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環境監測工程師普布:我想當碧水藍天的守護者

發佈時間:2019-07-31 10:32:51丨來源:西藏日報 丨作者:唐啟勝 旦增貢嘎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由於工作性質特殊,普布需要長時間外出,一年中有大半年時間都在採樣和監測的路上,30多年來,他已走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

       如果忽略黝黑的面容,身穿白大褂,瘦高、清癯的普布不像個工程師,更像個醫生。

       今年56歲的普布,自1984年參加工作以來,已在環境監測崗位默默奮鬥了30多年,是個實實在在的“老戰士”。對於這份“老資歷”,普布卻覺得自己只是做了本職工作,時間長一些而已,沒啥了不起,但惟有一件事讓他特別自豪。“全區74個縣區每年都會抽調年輕同志來培訓,我就是培訓老師,既教書本知識,又交流我自己的工作經驗、體會。所以啊,我走到哪,都有人叫我‘普布老師’!”説這話時,普布語氣中有股抑制不住的自豪感,“好多我教過的學生,都成了我們環境監測行業的骨幹。”

       達娃次仁,30歲出頭,在西藏日喀則市謝通門縣環保局工作,至今還記得在西藏自治區培訓時,普布是如何指導學員的。“因為不同學員水準有差異,普布老師就從最基礎的東西開始教,除理論知識外,他帶我們進化驗室,一步步給我們演示設備怎麼架設、啟動,儀器運用有哪些注意事項,真是手把手教,我們都很感謝普布老師!”有此感受的,還有阿裏的巴桑羅布、昌都的格桑達娃、山南的達瓦……他們在接受培訓後,掌握新技術、新知識,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為西藏環境監測事業發光發熱。

       由於工作性質特殊,普布需要長時間外出,一年中有大半年時間都在採樣和監測的路上,30多年來,他已走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既然已經做了這份工作,就要保質保量完成,這沒啥好説的。”野外採樣,三五個人,一台車,吃在車上,睡在車上。設備架好之後,隔幾分鐘就要採集一次數據,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持續好幾天,人根本走不開。“如果路況好,離城近,就能讓司機師傅開車打包些熱飯熱菜回來;如果條件不允許,就啃速食麵、喝礦泉水,也就四五天的事,幾十年都是這麼過來的,早習慣了。”無數個餐風飲露、露宿荒野的日子就被普布這麼輕描淡寫地帶過。

     “也不是所有的野外工作都這麼苦,但咱是個有著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有困難、有危險咱可以上,條件好的工作還是留給兄弟們比較好。”普布説,像選礦場之類的工作,有帳篷住,生活條件比較好,他都要讓給同事。“不是我自己傻,誰叫我是個黨員呢。”

      30多年的工作經歷,確實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它讓普布見證了西藏環保監測事業的發展歷程。“我的工作是從環保監測站開始的,當時啥都沒有,記錄用的紙、筆還是當時的站長自己買的。1991年,我們做噪音監測,用的都是手動式的儀器,得3個人一起操作。”而現在,價值幾百萬元的檢測設備被載在車上滿區跑,一個人就能穩穩噹噹地操作下來,完成監測任務。“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國家對環保工作的重視,對西藏生態屏障建設的重視,從援藏人才到相關設備的支援力度越來越大。”

       説到援藏人才,普布説他記得最清楚的是北京來的副站長杜賓,因為他們倆一起“歷過患難”。2014年,普布和杜賓從班公錯採樣回來,靠近薩嘎縣時,由於路面有沙子,車子打滑,側翻到路邊的溝裏。“當時杜賓的眉角被劃破了,他很緊張,説車上還有貴重儀器,怕有人起壞心思。”但後來發生的事,卻讓他們二人心中充滿感動。有兩位老阿媽給他們送來了酥油茶,安慰他們別怕;路上往來的車輛,給他們送餅乾、礦泉水;附近村子的小夥子幫忙轉移物品,給錢都不要。“當時,杜賓説‘我這輩子從沒有見過這麼樸實的人’。聽完後,我心裏太自豪了,這就是我們的同胞!”

     “不管工作多苦、多累,只要一想到是守護我的同胞生活的環境,我就充滿幹勁。” 於是在拉日鐵路、青藏鐵路國控和區控以及全區工礦企業環境監測中頻頻出現他的身影。

     “我覺得我的工作和醫生工作很像,只是我們守護的是自然環境。”身著“西藏環境監測”白大褂的普布在操作設備間隙説,“我想盡我所有的努力,守護好這片碧水藍天”。語氣鄭重、鏗鏘有力。(原標題:“我想當碧水藍天的守護者”—記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工程師普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