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通遼:“五面紅旗”繪就鄉村振興大藍圖

發佈時間:2019-07-08 11:47:13丨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丨作者:白建平 陳立庚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內蒙古通遼市黨建示範、脫貧致富、産業興旺、鄉風文明、社會治理這“五面紅旗”讓廣大黨員幹部為群眾做事的目標更實了,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幹勁更足了。

“嘎查村黨支部黨建工作到底怎麼抓?”“如何疏通嘎查村黨建與業務‘兩張皮’的癥結?”“面對無法帶領農牧民脫貧攻堅的軟弱渙散嘎查黨組織該咋辦?”如今,黨的強農富農惠農政策越來越多,但農村牧區黨員幹部與群眾在夯實基層黨組織過程中的矛盾問題仍不少。

如何“開方抓藥”、疏通癥結?內蒙古通遼市在實踐中將鄉村振興的總要求作為嘎查村開展黨建工作的落腳點,整頓轉化113個軟弱渙散嘎查黨組織、“清零”889個集體經濟“空殼村”,落實嘎查村黨組織200萬元工作經費補貼獎勵……黨建示範、脫貧致富、産業興旺、鄉風文明、社會治理這“五面紅旗”讓廣大黨員幹部為群眾做事的目標更實了,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幹勁更足了。一面面飄揚在蘇木嘎查的紅旗正在書寫著科爾沁大地鄉村振興發展的“紅色引擎”。

樹“頭雁效應” 典型引領看支部

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五面紅旗’有效地解決了農村牧區基層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兩張皮’的問題,讓基層黨建知道抓什麼、怎麼抓。”敖包蘇木黨委書記張偉從2018年1月就開始走訪各村,向鄉村兩級黨員幹部宣講如何為本村贏得“五面紅旗”。“農村牧區的黨建工作就得實功實做,黨員幹部讓村裏的産業興旺了,咱黨組織的凝聚力比原來就更強了。‘五面紅旗’把鄉村振興總要求落在了田間地頭,落在了嘎查村黨支部的肩膀上,對於我們鄉村兩級的幹部來説,我們知道黨建工作該咋幹了。”

扎如德倉嘎查脫貧戶胡滿糧正在自家小園摘菜(攝影:陳立庚)

走進“五面紅旗村”科左中旗扎如德倉嘎查,在脫貧戶胡滿糧家,半畝果園、半畝菜園、半畝田園讓庭院裏綠意盎然。“2018年我們村按照‘三個園’庭院種植模式,大力發展庭院經濟,讓每家每戶在自家小園栽上了李子樹,種起了油葵苗。”扎如德倉嘎查第一書記白紅霞説,庭院裏的蔬菜鮮吃或晾幹菜都行,當時最愁的是李子沒銷路。“去年8月份,嘎查村黨支部舉辦‘庭院果園果滿枝’李子採摘節,活動當天就有400多名遊客摘走了3000多斤李子,讓村民增收近萬元。”

“現在黨的政策真好,院子裏的菜籽、苗子都給免費送到府。”去年剛摘掉貧困戶帽子的胡滿糧説,自家的油葵不僅夠吃還能榨油賣錢。“目前,全嘎查34戶貧困戶已全部脫貧。”白紅霞深有體會地説,7500畝的淺埋滴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三個園”庭院經濟讓扎如德倉嘎查將脫貧致富、産業興旺這兩面紅旗抓在了實處。“只有把基層黨建的各項工作都壓實在一件件小事上,才能真正贏得村民們對鄉村基層黨支部的信任。”


勤勞的胡滿糧每天清晨都要清掃牛舍(攝影:陳立庚)

讓村村有行動、人人都參與,需要黨員幹部走在前頭引領發展。目前,通遼市評選命名2018年度“紅旗嘎查村”143個,評定紅旗200面,其中獲得五面紅旗的嘎查村4個,三面紅旗的嘎查村9個,兩面紅旗的嘎查村23個,一面紅旗的嘎查村107個。奈曼旗大沁塔拉鎮昂乃村黨總支部書記劉建偉分享奪得五面紅旗嘎查村的經驗時説:“黨建領航才能凝聚發展動能、撬動集體經濟。基層嘎查黨支部要通過黨員幹部幫帶機制,讓群眾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強鄉村黨建 産業興旺靠支部

通遼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的農牧業大市,曾經也出現嘎查村黨組織渙散、嘎查村集體經濟“空殼村”等問題。對此,2018年,當地按照不低於5%的比例整頓轉化軟弱渙散嘎查村黨組織113個。從市級財政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援嘎查村集體經濟“清零遞增行動”。2018年以來,全市累積下撥專項資金5515萬元,完成898個集體經濟“空殼村”“清零”任務,嘎查村級黨組織服務能力明顯提升。

