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草原的“眼睛”:內蒙古巴彥淖爾烏梁素海生態治理記

發佈時間:2019-07-10 16:53:01丨來源:農民日報丨作者:楊志華 崔麗 顏旭 李昊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烏梁素海像明亮的眼睛一樣鑲嵌在草原上,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濕地,是內蒙古河套灌區灌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黃河生態安全的“自然之腎”。

素有“塞外明珠”“塞外都江堰”之美譽的烏梁素海,總面積300平方公里,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境內,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三角地帶的邊緣,像明亮的眼睛一樣鑲嵌在草原上。它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濕地,是內蒙古河套灌區灌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黃河生態安全的“自然之腎”。烏梁素海生態環境保護對維繫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保障黃河水質和度汛安全、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諸事利弊,共依共存。烏梁素海是歷史上由黃河改道、多次氾濫和河套水利開發而形成的河跡湖,是河套灌區農田退水的功能性排泄區。它作為河套灌區灌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受納農業灌溉退水、山洪水和少量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等5億立方米以上。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湖區水體污染不斷加劇,2008年達到頂峰,並爆發大面積黃藻。此後經過治理,水質有所好轉,但仍不穩定。

“烏梁素海的生態治理狀況牽動著總書記的心。”巴彥淖爾市市委書記常志剛激動地告訴記者。去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叮囑內蒙古自治區加快“一湖兩海”(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水生態綜合治理。今年3月5日,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內蒙古有森林、草原、濕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種自然形態,是一個長期形成的綜合性生態系統,生態保護和修復必須進行綜合治理”,進一步指明瞭烏梁素海治理的科學方向。

堅持系統思維實施全流域綜合治理

造成烏梁素海水質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巴彥淖爾市副市長郭佔江介紹,主要源自三個方面:一是面源污染。河套灌區有1100萬畝耕地,每年使用化肥近28萬噸、農藥1500多噸,大部分被植物吸收和留存在土壤中,一部分化肥、農藥隨農田退水排入總排幹,最終進入烏梁素海,這是造成烏梁素海富營養化和污染的主要成因。二是點源污染。隨著全市污水配套管網不斷完善,城市生活污水的收集率逐步提高,排入烏梁素海的工業廢水、城鎮生活污水逐年增加。三是內源污染。由於烏梁素海富營養化,造成蘆葦長勢茂盛,蘆葦根部和湖內各種有機體腐爛,形成了平均厚度50釐米、約1億立方米的底泥,積累在底泥中的污染物也是導致水體污染的來源。

因勢而變的步伐邁開了。巴彥淖爾市市長張曉兵表示:“烏梁素海水污染問題在水裏,成因在岸上,根源在流域生態系統的破壞。所以,治理烏梁素海必須堅持系統思維,由治標向標本兼治轉變。湖內的問題,功夫下在湖外,應實施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由單純的‘治湖泊’向系統的‘治流域’轉變,探索一條生態優先與綠色發展相結合的路子。”

巴彥淖爾市農牧局副局長辛軍也有自己的心得:“在以往的治理過程中,往往是爭取一個項目,實施一個項目,只是從某一個角度單方面開展一些工作。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積極轉變思路,從過去的從某個點上發力轉變為全流域綜合施策,立足烏梁素海的功能和水體情況,面源、點源、內源治理一起發力,通過持續治理,總體水質穩定在V類。”

全流域綜合治理如何實施?即在烏梁素海流域的上游源頭實施烏蘭布和沙漠綜合治理,創建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減少泥沙流入黃河、侵蝕河套平原;在流域中部加強面源、點源、內源污染治理,並實施484萬畝鹽鹼地改良工程,減少鹽鹼排入烏梁素海。探索的鹽鹼地改良市場化運作模式還榮獲了“2018中國三農創新十大榜樣”;在流域尾部實施烏拉特草原、烏拉山受損山體治理修復工程,提高植被覆蓋率和水土保持能力,最大程度地涵養烏梁素海。

4月16日,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項目順利開工。該工程總投資56億元,圍繞流域內沙漠、礦山、林草、農田、濕地、洪水等生態要素,開展包括烏梁素海流域水土保持與林草植被修復、農田面源及城鎮點源污染治理、湖體水環境保護與修復等7大類、17大項、38個子項的系統綜合治理工程,覆蓋烏梁素海全流域,重點在烏梁素海周邊。

針對面源、點源、內源污染“對症下藥”

一走進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頭道橋鎮聯增村,記者就聽到村民口中總念叨“俺們村的農博士”。按“聲”索驥,記者來到了農博士們工作的地方——全域種植業綠色生産試驗示範區。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博士陳廣鋒一邊帶著記者參觀,一邊介紹:“為了推進烏梁素海面源治理,從2018年開始,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與內蒙古土肥站、巴彥淖爾市農技中心、杭錦後旗農技中心共同建設了這個示範區,實施控肥增效、控藥減害、控水降耗、控膜減污‘四控’行動。”

農博士們都做了哪些事?

