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 人富景美:祁連山下生態畫卷徐徐展開

發佈時間:2019-06-17 11:10:37丨來源:青海日報丨作者:聶文虎 尹耀增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眺望黑河,祁連青黛,白雪皚皚。從雪山走來的黑河含遠山之悠長,攜冰雪之靈秀,像慈祥母親,用甘甜的乳汁哺育著各族兒女,世世代代,無怨無悔,護佑和潤澤著祁連山下這片遼闊而厚實的高地。

  青海祁連縣地處黑河、大通河、托勒河三河源頭,成為青海東北部的水塔,年徑總流量23億立方米,國家水利部、黃河中上游水利管理局等科研單位測定的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到56萬千瓦。發源於祁連山南麓八一冰川的黑河,源頭位於海拔4100米的疏勒南山,是中國僅次於塔裏木河的第二大內陸河,全長821公里,流經青海、甘肅,最後注入內蒙古阿拉善盟大沙漠中的東、西居延海。

  一

  初夏時節,記者沿著黑河,走進祁連山,走向祁連深處。艷麗的陽光下,祁連獨特的景致愈加秀麗而璀璨,徜徉其中,讓人流連忘返。“祁連的四季景色總是令人嚮往,真不愧是人間秘境——天境祁連啊!”中國新聞網的記者發出了感嘆。

  東流的黑河與倒淌的八寶河在青甘交接的祁連縣黃藏寺匯合後,經張掖,折向北流,出鶯落峽口,過酒泉金塔,匯入內蒙古阿拉善盟境內的額濟納河,最終注入東居延海(蘇泊淖爾)和西居延海(嘎順淖爾)。波濤洶湧的黑河一路劈山鑿谷,在祁連山區造就了長達450公里的世界第三大峽谷——黑河大峽谷。黑河大峽谷有70多公里的神秘地帶無人穿越,等待著人們去揭開她神秘的面紗……

  黑河潤木滋芳,澤禾育果,兩岸風光秀麗,也造就了下游河西走廊的綠洲文明,被譽為“河西走廊的母親河”。黑河上游——祁連山的冰川消融水成為黑河的主要水源,是滋潤整個下游地區萬物生長的源頭。甘肅省張掖市因得黑河水之利,農業發達,物産豐饒,素有“河西走廊金張掖”的美譽,也正是有了黑河,才使得張掖市以5%的耕地面積産出了佔甘肅省35%的商品糧,獲得了“全國最大最佳雜交玉米種子繁育基地”等殊榮。

  祁連縣堅持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不斷強化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中的責任與擔當,生態環保由“理念”向“行動”轉變。各級各部門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把中央環保督察提出的整改要求作為加強和改進祁連環保工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發展的有利契機,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行動自覺,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積極主動,立行立改,全面接受督察、督辦,全力以赴自查自糾抓整改,攻堅克難抓落實,全面完成中央及青海省環保督察組反饋的26項整改任務,“河、湖長制”得到全面落實。

  二

  順應祁連山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按照“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要求,持續推進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規劃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的有效實施,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0%。

  高標準謀劃實施國土綠化工程,2019年,實施義務植樹25.5公頃,栽植青海雲杉64654株。2018年投資9867萬元實施並完成林業項目22項,完成國土綠化1.18萬公頃,1.47萬公頃重點濕地、5.18萬公頃天然林和15.66萬公頃公益林得到有效管護。建成生産總面積54.4公頃的育苗基地11處,培育優良鄉土樹種苗木百萬株。全面完成8個管護站的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管護員守護工作實現全覆蓋。穩步推進投資1.47億元的河道治理、防洪、水土保持及水系連通綜合治理工程。

  生態效益不斷顯現,植被破壞、草原退化等問題緩解消除。生態項目縱橫推進,黑土灘治理2000公頃,沙化草地治理2000公頃,草原鼠害防治7.3萬公頃,建設人工飼草基地2000公頃。天然草地可食鮮草平均産量達到287千克/畝,草群平均高度達到12釐米,全縣草原覆蓋率達到59.23%。

  如今的祁連山因沒有了人為的擾動,增多了許多動物種群,一些多年難覓蹤影的國家一、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時有出現。生態修復治理區草木蔥蘢,植被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呈現出休養生息的良好景象,全域生態環境品質得到有效改善。

  祁連縣黑河源頭流域生態建設保護站站長葉金俄日説:“現在每年我都能在自己的管護區域內,看到不少曾經很少見,或者根本看不到的野生動物。有藏野驢、黃羊、岩羊、黑頸鶴,還有很多都是我以前沒見過的候鳥。”

  三

  得益於先天豐富的旅遊資源和後天生態環境的日益好轉,祁連縣生態旅遊呈現“井噴式”增長態勢,實現了規模和速度雙增長、品質和效益雙提升,進入由旅遊過境地向旅遊目的地轉變、由高速度增長向高品質發展轉變的新階段,被確定為國家全域旅遊發展示範區。

  在風光旖旎、景色秀麗的盛夏季節,先後成功承辦、協辦了2018伊卡洛斯·中國祁連國際飛行節、祁連山草原風情文化旅遊節、第十七屆環湖賽祁連賽段賽事、全國露營大會、首屆祁連麻拉河“玩偶狂歡節”等重大品牌文化體育活動。投資5481萬元的智慧旅遊、旅遊區提升改造、八寶風景區、阿咪東索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順利推進。目前,全縣累計建成各類賓館131家,總床位數超過1.6萬張,直接從事商品經營戶180家,旅遊行業從業人員達到1.18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21%。年接待人次達到本地常住人口的10倍以上,當地農牧民純收入的20%以上來源於旅遊産業的發展,旅遊收入佔地方財政稅收的10%以上。2018年接待遊客230.92萬人次,同比增長15%,旅遊綜合收入達10.03億元,同比增長37%,每人平均消費435元。近三年,祁連縣累計接待遊客449.83萬人次,旅遊收入增加值佔本地GDP比重達到15%。以旅遊為引領的第三産業已經成為推動祁連縣轉型發展中最活躍、最有力的因素。

  祁連縣委書記韓向暉坦言:“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經濟發展方式問題,要實現綠色發展,加快構建生態産業體系是關鍵。有保護,才會有發展,有發展,則有持續推進更好發展的先決條件。作為黑河發源地的祁連縣,就要以自覺擔當,敢做有為的決心和勇氣,用實際行動在祁連山生態建設與保護中書寫祁連人源自於對自然的敬畏、熱愛與執著。”

  眺望黑河,祁連青黛,白雪皚皚。從雪山走來的黑河含遠山之悠長,攜冰雪之靈秀,像慈祥母親,用甘甜的乳汁哺育著各族兒女,世世代代,無怨無悔,護佑和潤澤著祁連山下這片遼闊而厚實的高地。

  祁連人將在建設山清水秀、人富景美的築夢之路上邁出更加鏗鏘有力的前進步伐!(原標題:祁連山下的生態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