第一書記王有才通過餵養西門塔爾牛發展嘎查集體經濟,完成了該村集體經濟“清零”任務(攝影:陳立庚)

“我們已經累積投入130多萬元建設養牛合作社,計劃今年再投90萬,好好幹一場。”科左中旗柏林艾勒嘎查第一書記王有才談起自己的“養牛經”信心滿滿。通過“黨支部+合作社”的發展模式,柏林艾勒嘎查村集體經濟項目牛存欄達到96頭,年內預期效益可達30-40萬元。王有才是從通遼發電總廠選派到柏林艾勒嘎查的第一書記,在他的眼中,“到基層就得做實事,不能有半點虛的空的。村集體經濟的産業興旺了,農牧民就跟著咱基層黨支部走。”

2018年,“五面紅旗”爭創活動開展以來,通遼市委組織部在全市擇優選派駐村工作隊1314支、駐村幹部5154名,選派1553名嘎查村第一書記深入基層帶領農牧民脫貧致富。“我們將‘五面紅旗’開展情況納入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內容中,用細化指標壓實基層黨組織的工作責任。”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鎮黨委書記石斌説。

走訪貧困戶,詢問村民困難與需求,五面紅旗嘎查村創建以來,王有才的足跡遍佈全村的每個角落,遍佈每個家庭,寫下了7萬多字的記錄(攝影:陳立庚)

依託柏林艾勒嘎查集體養牛小區、南哈日亞吐嘎查肉牛養殖黨支部、韓家窩堡嘎查小麥黨支部,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鎮走出了一條“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目前,全鎮24個嘎查村集體經濟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8個,5到10萬元的10個。通過“黨支部+”模式,貧困戶實現了每人平均2頭牛的目標。

獎懲兼顧 激發“紅色引擎”原動力

“‘五面紅旗’把評選結果與獎勵績效掛鉤、與提拔使用掛鉤,不能讓老實人吃虧,不能讓幹事人心寒。”通遼市委組織部部長敖日格勒説,通遼市對被命名為2018年度“紅旗嘎查村”的143個嘎查村落實了200萬元的工作經費補貼獎勵。按照程式和標準,及時足額兌現報酬待遇等獎勵。

五面紅旗創建以來,通遼市希伯花鎮村民大力栽種海棠果樹,如今栽種面積已超過1萬畝(攝影:陳立庚)

“五面紅旗”是工作總目標,要落實,還要有實打實的運作考評機制。“嚴在日常、重在平常、貴在經常”,爭先創優需要動態管理才能促成長效機制。通遼市委組織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建立“五面紅旗嘎查村”抽查考評制度,市委組織部與相關部門組成抽查考評工作組,通過專題調研、明查暗訪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基層一線進行“打分”式考評。

“我們要確保評定出的每面‘紅旗’都能經得起檢驗,真正起到示範引領、激勵帶動作用。”通遼市組織部工作人員介紹,“五面紅旗嘎查村”實行動態管理,評選活動一年舉行一次, 旗縣市區每半年對“紅旗嘎查村”進行一次復查,對工作出現滑坡、達不到標準要求的,及時撤銷“紅旗嘎查村”稱號。對發現當年度嘎查村“兩委”幹部違紀違法的,或被列入軟弱渙散黨組織的,或沒有完成旗縣下達脫貧攻堅任務的,實行“一票否決制”。

堅持獎懲統一,建立獎勵和督導、問責機制才能夠進一步激發爭創“五面紅旗嘎查村”活動長效運作的內生動力。記者了解到,通遼市對公示無異議的授予“紅旗嘎查村”稱號,並給予一定激勵。每評上一面“紅旗”,給予1萬元工作經費補貼,黨組織書記工作報酬標準可結合年度黨建目標考核,每人每月上調200—500元,其他受補貼幹部按照實際貢獻適當提高;對同時獲得並保有三個類別以上(包括三個)“紅旗嘎查村”榮譽的黨組織書記,可直接列為享受蘇木鄉鎮事業編制工資待遇人員。“嘎查村黨組織是農村牧區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決不能搞花架子,必須實打實。”敖日格勒説。

“五面紅旗”活動正在通遼大地走向深化,廣袤的科爾沁草原,隨著鄉村振興事業的推進,“五面紅旗”會越來越鮮艷地飄揚在蒙漢各族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