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牧民還用培訓?這可不是人們想像中的噱頭!如今,在四子王旗,通過學習培訓掌握養殖技術的牧民,已經嘗到了新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
7月的杜爾伯特草原綠草如茵。記者驅車來到四子王旗查幹補力格蘇木格日勒圖雅嘎查,走進牧民薩仁托雅和希日夫姐弟的草場時,正值放牧歸來,只見希日夫騎著摩托車在落日的余暉中,趕著羊群浩浩蕩蕩地從遠處湧來。
“這幾年,靠著科學養殖杜蒙肉羊和‘黑珍珠’羊,家裏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説起學習科學養殖,薩仁托雅和希日夫姐弟經歷了從半信半疑到深信不疑。在他們姐弟的意識中,養羊是祖輩傳下來的安身立命的本領,沒什麼技術可言。在賽諾公司技術員一遍遍的勸説下,趁著冬閒,薩仁托雅和希日夫姐弟倆接受了學校培訓。
“上了培訓班才知道,養羊也是一個技術活。”薩仁托雅回憶到,“在3天的培訓時間裏,老師們從理論到實踐,手把手地教怎麼喂、怎麼讓肉羊快速增重,怎麼讓母羊能夠多保羔等科學養殖技術。2017年初,我們按照學到的方法養了100隻杜蒙肉羊,當年就賺了15萬元,今年大大小小養了600多只杜蒙肉羊呢。”
像薩仁托雅和希日夫姐弟倆一樣,通過掌握養殖新技能讓生活變好的牧民還有很多。這主要受益於四子王旗龍頭企業——內蒙古賽諾種羊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董事長李俊龍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1990年,他從內蒙古民族大學獸醫專業畢業被分配到查幹補力格蘇木獸醫站工作。工作中他走遍了查幹補力格蘇木所有浩特。期間,他看到牧民養羊不科學以及抵禦自然和市場風險極弱的現狀,便下定決心利用自己所學,通過改良養殖畜種增收,實現草畜人三者和諧。1997年,李俊龍與時任白音嘎查主任的布和朝魯等7人成立了內蒙古賽諾種羊科技有限公司和新牧民養羊協會,養羊協會擔負起培訓牧民的任務,這就是培訓學校的雛形。
經過多年發展,內蒙古賽諾種羊科技有限公司已成長為集羊的育種、繁育、推廣與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現代種業企業,通過實施羊産業三步升級推廣應用模式,實現農牧民持續增收和草原生態的恢復。該企業被評為首批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自治區農牧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扶貧龍頭企業。目前已建起杜泊羊、薩福克羊、薩能奶山羊等8個品種核心群種羊6000隻,具備每年15萬枚胚胎、8萬隻種羊的生産能力,每年向全國20多個省市提供優質種羊及標準化技術服務。
國貧旗四子王旗是一個以農牧業為主體的旗縣,自從確立了以中加種薯企業、賽諾種羊科技公司兩大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脫貧模式後,積極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精神,深入實施新時代農牧民素質提升工程,成立了由旗委常委、宣傳部長任組長的新時代農牧民素質提升工作聯席會議領導小組,結合大力發展杜蒙肉羊産業目標,依託賽諾種羊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優勢和引領帶動作用,採用“公司+黨支部+牧戶”,堅持市場化運作、企業化運營、産業化發展,通過提供優質種羊,讓農牧民買得起優質種羊、教會農牧民標準化養殖技術的合作發展模式,把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確立為合作對象,並在賽諾養羊協會基礎上,正式創辦了賽諾新牧民培訓學校。
據該校校長王敏介紹,學校通過對全旗農牧區養殖大戶、致富帶頭人、嘎查村“兩委”成員、自然村村長、農牧民黨員、有勞動能力和經營生産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分類分層培訓和實訓課程,培訓有文化、有理想、有本領、有作為的新型農牧民。截至目前,新牧民培訓學校配套完善了多媒體語音教學系統、培訓實訓器材等設施,共開展130場培訓,培訓農牧民11500人,其中包括新疆及興安盟的貧困戶。
該旗查幹補力格蘇木格日巴音嘎查貧困戶郭全虎,就是受益於科學養殖把日子越過越紅火的一個實例。今年54歲的郭全虎,妻子患有結核病多年,因治病花光了家裏的積蓄,迫於生計去包頭打工,一去就是4年。2014年,郭全虎返回家鄉貸款購買了90多只本地羊、蒙古羊。在賽諾公司技術員宣導下,他改良畜種,通過人工授精培育胚胎技術,養殖了50多只杜蒙羔羊,4個月後比本地羊每只多賣300元,比傳統養殖多收入1萬多元。從此郭全虎認定了杜蒙肉羊,他每年都能以每只900元左右的價格,賣出100—150隻杜蒙羊羔,年純收入達7—10萬。2018年,他家摘掉了貧困戶“帽子”,還為兒子在烏蘭花鎮買了房、安了家。
説起新牧民素質提升工程,四子王旗旗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額日和木説:“下一步,將圍繞科學生産、健康生活、法律法規、自然科學、文藝體育等方面開展對農牧民培訓,讓新型農牧民托起草原的明天。”
(作者:皇甫美鮮 邵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