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興安盟3088名生態護林員護綠又增收

發佈時間:2019-06-28 08:50:14丨來源:內蒙古日報丨作者:胡日查 高敏娜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如今,突泉縣已經實現9個鄉鎮、188個行政村生態護林員全覆蓋,這些護林員看護面積平均都在1000畝以上,他們不僅守護著全縣200多萬畝林地,而且在增綠護綠過程中實現了增收。

迎著晨光,內蒙古突泉縣六戶鎮和勝村貧困戶龐金龍穿上生態護林員的紫色馬甲,騎上摩托車,朝著和勝村周圍的林地駛去,開始了一天的巡護工作。

隨著氣溫日漸升高,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也進入了關鍵時期。今年,龐金龍看護的490多畝果樹即將進入盛果期,這讓他倍感責任重大。“前幾天噴灑藥物工作已經完成,眼下一天至少要騎摩托溜達一圈,我得看好這片果樹,讓這些蘋果、沙果和山杏健康長大。”

突泉縣現有林地總面積308.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8.95%。為了保護好多年來的林業發展成果,使突泉的山更青、林更密,突泉縣結合生態護林員項目,自2016年起用3年時間選聘生態護林員879人。和勝村貧困戶龐金龍多年來一直義務護綠,經過嚴格招選和業務培訓,他成為村裏第一批生態護林員。

“有了生態護林員的工作,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完成管護任務,每年能享受國家護林補助1萬元。”龐金龍介紹説,家裏土地少,過去只能靠他外出打工維持生活,然而他腰部受傷後整整2年癱瘓在床,讓這個原本殷實的家庭一下子走向了困境。

如今,生態護林員這份工作讓家裏開始有了起色,靠著每年一萬元收入,去年龐金龍買了8隻羊,開始發展養殖業。説起這個崗位帶來的改變,龐金龍喜笑顏開:“現在每年收入能達到2萬多元,脫貧不成問題,最讓我自豪的是村子裏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

對於生態護林員選聘上崗後帶來的脫貧護綠作用,和勝村黨總支部書記王志坤最有發言權:“有了護林員真是不一樣,這幾年村裏栽樹成活率能達到90%以上,這和村裏8位生態護林員的精心管護分不開,生態效果顯現了,村裏的林果産業正在逐步壯大,到了盛果期,10萬棵果樹每棵都能産出170多斤果。”

巡護道路崎嶇難走,日常的護林巡邏工作少則幾公里,多則十幾公里,都是靠著小摩托車來完成。幾年來,龐金龍和村子裏其他7位護林員,走遍了周邊的每一座山頭、每一道溝。

突泉縣林業和草原局林業工作站站長張艷青説,病蟲害監測,樹木日常管護,阻止亂砍濫伐、亂採濫挖……護林員日常工作多而繁雜,特別是每年春季防火期,更是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加強巡邏警戒,嚴防火災事故發生。“這些生態護林員都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們十分敬業,出勤每月都不少於20天,清明前後的重點防火期更是出滿勤,從今年開始,他們的職責更重,不僅要巡護林地資源,還多了草原巡護這一項。”

如今,突泉縣已經實現9個鄉鎮、188個行政村生態護林員全覆蓋,這些護林員看護面積平均都在1000畝以上,他們不僅守護著全縣200多萬畝林地,而且在增綠護綠過程中實現了增收。

“今年我們要繼續發展生態扶貧産業,續聘生態護林員879名,同時還要爭取壯大隊伍,把每人平均看護面積降低到800畝,讓更多貧困戶實現山上就業、家門口脫貧。”張艷青説。

將生態建設與精準扶貧相結合,在植綠護綠過程中迸發綠色力量,托起增收希望。自2016年底開始落實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至今,興安盟建檔立卡生態護林員人數達到3088人,他們每日穿梭于林區,守護著300余萬畝森林的生態安全,捧上了生態“金飯碗”,走上了綠色脫貧路。(原標題:興安盟3088名生態護林員護綠又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