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塞罕壩進發!半個世紀前,他們大學畢業做出這個選擇

發佈時間:2019-07-01 09:45:25丨來源:新華網丨作者:楊思琪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1962年,響應國家號召,東北林業大學47名大學畢業生一路奔赴塞罕壩,成為塞罕壩建場時唯一一批大學生。呂秉臣正是其中一員,一幹就是24年。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祖國的需要就是我們奮鬥的目標。”26日,在東北林業大學一場畢業季講座上,今年80歲的校友呂秉臣,向學弟學妹講述了半個世紀前自己畢業時的故事。

  蒙冀交界處,有一片茂密林海——塞罕壩。而在20世紀60年代,這裡還是一片荒原,“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地上都是沙,百里不見樹。”1962年,響應國家號召,東北林業大學47名大學畢業生一路奔赴塞罕壩,成為塞罕壩建場時唯一一批大學生。呂秉臣正是其中一員,一幹就是24年。

  那時,呂秉臣不滿23歲,被分配到塞罕壩機械林場。從哈爾濱出發,坐火車、倒汽車、再換大卡車,要兩三天才能到達,加上沙土路上顛簸不堪,呂秉臣和同伴備受折磨。

  呂秉臣回憶説,那時的塞罕壩土地貧瘠,風沙蔽日,沙粒砸在臉上生疼。當地海拔高,一年無霜期只有50多天,最低氣溫達零下43攝氏度,可謂“苦寒之地”。置身荒野,他們住的是馬架、窩棚,吃的是莜面疙瘩和鹹菜,夏天喝河水,冬天喝雪水。

  然而,立志塞罕壩的生態恢復,再苦再累,也擋不住他們前進的腳步。建設初期,造林的樹苗都是從外地調集,但長途運輸會讓樹苗失水,極大影響成活率。他們既做技術員,又當研究員,一邊篩選種子,一邊摸索樹木成活的方法。

  今年84歲的李濱説,育苗是最辛苦的工作之一,幾乎都是由他們這群畢業生擔任。為了育苗成功,要選好開春播種時機,並不間斷地觀測氣象、看護幼苗,任何一個環節失誤,都可能前功盡棄。因此,沒有一個人能在春播前夕睡一晚整覺。經過反覆實踐,他們終於發明出可以讓樹苗抵禦惡劣氣候的方法——“全光育苗法”。

  “苗木失了水,栽上也見鬼”“苗根像魚嘴,不能離了水”……為了教當地老百姓科學育苗,他們琢磨出這些朗朗上口的順口溜,一下子就讓老百姓記住了育苗的關鍵——定期給樹苗澆水。

  每年4月是松毛蟲上樹的季節,經常能聽到蟲子啃食樹葉的嘎吱嘎吱聲。劉濱説,此時要密切觀察蟲害發生地點、面積、蟲口密度等,一旦形成蟲災,立即撲滅。後來,他們又嘗試利用病毒控制害蟲數量,通過生物手段防治蟲害,達到生態平衡。

  其實,比起惡劣的自然條件,更難熬的是久居深山,與家人溝通不便。女兒五歲那年,呂秉臣把女兒送回了吉林老家。結果一次女兒得了肺炎,由於沒有長途電話,經過6個交換臺他才得知資訊,差點延誤救治時機。“很多時候家裏有急事,往往都是拖了幾天才能聯繫上。”呂秉臣説。

  有時為了解乏,他們常常“苦中作樂”。就地取材敲洗臉盆、玩划拳、打一瓶散裝白酒,一人半碗分著喝……在老鄉眼裏,這群“學生娃”技術過硬,臟活累活也都搶著上,著實可愛。老鄉們看在眼裏、疼在心裏,時常給他們送點山貨和自製的粉條……

  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塞罕壩已是蒼翠連綿,松濤陣陣,“出門俱是看花人”。

  “在我心中,塞罕壩不僅是個綠色地標,更是一座精神豐碑。”講座結束,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大二學生端木澤雨深受觸動。(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