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巴彥塔拉蘇木西巴彥塔拉村積極借鑒東薩拉嘎查的成功經驗,按照“村集體+合作社+農牧民”的模式,由村“兩委”牽頭成立大軍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引導村民以土地、農機具等入股參股,有效激發內生動力、激活各類要素,探索出一條村社聯辦、股份聯合、集中聯營、農企聯接、利益聯結、增收聯動的脫貧致富新路子。
村集體、合作社共同研究,確定以合作社、村集體、村民三方合股的方式建立股份制合作社。在群眾自願的基礎上,262戶村民與合作社簽訂了土地經營權入股合同。以耕地1畝折合1股、入股期限9年(至土地二輪延包到期)的折股辦法,入股集中連片耕地5300畝,以股份為紐帶,構建了緊密聯結的利益共同體。對未入股群眾的承包地,以對等互換、自願挑選的方式調整到其他地塊,既充分維護未入股群眾利益,又保證土地集中連片規模經營。
通過集中聯營、農企聯接,提高了農業綜合效益。打破以往家庭經營、插花種植的耕種結構,實行土地統一規劃、農資統一採購、作物統一管理、産品統一銷售的“四統一”制度,提高了農業現代化、機械化水準。2018年,合作社連片種植高粱2000畝、穀子2000畝、綠豆1300畝,種植、管理、收割全部採用大型機械集中作業,生産效率顯著提升。
通過經紀人、資訊員等了解資訊、對接企業,避免盲目跟風、突出規模優勢,發展適銷對路、收益穩定的訂單農業,農業生産與企業需求對接更加緊密,産品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因為穀子供量大、品質好,2018年毛谷的訂單價格達到每市斤2.7元,高出市場同期收購價0.2元。今年已經與赤峰天山歐亞牧業簽訂了青貯玉米供應合同。通過集中採購農資、銷售企業對口指導、各個環節規範操作,農作物病蟲害得到有效防治,基本實現作物“零損失”;為所有耕地投保了“保收入、保産量”的雙聯保農業保險,將突發重大災害的損失降到最低。
通過利益聯結、增收聯動,帶動村集體與村民雙增收。合作社按照合同,根據2018年收益情況,除提取5%發展基金外,其餘收益全部按股分紅,村民每畝獲得分紅350元,連同國家種植補貼等每畝純收入500多元,較自己經營收入翻了一番;村集體農用機械按40股折股獲得分紅14400元。合作社忙時雇工30多人,每人平均支付報酬1萬多元;介紹群眾外出務工,按男工180元/天、女工150元/天、全年120個勞動日計算,每人至少可獲得勞務收入18000元。2018年,全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500元,比上年增加2800余元。合作社還進一步創新扶貧模式,吸引全村9戶貧困戶及鄰村6戶貧困戶以43萬元扶貧資金入股合作社,戶均分紅3440元;協調5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就業,每戶勞務收入達到20000元,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
(原標題:西巴彥塔拉村構建利益共同體 激活發展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