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滿沙鄉新景象:奈曼旗白音他拉蘇木加快推進創業富民産業強鎮

發佈時間:2019-07-12 23:13:14丨來源:通遼日報丨作者:王陽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近年來,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白音他拉蘇木黨委、政府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村綜合體制改革,立足資源優勢和産業基礎,加快生態建設步伐,實施美麗鄉村建設,開啟了創業富民、産業強鎮的嶄新篇章。

近年來,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白音他拉蘇木黨委、政府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村綜合體制改革,立足資源優勢和産業基礎,加快生態建設步伐,實施美麗鄉村建設,開啟了創業富民、産業強鎮的嶄新篇章。

興産業鼓起農民錢袋子

白音他拉蘇木地處科爾沁沙地腹地,沙地佔總土地面積的87%。既然沙地多,就要依託沙地優勢,為農民增收開闢新渠道。

多元化的種植模式和原生態的健康理念,讓白音他拉沙漠大米從默默無聞變得招牌響亮,機械化耕作和現代化管理,更是讓該蘇木沙地經濟穩步前行。目前,全蘇木發展以沙漠水稻為重點的高效特色種植業1.12萬畝,其中沙漠水稻7000余畝。同時,大力發展沙漠旅遊業,依託沙地自然景觀、歷史人文景觀,積極打造旅遊帶動型特色小鎮。寶古圖沙漠旅遊、多日奔敖包蒙古族特色旅遊、廟屯民俗村舊址民俗體驗遊、新村田園休閒遊初具規模。伴隨著旅遊人數的增加,從事三産服務行業的人員隨之增加,城鎮基礎設施的完善配套,也為旅遊業提供了良好的服務環境。

治環境農村面貌換新顏

希勃圖村是沙漠水稻、集約化養牛和土地流轉等新興産業項目集中發展村,逐漸富裕起來的村民,對優美環境的渴望越發強烈。近年來,該村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實施美化、綠化、硬化、亮化、凈化工程。走進村裏,院落整潔,紅瓦白墻綠樹,平坦寬敞的水泥路,讓很多鄰村人羨慕。如今,村民對這來之不易的建設成果非常珍惜。各戶實行“門前三包”,牲畜家禽圈養、垃圾定點定時集中收集,形成了“人人愛護環境、人人美化環境”的良好風氣。隨著村民素質的不斷提高,希勃圖村形成了濃厚的鄉土文化氛圍,“仁、義、孝、悌”優良民風在這裡世代傳承,村民定期組織開展文體活動,業餘文化生活十分豐富。與希勃圖村一樣,2018年,哲日都村、包頭嘎查等6個嘎查村被評為“自治區級衛生嘎查村”。

保民生構建和諧新城鎮

“臘月梅花迎新春,農村面貌日日新,黨的富民政策好,十唱社會主義新農村。一唱十八大精神得民心,黨的政策暖人心,早日建成小康新農村;二唱幹部群眾一條心,民族團結創偉業,農村發展日月新……”這是一段白音他拉蘇木文藝演出隊説唱節目的唱詞。

群眾演、演群眾,挖掘當地明星,搭建農牧民自己的舞臺。白音他拉蘇木組建“鄉村明星演出隊”,用好來寶、單出頭、小品、民歌等表演方式反映農民身邊的人和事,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好來寶説唱演員阿拉布齊嘎是遠近聞名的明星,60歲的他經常帶領文藝隊的年輕人學唱好來寶,為的就是每次都能給群眾帶來新鮮的節目。“加入文藝演出隊後,經常和年輕人一起拉拉四胡,覺得自己也年輕了,我非常喜歡好來寶,蒙古族的傳統民歌非常美,希望身邊的鄉親也能拉起來唱起來。”

在道倫毛都村,本打算去城裏賣羊的高全有聽説村裏有演出,忙把手頭的活兒放下,趕到演出現場。“我們全蘇木有4支民間烏蘭牧騎,只要有時間我就追著他們看演出。我現在唱得也不錯,也想申請加入演出隊。”高全有説。一個小時的精彩演出在鄉親們的掌聲歡呼聲中結束了,很多人拿著手機紛紛和心中的明星合影留念。

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

2018年,白音他拉蘇木正常脫貧166戶、515人,穩定脫貧33戶、122人。嚴格落實“五個一批”幫扶政策,發展生産扶持557人、生態補償扶持13人、教育扶持166人、社會保障兜底424人。全年落實財政扶貧資金281.37萬元,扶持191戶、557人發展産業脫貧。依託轄區各農牧業龍頭企業,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按照“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方式,實現産業發展效益最大化,確保每戶如期真正脫貧。投入“京蒙對口幫扶”資金105萬元,在哲日都村建設白音他拉蘇木紅山草豬項目養殖基地,年養殖紅山草豬500口;投入西集鎮對口援助資金20萬元,建設奈林浩來村湖羊養殖小區一處。以新中農沙地農業投資股份公司為龍頭,大力發展沙地水稻産業,帶動周邊396戶農民戶均增收4000元以上。與億嘉鴻食用菌研發中心合作,帶動伊和烏素嘎查、哲日都等村栽培食用菌14萬棒,每棒收益1.5元,其中20%收入用於為貧困戶分紅,戶均增收2000元。


(文: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