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貧困縣的帽子摘掉了,但依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貧困人口,如何啃下脫貧攻堅道路上最難啃的硬骨頭、徹底拔出窮根?年初以來,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按照“摘帽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的要求,持續精準發力,著力鞏固脫貧成果,確保脫貧不返貧,為逐步致富和鄉村振興打牢基礎、創造條件。
發展産業增底氣。因戶因人施策,培育發展適宜的産業,讓戶戶有收益,增強脫貧的信心和底氣。對有生産經營能力的貧困戶,提供無息貸款2000萬元,支援發展肉羊、肉牛養殖和紅幹椒、藥材、林果、蔬菜種植等特色産業;對有養豬、養牛意願,但無棚舍、無養殖和防疫技術的貧困戶,採取“扶貧資金+企業”託管代養模式,共投入資金8000萬元,與牧原公司、伊賽公司合作,扶持帶動貧困戶1600戶,戶年均收益4500元;對無勞動能力、無産業發展意願的貧困戶,採取“扶貧資金+企業”資産收益模式,投入資金3000萬元與華曙公司合作,扶持帶動貧困戶600戶,戶年均收益4500元。以上政策沒有覆蓋到的貧困戶,採取“貧困戶+金融+企業(合作社)”託管代養模式,貸款6420萬元與惠農農牧業、林輝草業、慧通物流合作,實現貧困戶年均收益4500元。
安置就業增收入。一人就業,全家無憂。為確保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有收入,該縣通過購買公共服務、提供公益類崗位、協調企業用工、鼓勵貧困戶參與農村環境衛生保潔和生態建設等辦法安置就業。年初以來,共提供就業崗位1103個,安置800人,其中勞務輸出安置438人。
政策兜底增信心。加大低保與扶貧政策銜接力度,將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全部納入農村低保。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低保2285戶、4640人,實現了應保盡保。針對因病致貧貧困戶設立大病救助基金,通過縣財政每年列支、社會募捐、銀行利息等持續注入方式,累計募集資金3550萬元,針對新農合、醫療保險、醫療救助、醫療臨時救助等措施扶持後依然難以承擔的貧困家庭,實行大病特殊救助兜底。同時,開展“送醫送藥”“家庭病床”等貼心服務,近5500人足不出戶即可就醫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