過了治沙的接力棒,成了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

八步沙林場治沙現場

  第三代治沙人
  老輩人三進家門 80、90後終回林場

  2016年進入林場工作的陳樹君,是參加八步沙治沙的第一個大學生。他是土生土長的古浪縣人,在他進入林場之後幾個月,郭超明的孫子、郭萬剛的侄子郭璽也退掉開了10年的大貨車,來林場治沙。
  他們兩個是八步沙迎來的第一批80後治沙人,也是八步沙治沙第三代。
  郭璽對記者説,長大以後,他從沒想過留在古浪,更沒想過要治沙。中學一畢業就外出打工,後來成為一名貨車司機,“開著16噸的貨車送貨,有時一跑出去就是幾個月。”
  直到2016年夏天,大伯郭萬剛登門説,爺爺已經去世,自己也年過六旬,不知能幹到哪一天。為了八步沙六家人每家每代都有人繼續治沙的承諾,也為了林場後繼有人,大伯請他辭掉外面的事,回林場。
  郭璽説,“我當時就回絕了。”跑貨車雖然辛苦,但收入不錯。打工10年,成了家,有了孩子,不想再像上兩輩人那樣跟漫天風沙“作戰”。但大伯並沒有放棄。一次請不動就請兩次,兩次勸不動就再來。直到第三次,郭璽“扭不過”大伯了,再加上父親、妻子支援,他最終走進了林場。
  1981年到2000年,六老漢及其後人在八步沙栽植各類沙生苗木1040萬株,7.5萬畝的沙地終於治理完成了。2003年,林場又跨區域承包佔地11.4萬畝的黑崗沙。通過12年的艱苦努力,共植樹造林6.4萬畝,栽植各類苗木1300萬株,封育11.4萬畝,撒播各類草籽30000多公斤,稻草2000多萬噸。
  2018年,從武威職業學院畢業的董濤樹加入林場,八步沙迎來了90後。郭萬剛不止一次跟記者説,年輕人來了,時代也不同了。不管是第一代還是第二代治沙人,都吃了沒文化的虧。八步沙有治沙的土辦法和經驗,現在需要郭璽、陳樹君、董濤樹這些年輕人,會用最新的知識,借助網路,治沙事業走得更遠。
  八步沙林場人對記者説:“不冷的時候,我們八步沙只要一下雨,就會變成花海,可好看呢。”據了解,從2019年開始,八步沙林場計劃在316省道旁種三千畝熟菊花,從黃河引水的水渠也將為八步沙創造滴灌的有利條件。(記者  甘肅古浪縣攝影報道 部分圖片由八步沙林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