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和靜縣巴音布魯克草原上還帶著絲絲涼意,在大山深處的草場,和靜縣東歸烏蘭牧騎隊準備趕赴巴音布魯克鎮巴西裏克村一處夏牧場,為牧民們送上歡樂和溫暖。
1965年,為響應周恩來總理向全國文藝界發出的“向內蒙古烏蘭牧騎學習”的號召,烏蘭牧騎隊在和靜縣和溫泉縣相繼成立,如今,他們依然活躍在一線,每年深入農村牧區為農牧民演出100多場,被牧民們親切地稱為“我們的烏蘭牧騎”。
草原深處每年演出上百場
烏蘭牧騎原意是“紅色的嫩芽”,後被引申為“紅色文藝輕騎兵”,是適應草原地區生産生活特點而誕生的文化工作隊,具有“演出、宣傳、輔導、服務”等職能。
在烏蘭牧騎隊,幾乎每一個隊員都多才多藝,他們會跳、會彈、會唱,這是因為在數十年的演出中,他們以天為幕地為臺。
“我們每年有上百場的演出任務,草原上掛塊幕布就是舞臺,沒有話筒,靠的就是演員們高八度的嗓音,作為演員,你得隨時做好上臺的準備,勝任任何一個角色。”60歲的和靜縣烏蘭牧騎隊隊長加娃説,隊員們時常要去偏遠牧區慰問演出,最遠的牧區離縣城300多公里。
39歲的巴都瑪拉在一次演出中從馬背上不慎摔落,導致右腳粉碎性骨折,至今腳上還留有4根鋼釘。近20年的工作生涯讓他心中有太多不捨,捨不得離開基層農牧民,至今仍然留在隊裏,在後臺負責設備調試。
隊長加娃已經在隊裏工作了37年了,如今快要退休了。
“我是1982年加入烏蘭牧騎隊的。那個年代下鄉演出,交通不便,一下鄉就是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二三十號人用勒勒車拉上服裝、道具、乾糧以及演員的被子就出發了。沒有賓館,就住在牧民的蒙古包;沒有吃飯的地方,就著乾糧喝點奶茶。”加娃説。
1965年12月成立的溫泉縣烏蘭牧騎隊亦是如此。“剛建隊時只有12個人,彈拉跳唱,每一位演員都是一專多能。”隊長巴音巴特説,演員們上臺是歌舞演員,台下是搬運師傅,沒有馬車,沒有排練室,他們背著行李箱一走就是一天,到沒有路的牧業點演出,背上行李步行好幾十公里是常事,演出過程中突然下雨,衣服淋濕後自動風乾,冬季太冷,歌手緊握話筒的手無法伸開……
就這樣,這個有著54年曆史的馬背演出隊足跡遍佈溫泉縣所有的鄉鎮場、村隊和牧區,演出場次年均百場,每年8000公里行程。
“50多年了,年輕時就愛看烏蘭牧騎的節目,如今老得都快走不動了,還是最愛聽他們自己原創的《故鄉溫泉》。”牧民喬龍巴特説。
演出隊見證草原變遷
如今,通往牧區的路越來越好,乘車到大部分牧區都可以一天一個來回,唱歌也有了話筒和音響,烏蘭牧騎隊的隊員一批批地新老更替,可唯一不變的是,一直走基層,把黨的聲音和各項惠民政策通過文藝表演送進農牧區群眾心中。
“我16歲就在隊裏演出,已經20年了,早不騎馬了,改坐車到村裏演出啦!”溫泉縣烏蘭牧騎隊隊員瑪爾江·安尼瓦爾説,如今,柏油路修到了牧民定居村,他們已經告別了馬背上演出的時代,有了自己的流動演出車,有了自己的排練室。
烏蘭牧騎隊也在努力探索自身繁榮發展的新途徑。在美麗的巴音布魯克大草原上,演員們深入民間采風,編創出實景劇《東歸·印象》這一極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節目,每年5-10月在巴音布魯克景區土爾扈特民俗村進行演出,吸引了大批遊客駐足。
為了讓烏蘭牧騎隊走得更遠,和靜縣也出臺各類政策。“我們從牧民家庭選苗子,送到內蒙古德德瑪音樂藝術專修學院進行免費學習,也會每年到藝校去招兵買馬,補充新鮮血液。”加娃説,新疆保留和傳承了許多文化遺産,比如蒙古族舞蹈薩吾爾登、樂器托布秀爾等,烏蘭牧騎隊有責任將它們繼承和發揚下去。
(作者:劉萌萌 攝影:楊坤 部分圖片由溫泉縣零距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