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恢復與精準扶貧結合:通遼科左後旗環境美農戶富

發佈時間:2019-06-19 10:12:11丨來源:內蒙古日報丨作者: 張慧玲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春梅一家人收入的變化,得益於2014年通遼市實施的“生態修復促扶貧”雙千萬畝生態修復工程。面對生態造林缺少資金,缺少人工和造林成活率不高的實際,科左後旗把生態恢復和精準扶貧工作相結合,以土地流轉的形式流轉了項目區農民的沙化土地,再讓農牧民以務工的形式在自家沙地上植樹造林。


6月的一天,記者在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後旗努古斯臺鎮努古斯臺嘎查見到了正在林地裏澆水的牧民春梅。這個季節,她在林地裏打工,栽樹、澆水、剪枝等等,每天能拿到100元的收入。雖然每年造林季的時間有限,一年下來,春梅和丈夫在植樹和護林上的收入也能達到2萬元。

春梅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她家有580畝地,由於沙化嚴重,其中的520畝都不能耕種。2014年,科爾沁沙地綜合治理工程啟動,春梅將沙化嚴重的土地全部流轉給國有林場,拿到5萬元流轉費後購買了4頭基礎母牛發展養殖業。

“我們這裡是黃牛之鄉。養牛每年能收入2萬元,種地能收入2萬元,加上在林地打工的錢,現在全家年收入有6萬多元。”春梅説。

春梅一家人收入的變化,得益於2014年通遼市實施的“生態修復促扶貧”雙千萬畝生態修復工程。面對生態造林缺少資金,缺少人工和造林成活率不高的實際,科左後旗把生態恢復和精準扶貧工作相結合,以土地流轉的形式流轉了項目區農民的沙化土地,再讓農牧民以務工的形式在自家沙地上植樹造林。為了解決樹苗外運費用高等問題,旗裏以造林補貼的形式,選用當地一批有勞動能力的農牧民成為以育代造示範戶,承擔起育苗工作。

為了解決造林成活率不高問題,該旗從苗源抓起,不再從外地購進苗木,而是讓貧困戶家家育苗,參與生態建設,然後從他們那裏購苗,不僅解決了貧困戶收入問題,還解決了苗木運輸成本高、造林成活率低問題。

2014年,科左後旗通過生態修復促扶貧工作,開展了人工造林、封禁保護、飛播造林種草、退耕還林等工程,引導農牧民轉變經營方式,退牧還草、為養而種。向綠色發展要效益,減輕草原承載壓力,讓生態系統修復與貧困人口增收相結合,實現了綠色可持續發展,貧困農牧民通過參與生態修復工程實現了脫貧增收。

生態修復促扶貧工作的開展,使全旗3萬多農牧民每人平均收入從2387元增長到5553元。目前,88萬公頃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森林面積增加到24萬公頃,沙地治理項目區內糧食單産增幅最高達81%,牧草單産增幅最高達50%。今年5月中旬,在義大利羅馬召開的全球減貧夥伴研會上,科左後旗的生態修復促扶貧案例從全世界提供的110個減貧案例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了首批全球最佳減貧案例。

“生態好了,環境美了,農戶富了,這正是生態修復工程給我們帶來的福祉啊。”春梅感慨地説。(原標題:科左後旗入選首批全球最佳減貧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