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來,人類就同沙漠不斷地鬥爭。但是從古代的傳説和史書的記載看來,過去人類沒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區反而為沙漠所併吞。”這是著名科學家竺可楨的《向沙漠進軍》裏的原文。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是科爾沁沙地荒漠化較為嚴重的旗縣之一,沙地佔到全旗總面積的62%。多年來,奈曼旗把生態建設作為生命線,不斷向沙漠進軍,走出了一條生態文明與生態效益共贏的發展之路。
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
春暖花開,惠風和暢。走進奈曼旗興隆沼林場,放眼望去,林間草木茁壯成長,野花競相綻放,飛鳥鳴叫嬉戲,雞鴨啄食蟲草,一派生機盎然、多彩秀美的和諧景象。
曾幾何時,這裡卻是另一番景象,一度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瓶頸。
今天的興隆沼林海
奈曼旗興隆沼林場屬於三北防護林體系,東西長48.5公里,南北寬11.5公里,總面積78.95萬畝。提起興隆沼,過去流傳著這樣的民謠“興隆沼,真淒涼,黑風起,白沙揚,吞農田,捲起羊,多災多難窮棒子梁”……這首流傳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民謠,描繪出了興隆沼林場建設前的景象。那時,興隆沼植被盡失,土地全部沙化,到20世紀70年代初,興隆沼已是滿目瘡痍,僅存留4棵樹。生態環境極度惡化,導致了沼內群眾生活貧困。每人平均佔有糧食不足150公斤,每人平均純收入只有80元,成為遠近聞名的“窮棒子梁”。
這一可怕的景象,深深地印在了當地百姓的心中,時至今日,人們仍記憶猶新,甚至談沙色變。
“周邊全是沙坨子,土地也全部被沙化了。”今年52歲的席海學,一直生活在興隆沼,曾經的惡劣條件令他害怕而又無奈,“風沙天氣特別多,而且風沙特別大,春季種地十分困難,剛長出來苗苗就被風沙刮死壓死了。”
群眾栽植黃柳
1972年,伴隨著“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啟動的號角,奈曼旗興隆沼林場應運而生,一曲植樹造林、綠化沙漠的綠色壯歌,就此開始響徹科爾沁沙漠腹地。
一批批建設興隆沼的奈曼人拖家帶口,趕著馬車來了。“颳起沙塵暴,整個天都成黑的了,一刮就是三四天,等風停了,屋裏一層土,屋外幾乎都被沙子掩蓋。”何玉蘭是當時建設興隆沼的響應者,今年已經有80多歲了,他的兒子席海學是母親造林路上的見證人。席海學回憶説,當時自己哭鬧著不願留下來,但是母親卻沒有退卻,帶領著群眾掀起了興隆沼建設的大會戰。“但是,治理的過程並不順利,剛栽下的小樹苗,風沙一刮就沒了。到了1982年大家栽下四五萬畝林地,才存活了2000多棵。”這並沒有嚇退何玉蘭等一行建設者步伐,通過不斷實驗,他們探索出造林要深整地、深開溝、深栽植、深撫育、嚴管護這一條治沙新途徑。
群眾正在栽黃柳
30年多年來,興隆沼的造林人爬沙丘,吃窩頭,住窩棚,頂烈日,鬥風沙,在沙海中埋沙障,植樹苗。而如今,原來的流動半流動沙丘已全部披上綠裝,構建了喬灌草、帶網片有機結合的綜合性防護林體系。縱橫交錯的農防林、牧防林宛如張開的巨網,棋盤式的守護著這一方農田和草牧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持續增長,林業、農業、牧業協調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成為科爾沁沙地上璀璨的明珠。
從“荒山荒溝”到“綠水青山”
