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退休的布達拉宮“齊默拉”——記“西藏工匠”平措

發佈時間:2019-06-26 09:02:00丨來源:新華社丨作者:王京雪 強曉玲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平措算得上在布達拉宮工作最久的人,也算得上最早專屬布達拉宮的工匠。布達拉宮的人們都喊他“齊默拉”,“齊默”是藏語“工匠”的意思,“拉”是藏語中的敬詞。

    要找到平措可不容易。每天一大早,這位83歲的老工匠就已經離開家門,依順時針方向圍著布達拉宮轉經。

    “他到處走,一會兒在這,一會兒在那,東門西門南門都會經過,都要去聊聊天、吹吹牛。和一般老人不一樣,他特別活潑,像小夥子一樣愛開玩笑,所有人見了他都要逗他幾句,他聽了都要給他們返兩句。”布達拉宮管理處的維修科副科長扎西平措(下簡稱“扎平”)説。

    扎平一早就為採訪的事給平措打了好幾個電話,怎麼都打不通,直到中午才終於等到平措的回電,“我説你連領導的電話都不接,膽子也太大啦,他説我剛才在政府開會呢,沒時間也不方便接電話——其實他是開玩笑,也讓人生不起氣來。”

    扎平這麼説的時候,平措坐在一旁瞇眼笑,氈帽下,黝黑面龐上的白色鬍鬚翹出頑皮的弧度。

    人人都愛平措

    平措算得上在布達拉宮工作最久的人,也算得上最早專屬布達拉宮的工匠。布達拉宮的人們都喊他“齊默拉”,“齊默”是藏語“工匠”的意思,“拉”是藏語中的敬詞。

    “在布達拉宮,我沒見過誰跟他處不好,在這裡工作的400多人,沒人不認識他,人人都喜歡他。”扎平説。

    平措是石匠,年輕的時候,他在西藏建築隊工作,因為一門好手藝又去了西藏古建築公司。1980年,44歲的平措被派到布達拉宮幫忙做建築修護,布達拉宮的老領導看上他的手藝跟人品,對他一再挽留,從留1個月到留3個月,一留再留,最後把平措徹底留在了布達拉宮。自此,他再沒離開這座雄偉而美麗的宮堡,在這裡一直工作到72歲才退休。

    平措退休時的身份是“布達拉宮管理處維修科工人”。想一想,他這輩子好像並沒有多了不起,沒出過多大名,沒當過多大官,也沒去過多少地方,只是在39年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守著布達拉宮,一邊吹著牛、開著玩笑,一邊快樂地為這座距今1300年、海拔3700多米的藏式古建築群做保護性修復工作。

    聽扎平説,平措剛到布達拉宮時,這裡還沒有專門負責建築維修的部門,也沒設立24小時巡視檢查建築狀況的制度,“那時人手很少,他就到外面招合適的工匠,慢慢形成了布達拉宮最早的維修隊伍,24小時全天候守護布達拉宮的做法就是從他們開始的。”

    平措在一旁補充,説他有自己的招人要求,第一看人品作風,畢竟布達拉宮是座珍貴的古建,第二必須能幹。

    “他那時做維修組組長,看見組裏比較懶、活幹得不好的小夥子會過去在人屁股上踢一腳。”扎平説,“別看他性格這麼活潑,一到工作的時候就特別嚴格、特別認真。”

    認真工作、快樂生活,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平措參與了布達拉宮兩次大規模修繕,兩次都堪稱中國文物古建保護史上史無前例的工程。他給布達拉宮帶出了幾十個專業匠人,許多都是今天布達拉宮維修團隊中的骨幹。

    2018年底,西藏自治區總工會在西藏全區選出了7名“西藏工匠”,其中就有平措。在給他的宣傳視頻中,有這樣的介紹詞:“為搶救布達拉宮這一世界文化遺産,他團結帶領布達拉宮文化保護工作團隊,先後清理白宮、紅宮、平措堆朗等處地壟垃圾490卡車,歷時5年,先後完成地壟加固、壟墻砌築、部分建築女兒墻塌陷修復等重大項目。地基開裂,墻體脫落,打阿嘎土和墻壁粉刷,只要經過平措師傅的手,就絕對能平平整整、踏踏實實。”