杭錦後旗農技中心肥料股股長劉宇傑介紹,控肥增效方面,整合了以“準、替、帶、調”的四字技術路徑,實現了示範區減量40%、全旗減量10%、化肥利用率提高了5%的成果;控藥減害方面,整合了“改、統、控、收”四字技術路徑,實現了減量30%、利用率提高到40%、綠色防控率60%的成果,同時建成了內蒙古西部區首個國家級病蟲害智慧觀測場;控水降耗方面,實現了年節水量0.2億立方米的成效;控膜減污方面,地膜使用面積較上年減少1萬畝,推廣國標地膜105萬畝,地膜總用量2.5萬噸,建立回收網點48處,回收廢舊地膜約1.9萬噸,殘膜當季回收率75%。

春耕忙碌時節,聯增村農民李新高開著拖拉機,拉著自製大鐵耙在耕地上來回行駛。“必須要摟走秸稈和殘膜,要不然影響種地。以前用的地膜太薄,一扯就碎,好多都埋在地裏。現在地膜厚了,污染少了,回收還有補助,大家都很滿意。”

除了下大力氣治理面源污染外,點源和內源污染治理也同時發力。

還沒走進烏拉特前旗污水處理廠,記者就聽到“叮叮噹當”,原來是這裡的改造和擴建工程正在緊張的施工中。“目前,日均處理污水1.9萬噸,改造後可達到4萬噸,將大大提高污水處理能力。”烏拉特前旗住建局局長楊國棟介紹説。近年來,巴彥淖爾市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和處理設施短板,持續加大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再生水回用力度,有效減輕了城鎮污水和工業廢水對烏梁素海水體的污染。

同時,巴彥淖爾市在湖區已經打通了120公里的網格水道,建成了60平方公里的生物過渡帶,加快了水體流動,改善了湖水富營養化狀態,並開展河湖渠溝“清四亂”行動,讓每一條河渠都清清亮亮。下一步,他們還將開挖網格水道226公里,把死水區和滯水區變活。

多措並舉阻鹽鹼、“引活水”

巴彥淖爾市還實施了484萬畝鹽鹼地改良工程,減少鹽鹼排入烏梁素海。記者實地探訪了巴彥淖爾市五原縣5萬畝“改鹽增草(飼)興牧”試驗示範項目基地。五原縣鹽鹼地佔全市鹽鹼化耕地的25.4%,一年多以來,五原積極探索鹽鹼地改良的技術模式,通過大規模土地整理和改鹽技術整合,讓5萬畝鹽鹼地變成沃野良田。

五原縣農牧業局副局長李二珍帶領著縣農業技術部門的科技人員在中科院鹽鹼地改良專家的指導帶領下,與多家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形成了“五位一體”“上膜下秸”阻鹽、暗管排鹽等多種鹽鹼地改良技術路徑,以及多種合作、經營模式,通過科技引領、企業帶動、統籌推進,在鹽鹼地改良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説起鹽鹼地改良,李二珍頭頭是道:“‘五位一體’技術,即‘撒施脫硫石膏+明沙+有機肥+土壤改良劑+種植耐鹽作物’的技術結合,使作物出苗率達到50%-80%。暗管排鹽就是給地下水安裝了一個‘控制器’,如果地下水位過高,水就會滲入管內,再由泵站把水抽到排水幹渠中。通過阻斷地下水位上升達到改良鹽鹼地的‘治本’效果,大大縮短了鹽鹼地改良時間。一座泵站能覆蓋1200畝到1500畝鹽鹼化農田。對於重度鹽鹼地來説,‘上膜下秸’阻鹽技術阻斷鹽分的效率在80%左右,可使每畝地增産20-40公斤,增收140-240元。”

除了治水,巴彥淖爾市還“引活水”。黃河補水和農田退水是烏梁素海的“源頭”,近年來,每年利用黃河淩汛水向烏梁素海進行生態補水,實現了補水、防淩一舉雙得。今年水利部黃委會又明確給烏梁素海分配了3.29億立方米生態補水指標,使烏梁素海補水得到保障。同時,規劃實施河湖水系連通工程,以現有的總幹渠、總排幹為“主動脈”,以各級渠係為“毛細血管”,逐步把市境內的湖泊、濕地、水庫連通起來,形成河湖互濟的水網,利用春秋季黃河淩汛水和夏季洪水補給湖泊濕地,實現汛期補水蓄水、旱季調度用水,變水患為水利。

期待生態改善能富民

乘小舟駛入烏梁素海,煙波浩渺,飛鳥翔集,綠葦搖曳。從2月中旬開始,一些鴨類、雁類、鷺類候鳥已陸續飛抵烏梁素海,截至3月底,已有幾十萬羽白骨頂雞、100多羽疣鼻天鵝、11羽灰雁回到了烏梁素海,每年都會吸引眾多攝影愛好者前來采風。

“疣鼻天鵝這類鳥類對水質要求非常高,如今疣鼻天鵝數量越來越多,説明烏梁素海的水質在一天天變好。”烏梁素海濕地保護區管護員張長龍説。2018年,遷徙經過烏梁素海和在烏梁素海繁殖的鳥類有260多種,數量突破了600萬羽。

但是綠水青山到底該怎樣變成金山銀山?我們該如何利用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又不破壞大自然?這是一道擺在所有人面前的難題。“自從禁止捕撈後,附近的1600多名漁民收入銳減,我們想要爭取生態補償來規範捕魚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而且我們這兒屬於生態保護區,旅遊規模難擴大,旅遊項目也比較單調,所以這塊收入比較少,將來我們想發展綠色旅遊、生態旅遊,讓漁民享受到生態改善帶來的好處。”烏梁素海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副站長劉文強説出了當下的難處與未來的憧憬。

(原標題:原標題:擦亮草原的“眼睛”你可曾想過去內蒙古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