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蘇圖:民歌乳汁哺育繪畫之花

發佈時間:2019-07-02 10:01:48丨來源:內蒙古晨報丨作者:魯蒙海丨責任編輯:阿藝思

“他所表達出來的情感,讓我體會到他對故鄉的那種熱愛與眷戀,並有一種淡淡的憂傷。”美術教師劉樂明這樣描述要蘇圖的畫作。

“他所表達出來的情感,讓我體會到他對故鄉的那種熱愛與眷戀,並有一種淡淡的憂傷。”美術教師劉樂明這樣描述要蘇圖的畫作。

要蘇圖是位職業畫家,他總是從蒙古薩滿、草原民歌、英雄史詩中捕捉繪畫靈感,進而構圖、定型,描畫屬於他的草原風景與蒙古曆史油畫。

民歌綻放為繪畫之花

科爾沁草原是文化之地。

要蘇圖就出生在科爾沁草原,幼年時帶給他最深刻的印像是憂傷的民歌、英雄史詩,在民歌中感受到讚頌、眷戀故鄉等憂傷的色彩旋律。

談及草原民歌,要蘇圖稱:“歌唱故鄉人們艱苦奮鬥、樸實善良、獨特自然之美的民歌,在我幼小的心田種下了藝術之根。這種藝術之根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茁壯成長,最終綻放為繪畫之花。”

在草原民歌的乳汁哺育下,要蘇圖漸漸地突發奇想:若是有一天,將這種甜美的聲音用筆畫出來,該有多好啊!於是13歲就拿起畫筆開始了小手塗鴉,16歲正式步入油畫領域。

哲學指導繪畫實踐

因為天生酷愛繪畫,2006年,要蘇圖考入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進行美術深造。

度過四年大學生活後,他在呼和浩特定居,並以此為中心,整天背著畫箱走遍內蒙古高原的每個角落,慢慢成長、成熟、懂得珍惜並追求自己喜歡的美術事業。

要蘇圖喜歡自學,夜深人靜時,他常常在燈下默默地閱讀西方藝術理論、蒙古美術史及西方哲學,並將這些知識尤其是西方哲學思想融入血脈,用以指導自己的繪畫實踐。

進入21世紀,人類社會、文化正處於遷變之中,要蘇圖明白了他鄉和故鄉之間,在當今社會和歷史之間必須是有聯繫的,作品應是立體的而不只是一面。所以他理解的美是精神、感受、感情的追求,它們來源於文化的背景,所以藝術的靈魂是作者內心世界的呼喚。

因而,要蘇圖覺得他一定要畫出生活中有血脈的東西,而不是畫出憑空捏造的東西。因此,他通過油畫來描繪草原風景與蒙古曆史。

捕捉生活中的真實

好的繪畫作品應該有兩個基本因素:一要真實,二要有形式感。

這裡的真實是情感的真實,是發自內心的愛,要蘇圖的作品中不乏這種情感的真實。

這裡的真實形式感是繪畫藝術的敘述方式,是藝術家對繪畫藝術的理解認識,是藝術家個性的體現。要蘇圖説,他需要在這方面做深入探索,無論是寫生還是創作,都要思考用什麼敘述方式,能更完整地在畫面上體現自己的真實情感。

在長期職業畫家生涯中,他捕捉生活中的真實與形式感,作品也屢獲殊榮。

2009年,他的作品《春雪》獲第二屆內蒙古寫生展銅獎;2011年5月,作品《蒙古往事——戰》入選紀念中國共産黨建黨90年內蒙古自治區美術交流展;2013年,《重逢》入選首屆中韓美術交流展。同年《鼓舞》《精神的運動》《牽手》等入選遠祖的呼喚——陰山岩畫國際作品展……

(作者:魯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