    不退休的布達拉宮守護人

    自72歲從工作崗位上退休下來,至今已過去10年,平措的生活卻始終圍繞著布達拉宮。他依然住在布達拉宮腳下,依然每天都要圍著布達拉宮走走看看,雖然已不再能靈活輕快地爬上布達拉宮的高層建築,但在力所能及的高度,他依然習慣性地每天檢視著這座宮堡的邊邊角角,為維修科的老同事們提供建議和現場指導。

    “他經常來看我們工作,上周有一處椽子木發現蛀蟲要做處理時,他也來看我們怎麼做,做得對不對,不對的地方他會説,還會跟我們講怎麼做更好。之前布達拉宮東門墻體出現裂縫,很難處理,我們也去請教他。”扎平説,“過去布達拉宮的大小維修他都有參與,哪修了什麼,墻體內部什麼樣他最了解。”

    扎平到布達拉宮維修科工作時,平措其實已經退休好幾年了,但他總能在布達拉宮裏看見平措的身影,尤其到了布達拉宮每年年底的“粉刷季”——整座宮殿要按白宮、紅宮和黃宮的順序依次進行全麵粉刷,這個傳統已持續了三四百年,在保持布宮原貌的同時保護著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宮殿減少暴雨和冰雪的侵蝕。

    由於布達拉宮所處位置、建築結構和古建承受力等特殊條件,粉刷的工作至今不用機械,一直依靠工匠們腰係長繩、手持漆桶,懸于半空噴灑塗料。

    每年粉刷布達拉宮的日子,平措都會從早到晚待在施工現場,他家裏那個擴音喇叭這時派上了用場,他會仰頭檢視高空作業中的工匠們的舉動,對著喇叭指揮他們把塗料噴灑得均勻又平整。“每年到粉刷主體建築的時候,他天天來指導,這裡不行,那裏不行,他在底下到處看。”扎平説。

    扎平覺得,要説平措對於布達拉宮的貢獻不僅要看他參與的那些大型工程,還要看他幾十年來每天對布達拉宮的關注與守護,看他日常做過的不計其數的小修小補,“大的險情都是從細節問題裏來的,就像是病,小病不治,絕對會得大病。”

    如今的布達拉宮維修科已經有一支60多人的維修隊伍,他們繼承了平措等人24小時守護布達拉宮的傳統,每天都進行著對布宮的保護與維修。“比如地面開了裂縫,必須第一時間派人去修,墻體探出石頭,也要第一時間派人去修。如果下暴雨,60多人要馬上去檢查建築,去看每一個出水口和角落是否正常。冬天下雪,屋頂上的雪必須趕快鏟掉,因為雪水白天融化、晚上凍結會造成布達拉宮屋頂所用阿嘎土的開裂……”

    從平措等第一代布達拉宮工匠,到今天的扎平和他的同事們,一代接一代,不曾中斷地守護著布達拉宮,使它承載無數人的踏訪,歷經千年依然巍峨動人。

    “不過我們這一代使用的現代化科技手段比他們可多多了,比如給木構建噴藥防蟲,通過結構監測計算建築的承重率對遊客進行限流等等。”扎平説。

    “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能粗心大意,哪怕是一個出水口也要檢查好,雨季開始了,你要派人多去看一下。”平措在一旁囑咐。

    從未離開也從未想過離開布達拉宮

    平措住在布達拉宮腳下,布達拉宮就是他的家,布達拉宮的工作人員就是他的家人。

    他一直沒結婚,有點不好意思地説:“那時候只想著維修布達拉宮嘛,其他的沒想過,幹著幹著時間就耽誤了,年齡也上去了。”

    現在,平措年紀大了,維修科的姑娘們每年過年前都會到他家裏幫他擦擦窗戶,洗洗被套。科裏夏天組織去河邊,大家也都會想著他。他的老電視機去年燒了,科裏給他買了臺新的。

    平措60來歲的時候,單位送他去療養,那是他第一次離開拉薩,他去了敦煌,感受是:“暈,沙子大,心裏不踏實。”

    如今,83歲的平措每天的活動範圍也幾乎就在布達拉宮週遭,“我一直在布達拉宮工作,在布達拉宮吃飯,在布達拉宮住,心裏從沒想過要離開,現在年齡大了,也不想去更遠的地方,就想一直都在布達拉宮。時間不那麼多了,要珍惜。”

    一生守護布達拉宮,他説自己像不想離開家鄉一樣不想離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