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防治土地荒漠化取得的成績舉世矚目。荒漠化土地面積由上世紀末年均擴展1.04萬平方公里轉變為目前的年均縮減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積由上世紀末年均擴展3436平方公里轉變為目前的年均縮減1980平方公里,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為推動防沙治沙事業不斷發展,中國防沙治沙人從未停止努力,探索技術,創新模式,分享經驗,直面問題,匯聚起更強大的力量推進防沙治沙取得更大的成績。
6月17日,第25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紀念大會暨荒漠化防治國際研討會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召開。大會主題為“人才、科技、綠色、共用”,設立了6個分論壇,圍繞創新技術、監測預警、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産業發展等方面開展研討與交流。
(攝影:敖東)
用新技術推進沙區生態修復
第一分論壇圍繞防沙治沙的新模式、新技術展開交流和分享。
億利綠土地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王林和介紹了庫布其生態模式建設。
億利資源集團堅持30多年治理庫布其沙漠,形成了以沙漠資源為依託、以技術創新為支撐、以科技帶動企業發展、産業帶動規模治沙、生態帶動民生改善的創新實踐和成功範例。億利研發的二代無人機,能實現精準播種並自主飛行,在庫布其沙漠實施無人機飛播造林試驗2000畝。目前,億利吸納100項全球化治沙改土新技術進行展示、宣傳、應用,並納入大數據平臺。
哪些植物能夠在高寒地區的沙地生存?中國林科院新技術所黨委書記賈志清團隊研究了海拔2800米以上的青海高寒沙區如何恢復植被。針對高寒沙地獨特的環境條件,通過工程與植物固沙、無灌溉造林等技術,試驗區造林成活率平均提高了12.3%,植被覆蓋度平均提高了36.7%。選育的青海雲杉等8種抗寒植物材料在青藏高原高寒區生存上限達到海拔4600米。篩選出適合高寒沙區的優化防護林類型,提出了高寒沙區防護林最佳造林密度。
今年是甘肅省治沙研究所成立60週年,所長徐先英分享了甘肅治沙60年的成果。
甘肅以“外治風沙、內建綠洲”為指導,通過實施“障壓、灌固、帶擋、網護”,形成綠洲防護體系;發展“節水、保土、採光、肥地”的綠洲邊緣高效農業系統;建立區域“農業系統”綜合防沙治沙模式。這是甘肅治沙的驕傲,曾獲甘肅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錄入《甘肅大辭典》。
對於草原生態的保護與修復,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白永飛認為,應科學配置草地的生産和生態功能,加大基本草牧場和人工草地建設,提升其生産功能;對大面積退化、沙化草地進行保護和修復;堅持春季休牧、打草場輪刈制度,恢復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穩定性。
建立天空地一體化的草原生態監測技術體系,構建草原生態和草牧業大數據智慧平臺,為動態草-畜平衡、草-畜合理佈局、科學飼養等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完善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長效機制,建立生態保護成效監測、檢查和監理機制。
完善荒漠化監測預警
風沙災害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科學監測與預警?遙感等高新技術手段的應用對於科學防止沙害和荒漠化有怎樣的作用?第二分論壇探討了風沙災害的形成原因,交流了如何完善監測預警系統。
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教授丁國棟認為,我國治沙技術相對成熟,成效十分顯著。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使沙區人口減少,勞力費用增加,防沙治沙迫切需要機械化和智慧化。
沙塵暴呈現明顯的年際、季節、月份及日變化特徵。遙感大數據極大地增強了各行各業的監測應急能力,在沙塵暴監測應急中也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副處長劉旭升認為,應構建“天網”“地網”“人網”三網合一的天地同步監測體系;採用大數據手段實現分散數據的整合,提升沙塵暴監測應急工作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構建數字化、智慧化、可視化的平臺,研發數字化沙塵暴應急預案,實現沙塵暴應急管理的智慧化,打造智慧林業展示窗口。
