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315國道,將路兩邊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世界,路的北邊是塔什薩依村,一條條防風林帶組成的綠色屏障,將村莊圍合在內,村內道路兩邊,綠化帶鬱鬱蔥蔥,房屋錯落有致;路的南面,則是茫茫戈壁灘,幾乎寸草不生。
11年前,塔什薩依村就是在一片戈壁灘上開始了建設步伐。如今的塔什薩依村引進多家農業企業,紅棗種植面積5萬畝,水、電、路、網一應俱全,電視信號、通信網路實現了全覆蓋,一個嶄新、美麗的塔什薩依新農村屹立在昔日的荒灘上。
過去
黃沙遮日,風塵漫天
塔什薩依村成立於2012年,其前身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實驗區。2008年,按照州黨委和州政府提出“綠色留高原,人畜下山來”的發展新思路,由若羌縣南部山區和英蘇牧區逐步搬遷安置243戶823名貧困農牧民,在塔什薩依開發區建設新農村。
若羌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周文輝告訴記者,因為有塔什薩依河流過,塔什薩依村有著得天獨厚的水土光熱資源,是農業綜合開發的好地方。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若羌縣就有開發塔什薩依河流域的願望,但由於財力不足、物力短缺等原因,始終未能進行。進入新世紀,縣委和縣政府再次將塔什薩依開發區的開發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2008年,塔什薩依開發區被巴州確定為四個社會主義新農村開發實驗區之一,由此,正式拉開了塔什薩依新農村開發建設的序幕。
但是,塔什薩依村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東南邊緣,全年幾乎有一半時間是沙塵天,“黑風黃沙”能見度不足5米是常有的事。阿不力孜·買買提是第一批搬遷至塔什薩依村的牧民,他回憶起剛來到塔什薩依的情景時説:“每逢遇到沙塵暴天氣,院子裏的塑膠盆、塑膠桶之類的都會被吹跑。刮完風,家門口堆滿沙子,到鄰居家都走不過去。”
5月26日,塔什薩依村再次颳起沙塵暴,瓦石峽鎮黨委書記孫惠傑帶領記者來到距村莊直線距離3公里左右的一片戈壁灘。一下車,狂風夾雜著沙子撲面而來,眼睛都沒法睜開,一説話就是滿嘴沙子。“10年前的塔什薩依村就是這樣的環境。”孫惠傑告訴記者。相比之下,當天在村裏感受到的沙塵只能用“溫柔”來形容了。
直線距離不過3公里,為何生態環境會有如此巨大的差別?這背後,是塔什薩依的11年植樹造林之路。
現在
林帶縱橫,滿眼綠意
在前期規劃中,若羌縣委和縣政府就將塔什薩依的風沙治理放在重要位置,修路、打井、通電,為植樹造林做好前期準備。建村初期,除了大力動員村民自己植樹造林,縣鄉幹部以及周邊村莊的村民,一起參與到塔什薩依村的防風林帶建設中。村民們剛從山上下來,缺乏植樹經驗,幹部們手把手教他們如何種植、如何養護。
轄區內的農業企業,也在防風林帶的建設中起了大作用。在塔什薩依開發區成立之初,政府就有意識地引進有資金有實力的農業企業,通過建設防風林帶和規模化種植棗樹,達到防風治沙和發展經濟的目的。
在塔什薩依村的北面,有個大風口,地處新疆羌都林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範圍內,這裡是塔什薩依村風沙治理的一個關鍵點。為了塔什薩依村的村民,也為了自身的發展,羌都林牧公司從2009年成立之初,就全身心投入到這條防風林帶的建設中。
但是在這個大風口種樹,哪有那麼容易成活,一場沙塵暴過來,樹被吹得東倒西歪,所有的樹葉都被刮落,加上這裡是漏水漏肥的沙性土地,林木成活難度更大。於是,一邊不停地補種,一邊持續用有機肥料改良土質,經過五六年的努力,一條近50米寬、1公里長的防風林帶終於建成。這個風口被堵上了,塔什薩依村的風沙壓力立即減輕了不少。
經過10年持續植樹造林,目前,羌都林牧已經建成防風林面積4332畝,棗樹面積20886畝,和塔什薩依村轄區內的其他大型農業企業一起,共同為村莊建立起了一道道綠色屏障。從無人機拍攝的畫面可以看到,塔什薩依村周邊,一排排防風林帶縱橫交錯,勾勒出了一塊塊綠色的網格,一眼望去,滿眼綠意。
隨著生態環境的逐步改善,以及各項基礎設施的完善,塔什薩依村村民的生活也如同芝麻開花節節高。
阿不力孜説起這10來年的變化,感慨萬千。“2008年10月,我們32戶家庭剛到塔什薩依村時,村子還很荒涼,房前屋後都是沙子路,連拖拉機都開不動。”他指著路邊的綠化帶説,“現在不一樣了。2009年起,經過縣領導及鄰村村民的幫助,還有全村人的共同努力,我們種下了這麼多樹,現在柏油馬路、路燈、水電氣都有了,村裏的環境也越來越宜居。”
未來
生態引領,鄉村旅遊
已經整村脫貧的塔什薩依村,正謀劃著更為美好的未來。
“你看,這個沙丘的北面是315國道,南面是正在建設的和若高速,都是通往南疆地區的要道,而且這裡是從青海進入新疆後的第一個沙丘,從我們腳下開始,往西就是塔克拉瑪乾大沙漠,地理優勢非常明顯。”5月26日,孫惠傑帶記者來到塔什薩依村南面的一個大沙丘上,看著腳下的村莊,描繪著他心中的藍圖。“國道邊建一個大停車場,旁邊建一些木房子用來住宿,遊客可以在沙丘上騎駱駝,也可以坐下來吃燒烤,體驗沙漠風光。”
而在塔什薩依村內,藥桑一條街、樓蘭百棗巷、桃花谷等一批旅遊示範工程已開工建設,村裏還鼓勵支援5至10戶貧困戶開辦農家樂和小餐館,通過推進鄉村旅遊,發展庭院經濟增收,不斷鞏固脫貧成效。
“若羌縣將大力推進塔什薩依村的鄉村生態旅遊開發。”周文輝告訴記者,“我們準備將3000畝果園打造成為若羌縣特色林果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同時依託塔什薩依村境內的荒漠沙山沙丘風景、天然胡楊林等旅遊資源,扶持塔什薩依村發展休閒農業、民族風情、生態農莊等特色旅遊。”
想必,幾年後的塔什薩依村,又將是另一番美麗景象了吧。(原標題:11年造林治沙 荒灘上建起美麗鄉村——來自若羌縣瓦石峽鎮塔什薩依村的蹲點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