奈曼旗地形地貌複雜可以概括為“南山中沙北河川,兩山六沙二平原”,興隆沼林場的變化只是奈曼旗防沙治沙、恢復生態的一個縮影,面對茫茫沙海,沙區人民頂著滾滾沙塵,探索了防沙治沙、保護生態環境的新方法和新途徑。而南部山區的人們也有著相同的理念,並在實踐中也打造了別樣美景。
一直以來,土城子鄉平頂山村的名字與生態建設緊緊相連,位於淺山丘陵的土城子鄉平頂山村一直飽受土壤瘠薄、乾旱缺水的困擾,這個“瓶頸”長期以來制約著當地的農業發展,直到扁杏這一生態兼經濟實用型林果業被當地人認可。
“咱們這種地區一到大旱的年頭,真是幾乎顆粒不收。但是大扁杏産業是爺爺栽上、重孫子都得利,是一勞永逸的事。”種植大扁杏,村黨支部書記杜福明是帶頭人,為改變當地的生存條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杏花香裏盼豐年
為了讓農民走出廣種薄收的老套路,杜福明走村入戶與農民嘮家常,算經濟賬,深入細緻做思想工作。他還給鄉親們訴説了大扁杏的好處:雖然扁杏見效慢,五年後才能拿到收益,但樹苗對土地要求不高,種植技術簡單,耐旱耐寒,是山區致富的“鐵桿莊稼”;而且扁杏渾身是寶,果肉可以做成杏幹、果脯、果醬,杏仁可以做杏仁乳飲品,杏核可以做枕頭。
“一年來個萬八千的,收入挺可觀的,而且收杏時正好是閒季,侍弄別的莊稼也不影響。”村民徐秀春家的扁杏林共有20多畝,每年僅靠賣杏核就能給他家帶來不錯的收益。
與此同時,種植杏林的生態效益也得到了認可。村裏鼓勵引導群眾將皆伐地塊、25度坡以上退耕還林地塊、荒山荒溝荒坡種植扁杏,“讓農田退出來,把綠色種上去”。幾年來,層巒疊嶂的荒山溝變成了風景宜人的扁杏林,大旱帶來的減産減收讓平頂山村民認準了保産增收的扁杏樹才是脫貧致富的“鐵桿莊稼”,不僅帶來了金山銀山,也帶來了綠水青山,一條節水、綠色、高效的特色産業之路正越鋪越寬。
位於哈日幹圖村的珍珠油杏栽植基地
從“防沙治沙”到“沙裏淘金”
沙地綠起來、生態好起來、人民富起來曾是奈曼人民的夢想,如今奈曼人民將夢想變成了現實。
初春季節,奈曼旗大沁他拉鎮興隆莊村果園的果樹上花開四溢、綻放枝頭。張喜紅是興隆莊村的村民,今年50多歲的他,已經種植了20多年的蘋果梨,9畝地的果樹每年都能為他帶來三四萬元的收入。“這種植果樹不僅可以掙到錢,生態也有變化了,花一開景色也好看了,在果園裏待著心情都美了。”他還告訴記者,今年果樹長勢好,花也開得艷,村裏不僅非常鼓勵百姓種果樹,還年年提供技術服務,幫助其增産增量。
經濟林成山區農民致富搖錢樹
“我們村的果一成熟,黑龍江、大連內邊的客商就過來了,每年都能來20多個客商,光商品果就能銷售出1000多噸,好年頭盛果期的時候,一畝地果就能賣四五千塊錢,比種地強。”興隆莊村村書記李向偉介紹説。近年來,興隆莊村圍繞林果産業轉型升級和農牧民興林致富的目標,堅持生態林和經濟林並舉,大力發展特色林果産業。截至目前,該村林果業面積已達到3200畝,每人平均果樹面積1畝以上,僅此一項每人平均增收達1000元以上,林果業已成為當地農民發家致富的主打産業。
在奈曼旗,像興隆莊村一樣投身生態建設、堅持生態效益的村子遍佈全旗。近年來在政府的大力引導下,各地生態意識不斷覺醒,涌現出了八仙筒鎮“雙千畝果園”東明鎮“東塔葡萄園”青龍山鎮“櫻桃基地”等多個生態經濟林。
防沙治沙,靠沙吃沙。奈曼人民把沙漠治理與致富聯繫了起來,把防沙治沙和脫貧致富挂上了鉤,走出了一條“産業發展生態化,生態建設産業化”的路子。
沙地散養雞(攝影:常成)
經過一代代奈曼人的努力,曾經肆虐的沙漠在一步步退卻,一度枯瘦的山溝在一天天豐腴。奈曼人民用長期不懈的拼搏奮鬥,詮釋了永不止步、永不停歇的綠色精神、綠色追求。如今,生態文明已經成為奈曼人內化於心、外化于行的自覺行動,並呈現出神形兼備、豐盈充實的全域化格局。
(文:軒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