中國土地荒漠化與沙化監測是荒漠化防治的基礎工作,自1994年以來,國家林業局每5年進行一次清查。中國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對地觀測實驗室主任馮益明介紹説,我國沙化土地主要在西北部,在南方河湖兩岸以及濱海也存在零星沙地。由於沙地區域差異大,基於遙感進行沙化土地提取,難點在於難以精確提取沙化土地邊界。為此,採用中科院寒旱所2000年基於TM影像目視解譯得到的全國沙化土地結果為基礎,相應年份遙感影像與2000年沙化土地邊界進行疊加,對沙化土地邊界進行修邊更新,得到相應年份沙化土地邊界。
與會專家還分析了寧蒙河段入黃風沙過程的監測結果、內蒙古中北部沙漠化及其成因分析。專家認為荒漠化和沙化應該有更精準的監測與預警。
建立“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制
“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制于2017年《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期間啟動,由20多個國家及歐盟、國際組織等聯合發起。第三分論壇圍繞落實“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制展開交流,推動多邊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務實合作。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徐新文介紹,新疆生態所將荒漠化的先進技術與模式帶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在東亞蒙古國,建立了沙障固沙攔雪技術示範區、封育恢復技術示範區。
在哈薩克,查明生態屏障建設障礙因子,建成造林植物引種篩選基地。突破困難立地造林關鍵技術難題,提出困難立地造林技術方案。構建林帶優化模式,建成20公頃生態屏障示範基地。
毛里塔尼亞2/3的國土面積被沙漠所覆蓋,被稱為“沙漠共和國”。新疆生態所查明瞭毛里塔尼亞5個不同時期荒漠化發展過程,預測了未來10年荒漠化發展趨勢,篩選7種當地荒漠植物,形成喬灌結合的荒漠化防治適宜物種。科學制定了“縮小大方格、降低風蝕量、提高成活率”的流沙治理方案。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荒漠化治理需求明顯,但限于其自身發展限制,普遍沒有能力獨自開展土地荒漠化治理。美麗國土生態環境工程技術研究院總經理李雲飛提出“建設美麗沙漠綜合體”。李雲飛認為,按照“産業治沙”的總體思路,讓生態建設與沙産業發展緊密結合。使用系統思想、整體觀念、科技成果、産業鏈條、市場運作、文化對接來經營管理沙漠資源,實現沙漠增綠、農牧民增收、企業增效的良性迴圈的新型産業,最終構建“美麗沙漠綜合體”。
來自哈薩克、烏茲別克、蒙古國的專家們,就荒漠化防治和生態修復案例展開探討交流,期待為荒漠化防治給出創新方案。
培養治沙人才發揮婦女青年作用
“培養人才是促進防沙治沙事業的一項重要工作。”陜西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助理趙國平在第四分論壇上説:“防沙治沙是長期而艱苦的事業,更需要懂技術、肯吃苦、有情懷的青年力量。”
第四分論壇圍繞人才培養、青年及婦女在防沙治沙事業中的作用展開討論與分享。
內蒙古農業大學被稱為中國防沙治沙的“黃埔軍校”,1960年建立了我國第一個沙漠治理專業,2016年成立了我國第一個沙漠治理學院。內蒙古農大沙漠治理學院常務副院長左合君説,經過60年的建設發展,學院已形成具有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後完整的人才培養層次,為國家培養了近4500名各級各類優秀人才,成為“三北”地區乃至全國防沙治沙和林業生態建設領域的教學科研管理骨幹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和推動者。內蒙古防沙治沙人才培養在荒漠化防治、沙區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沙産業開發、礦區生態恢復領域形成特色和優勢。
婦女在生態建設中的作用往往被忽視。蘭州南北兩山綠化指揮部副總指揮張麗霞認為,無論在我國還是在世界,婦女都應該成為荒漠化地區防沙治沙的重要力量,應充分發揮婦女在荒漠化防治中的作用。一是參與基礎勞動,助力荒漠化治理。陜西省靖邊縣牛玉琴,數十年治理沙漠11萬畝。二是參與技術研究,推動荒漠化治理。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原副校長鄭曉靜,致力於研究風沙力學,規範了治沙草方格的標準和佈局。三是參與産業發展,支援荒漠化治理。甘肅民勤村民崔愛萍,帶領村民栽好“一片林”,治住“一片沙”,發展梭梭接種肉蓯蓉,培育致富産業。四是參與決策管理,引領荒漠化治理。甘肅省原副省長劉恕是中國沙漠及沙漠化領域研究的學術帶頭人之一,被聘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沙漠化分部高級顧問,推動全球防治荒漠化治理。
