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梅看草原|我在草原撿牛糞

發佈時間:2019-06-20 18:49:55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王金梅丨責任編輯:阿藝思

走進錫林浩特希日塔拉草原,體驗“撿牛糞”大賽。

【微視頻】我在草原撿牛糞


我在草原撿牛糞

 週末一早的希日塔拉草原,洋溢著節日的歡慶,

三三兩兩的牧人從四面八法趕來,為了一場隆重的歡聚,

錫林浩特市祭祀額爾敦敖包暨遊牧文化節那達慕,如約在這裡舉行。

 

這裡,有英姿颯爽的男兒賽馬,

也有力量感十足的壯漢摔跤,

而更讓人新奇的——竟然還有撿牛糞大賽?

 

盛裝前來、裝備齊全的牧民阿媽們,

認真地在報名臺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在一場即將開始的撿牛糞大賽中一顯身手。

 

草原上,沒有什麼是無用的,

牧民們代代傳承的生産生活方式,由經驗累積、用智慧凝聚,

他們把大自然的每一點饋贈,用到極致,並妥善歸還。

 

蒙古包裏,牛糞火熬出的一碗奶茶,

喝起來格外醇香,

那是你在大都市高科技的廚房裏永遠炮製不出來的味道。

 

如今,“潔白的氈房”依舊“炊煙升起”

草原上“牧人家裏”也充分享受著現代化生活的便利,

而那些古老遊牧文明的記憶,不僅留在歌聲裏、那達慕的歡慶中,更深藏于每一位草原兒女的舌尖、心上。


大梅,6月15日,

採訪錫林浩特市第十六屆國際遊牧文化節暨額爾敦敖包祭祀那達慕,小記


【相關介紹】

6月15日上午,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錫林浩特分會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中國·錫林浩特第十六屆國際遊牧文化節在錫林浩特市開幕。開幕式後,2019中國馬都大賽馬暨蒙古馬王爭霸賽首場賽、錫林浩特市第十六屆國際遊牧文化節暨額爾敦敖包祭祀那達慕相繼舉行。錫林浩特市作為“2019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分會場,將陸續舉辦為期兩個半月的分會場系列活動。

草原的牛糞的諸多妙用

自古以來,用“呼和阿日嘎拉”焚香的風俗廣泛地存在於遊牧蒙古人中。蒙古人認為,歷經三年的風霜雨雪,集天地之精華、日月之靈氣的“呼和阿日嘎拉”具有做飯、取暖、消毒、殺菌的許多功能,甚至還能製成香。

呼和阿日嘎拉,蒙古語意為草原上的陳年牛糞

在牧區,牛糞是牧民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牛糞儲藏多少某種程度上代表著牧民家庭的富裕程度,蒙古人祖先很早就發現了牛糞的諸多妙用。

牛糞燃燒的煙能殺死300多種微生物病毒,蒙古牧人用牛糞煙熏肉以防變質,這一傳統一直保留到今天。對於極度勞累而病倒的人和畜,蒙古人採取的傳統治療方法是,擊碎用牛糞煙熏過的牛髓骨,煮在濃茶中,再用其蒸氣熏,患者內外能量被激發,身心很快得到康復。據了解,蒙古人患過敏性疾病的在世界上比例最低,這可能與蒙古人從小在牛糞煙中熏陶成長有緊密的聯繫。


草原牛糞不是廢物而是“寶貝”

日本科學家研究牛糞煙,發現了其中含有各種病菌的殺手。然而,並不是所有地區的牛糞都有這個功能,只有蒙古牧民經常用背簍撿的那些蒙古牛糞才具有神奇的功能。

錫林郭勒草原牧民鋼朝魯夫婦用草原牛糞製成的“鼻舒香”成為“網紅産品”

牛糞甚至還能製成香。草原上的牛糞經過3年風乾,褪去動物體味,只留下青青草香,再經過炮製、清洗、蒸、發酵等十六道工序後製作出沁香撲鼻的薰香。家住內蒙古錫林浩特的鋼朝魯以及妻子奧格友,把這種用神奇的“草原味道”賣到了全國各地,其中一款鼻舒香通過蒙醫熏法可以緩解過敏性鼻炎,通竅殺菌,一度成為“網紅”香品。他們的牛糞香文化體驗店在當地頗有名氣,被錫林浩特市收入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鋼朝魯夫婦也被評為呼和阿日嘎拉蒙古香製作傳承人。

草原牛糞製成的香

草原上的牛糞之所以芬芳,原因就在於,流動的牛群可以吃到最好的草,200多種藥用植物是他們的日常食物,包括:豆科、禾本科、菊科、百合科、灌木等多科牧草,這麼多的中草藥經過牛食用後合成的牛糞是香的,甚至具備天然良藥的很多屬性。

草原特色文創産品:牛糞香配套的蒙古包香薰爐

縷縷牛糞煙升起的牧民蒙古包是聖潔的。古老的草原大地,不起眼的牛糞也在遊牧生活中貢獻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它是牧民的生活、記憶,也體現著遊牧民族對天地自然的敬畏和珍惜。

我在草原撿牛糞:







【大梅看草原】

熱愛草原,走進草原。

大梅——王金梅,來自科爾沁草原(內蒙古科左中旗),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中國網草原頻道主編、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委員,連續10餘年參與全國兩會上會報道工作,采寫報道百餘位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多次參與國家民委、全國政協民宗委對民族地區的考察調研,通過新聞報道、委員提案等各種形式,多年持續關注草原生態保護、草原文化傳播,經常行走在草原牧區,分享草原大地上草原兒女的草原故事。

作為新聞人,大梅的大部分工作與草原相關,她樂在其中、樂此不疲。她對草原的愛,不僅體現在新聞報道中,也洋溢在生活裏。她用手中的筆寫草原,也用“眼睛”看草原。她的鏡頭裏,總是流淌著對草原大地的默默溫情。大梅説:草原的美,本是一種安安靜靜,也是一種感天動地。

《中國綠色時報》·林草新聞聯合中國網草原頻道推出“大梅看草原”系列微視頻,帶大家走進草原、關注草原。

(文字/視頻攝製: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