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住“牛鼻子”守護綠水青山

發佈時間:2019-07-08 22:53:48丨來源:通遼日報丨作者:劉子群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好坦塔班格日嘎查通過發展養牛産業從根源上遏制了土地沙化問題,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後旗查日蘇鎮好坦塔班格日嘎查堅持綠色發展紀實

盛夏,雨濃烈清新,雨後的風清爽宜人。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後旗查日蘇鎮好坦塔班格日嘎查黨支部書記毛格日圖站在村頭,遠眺成片的青貯示範田,嘴角不時露出的微笑映射出心中的喜悅與希望。

好坦塔班格日嘎查土地面積4.3萬畝,常住人口350戶、1190人。2016年以前,該嘎查大面積種植花生,使經濟得到了短暫的發展,村民年均收入在6500元左右,在當時算是小有名氣的小康村。然而沒幾年,種植花生導致的土地急劇沙化問題日益嚴重,每到播種季節,村民剛剛種下的花生種子沒過多久就被大風刮得沒了蹤影,村民只能一遍一遍地補種,怨聲連連……

人與自然之間的鬥爭悄悄來臨。2016年初,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好坦塔班格日嘎查“兩委”班子積極尋找應對措施。想解決問題必須從産業結構調整入手,嘎查“兩委”經過多次外出考察、反覆研究發現,黃牛養殖前景廣闊,是否能通過發展黃牛養殖産業從根源上轉變群眾的種植觀念呢?可是多數村民無養殖基礎,養殖技術怎麼學?養殖資金從哪來?防疫工作怎麼辦?銷路怎麼打開?太多的問題需要考慮。

春天來了,季風蠢蠢欲動,嘎查“兩委”班子來不及想好所有問題,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嘎查“兩委”班子一邊計劃、一邊動員,但是種植花生帶來的經濟效益對村民來説無疑是個巨大誘惑,想調整産業結構談何容易。在一次嘎查“兩委”聯席會議上,支部書記毛格日圖態度堅定地説:“別人不幹,我幹!我來做示範,用實際給村民算經濟賬!”話音剛落,“兩委”班子成員紛紛表示要跟著書記一起帶頭搞黃牛養殖。

第二天清晨,幾輛載滿黃牛的卡車來到了村裏,就這樣,好坦塔班格日嘎查“兩委”班子成員開始了黃牛養殖,並且把以前種植花生的地都改種了玉米和青貯。日子一天天過去,從剛開始的不會到熟悉,從熟悉到熟練,期間遇到飼料品質、棚舍溫度、資金週轉、母牛生産、疾病防疫等問題數不勝數,但是他們堅信事在人為,沒有什麼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轉眼來到了2017年,嘎查“兩委”班子成員的養殖見到了效益,每戶增收1萬元,實現每人平均增收2100元左右,這個數字更加堅定了他們的信心,説明他們的做法是正確的,是值得推廣的。

為了更好、更快地推進黃牛養殖産業,嘎查“兩委班子成員”決定充分發揮黨員的示範帶頭作用,他們分別包聯了36戶黨員家庭。由於長期受風沙的困擾,又看到了養牛成效,先後有32戶黨員家庭積極參與進來,僅一個月時間,全嘎查新增加黃牛240余頭。看到黨員幹部帶頭,村民也很有信心,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村民越來越信任村幹部,幹群關係也得到了改善,呈現出“幹群擰成一股繩,齊心合力搞養殖”的良好氛圍。2017年底,全村黃牛從2016年初的670頭髮展到1550頭,達到每人平均1頭牛的目標。

嘎查“兩委”班子積極協調市、旗兩級養牛專家進行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並組織村民前往朝魯吐鎮、巴嘎塔拉蘇木等地學習先進養牛技術;協調旗農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門,為每戶村民發放了5萬元的養殖貸款;協調上級農牧局、扶貧辦等部門,累計為村民和貧困戶建設棚舍5680平方米、窖池4000立方米;協調鎮獸醫站派駐1名專業獸醫常駐村裏,定期為養殖戶講解防疫方法,培養出多名本領過硬的“鄉土獸醫”;引導村民成立合作社,通過“統一購買、統一管理、統一防疫、統一銷售”模式,進一步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

養殖黃牛給好坦塔班格日嘎查帶來“加減乘除”四種效應。“加”,增加了玉米、青貯種植面積,增加了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減”,減少了貧困發生率,減少了信訪案件,減少了沙化面積;“乘”,養牛的數量倍增,村民收入倍增,村民的滿意度倍增;“除”,消除了村民發展顧慮,消除了村民對幹部的偏見,消除了環境給村民帶來的恐慌。

通過3年多的努力,好坦塔班格日嘎查現存欄黃牛3450頭,達到每人平均3頭,養牛戶佔總戶數的85%,青貯面積佔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二,年每人平均收入達7500元。支部被多次評為“先進黨組織”,嘎查被信用社評選為“信用村”。

好坦塔班格日嘎查通過發展養牛産業從根源上遏制了土地沙化問題,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