用好荒漠資源發展沙區産業
我國現有沙産業包括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能源開發産業和沙區景觀旅遊業。如何在現有的沙産業基礎上繼續探索,開拓沙産業發展的新渠道、新思路,打破發展瓶頸,促進沙區人民增收,成為第五分論壇主要討論的話題。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副處長劉勇以甘肅為例,詳細介紹了甘肅河西走廊地區正在快速發展的飼料等草産業,甘草等中藥産業,馬鈴薯産業,棉花産業,肉羊、奶牛、瘦肉豬等畜産業為主的沙産業經濟帶。經過發展,河西走廊已逐漸從商品糧基地轉變成重要的蔬菜生産基地。此外,河西走廊地區的風力發電已成為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中技術最成熟、最具規模開發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值得全國推廣。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盧琦博士以“治沙是個大産業”詳細介紹了國外沙産業發展狀況,為我國沙産業發展提供了更多學習的範例。他以以色列的設施農業及節水灌溉技術、美國集約化利用土地、阿聯酋的綠地再造工程為例,闡述了不同國家因地制宜的治沙理念。同時,以蘇聯的引水工程、非洲薩赫勒帶的“打井援助計劃”為負面案例,警醒我國不能重蹈覆轍。
“發展文冠果産業是近年來我國沙區的一項行之有效的沙産業模式。”國家林草局文冠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烏志顏介紹説,文冠果為中國特有物種,俗稱“降龍木”“北方菩提”,國外稱之為“東方神果”。文冠果適應能力強,抗旱、抗凍,耐鹽鹼、耐瘠薄,果實成熟期短(90天左右),病蟲害少,管理省工省力,成為沙區的一項重要經濟作物。目前,我國人工文冠果林面積約300萬畝,種子産量50000噸,審定新品種近40個,國審良種1個,省區級良種6個,建立了良種選育基地6處。
實現治沙與富民雙贏
如何在沙化土地上發展富民産業,發展什麼樣的沙産業,才能使深受荒漠化困擾的我國西部地區成為中國新的戰略能源基地和綠色生態屏障,從而達到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格局?第六分論壇探討了沙産業發展在推動荒漠化防治中的功能作用、措施做法以及成功案例。
1984年,錢學森院士就革命性地提出了“創建農業型的知識密集産業——農業、林業、草業、海業和沙業”的科學設想。他的沙産業理論和“多采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的沙産業技術路線在中國的荒漠化防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雷加強研究員認為,防沙治沙不僅僅是技術性工作,更是幫助區域致富發展的綜合性工作。防沙治沙既要充分考慮和尊重自然和生態演變的規律,更要發揮經濟杠桿在中間的引導作用,把改善生態環境與幫助農牧民脫貧致富結合起來。
沙棘産業,就是沙産業的核心體現。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沙棘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尚義在報告中説,沙棘以其根系發達、根瘤固氮、耐乾旱、耐溫差、耐瘠薄、耐鹽鹼、耐風沙、成林快等特點,非常適宜在沙區種植。沙棘富含400余種生物活性物質,近年來我國的沙棘食品業飛速發展,已經開發出了幾百種沙棘産品,産值數億元,深受企業和西部沙化地區的農牧民青睞。另有研究表明,沙棘具有很強的水土保持、防風固沙作用,被中國政府列為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和西部荒漠化的先鋒樹種。因此,沙棘産業化開發對荒漠化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發展沙棘産業,能夠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此外,其他報告人分別從利用沙地風光清潔能源培育微藻發展沙産業、生態工程建設防治土地荒漠化、荒漠化土地適生樹種果實加工利用造福人類、培育防沙治沙産業體系、發展沙産業、增強荒漠化防治的可持續性等角度,分享了沙産業發展在推動荒漠化防治中的成功經驗,揭示了依靠科技,充分利用陽光、土地等自然資源,採取生物、工程等措施,延伸産業鏈、對接市場、創造財富、造福百姓的荒漠化防治理念。
(原標題:人才 科技 綠色 共用:第25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紀念大會暨荒漠化防治國際研討會,文:遲誠 孫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