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力吉德力格全家總動員自籌資金100萬綠化沙地6000畝

發佈時間:2019-07-11 11:12:00丨來源:內蒙古日報丨作者: 錢其魯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來到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鎮巴音烏素嘎查,記者看到牧民烏力吉德力格家的草場草木繁盛、綠意盎然,楊樹、沙柳、楊柴、檸條隨風搖曳,楊柴開滿了粉色、白色的小花,煞是好看。很難想像,40年前,這片草場大多還是寸草不生的沙地。

來到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鎮巴音烏素嘎查,記者看到牧民烏力吉德力格家的草場草木繁盛、綠意盎然,楊樹、沙柳、楊柴、檸條隨風搖曳,楊柴開滿了粉色、白色的小花,煞是好看。很難想像,40年前,這片草場大多還是寸草不生的沙地。

“以前這裡一刮大風就起沙塵暴,幾天幾夜昏天黑地,門都難出,現在風沙小多了。”烏力吉德力格説,“我家沒種上樹和草的草場只有幾百畝了,都是一些高沙梁或者邊角地帶。我們現在就像給衣服打補丁一樣,這兒種點那兒種點,比較容易了。”

今明兩年,烏力吉德力格計劃種七八百畝檸條。檸條具有多年生、營養價值高、耐旱、防風固沙等優點,對於草場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畜牧業的發展都有好處。

烏力吉德力格是一位普通牧民,但是又很不普通。40年來,他堅持植樹種草、綠化家園,將6000多畝荒沙荒灘變成草木繁盛的綠色草場,先後獲得生態建設先進個人等榮譽數十次。2016年,他獲得全國綠化獎章。

烏力吉德力格説,他家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種樹。那時候樹苗不好弄,還得開拖拉機去陜西購買,每年最多種幾百棵。1982年,身為共産黨員的烏力吉德力格主動把8000多畝劣質草場承包下來,其中5000多畝是寸草不生的漫漫黃沙。包括他父母和一雙年幼的兒女在內,烏力吉德力格全家總動員,開始植樹種草。

烏力吉德力格回憶説,那時家裏沒大牲畜沒機械,種樹全靠人力,大人背大樹苗,小孩背小樹苗,風吹日曬很辛苦。種在高處的樹要澆水,就得去積雨水的洼地裏用水桶提。

印象最深的是1989年。春天的一場大風刮了一個多星期,把很多樹根都刮出來了,只得再重新栽種。後來烏力吉德力格家買了小四輪拖拉機拉樹苗,因為原裝車輪窄,在沙地行走不便,他專門換了寬輪胎。他還製作了木頭架子,由拖拉機拉著運送樹苗。拖拉機上不去沙丘,1995年,烏力吉德力格貸款去北京買了一輛四驅皮卡車,植樹造林的進度快了不少。

烏力吉德力格説,原來樹苗少,嘎查牧民自家的勞力基本就夠了。近些年,樹苗好買了,想種多少能種多少,如果想在春天短暫的植樹期內多種樹種草,單獨一家的勞力就有些力不從心。嘎查牧民開始自發地互助幫忙,全嘎查的生態建設速度大大加快,巴音烏素嘎查5萬多畝荒沙漸漸披上了綠裝。

抓住每年春秋兩季的有利時機,他們採取植樹種草一齊上的辦法,選擇適合本地生長的楊樹、柳樹、楊柴、檸條等喬灌木進行種植,既可以改善生態,又能提供牲畜所需的飼草。為了便於澆灌,烏力吉德力格一共打了18眼井。

40年來,烏力吉德力格先後自籌資金100多萬元,綠化沙地6000多畝,其中種植喬木林3000多畝10多萬株,沙柳、檸條、楊柴等灌木林3000多畝。經專家估算,生態效益超過5000多萬元。現在,他的林草地已經見到效益,年産枝葉等飼草料幾十萬公斤,羊發展到了300多只,年收入近20萬元。

“草場綠了,好看了,收入也增加了,而且能給子孫後代留下滿眼綠色,這麼多年的辛苦值得了。”烏力吉德力格説。

烏力吉德力格的兒子哈斯烏拉在烏審旗做生意,他和妹妹從小就跟著長輩種樹,很累很辛苦。“熱的時候沙子錶面溫度足有五六十度,經常曬脫皮。” 哈斯烏拉説,父母操勞了一輩子,把青春獻給了治沙造林。只要有時間,他就會帶著媳婦和孩子回來幫助父母種樹種草,希望把治沙造林精神傳下去。

(原標題:自籌資金100萬綠化沙地6000畝植樹種草!烏力吉德力格全家總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