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山四季都很美:逐夢阿爾山旅遊“火起來”

發佈時間:2019-05-31 21:57:46丨來源:中國旅遊報 丨作者:李鳳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位於祖國北疆的內蒙古阿爾山市冰雪始融,大地回春。曾經,這裡也是習總書記走過的“一個點”。

“不怕路遠,哪怕一天只看一個點,也要看到真貧。只有看到中國貧困的真實狀況,我們才能作出正確的決策。”4月中旬,習近平總書記赴重慶考察脫貧攻堅工作,他的這一“金句”再度刷屏。

與此同時,位於祖國北疆的內蒙古阿爾山市冰雪始融,大地回春。曾經,這裡也是習總書記走過的“一個點”。2014年春節前夕,習總書記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前往阿爾山市視察,途中,他發出感嘆:“阿爾山自然風光四季都很美”,特別是那句“阿爾山的旅遊業一定會火起來”讓當地百姓備受鼓舞。

4月18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發佈公告,同意阿爾山等10個國家級貧困旗縣(市)退出貧困旗縣序列。翌日,阿爾山迎接自治區一級對其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的檢查。時隔5年,習總書記牽掛的阿爾山,人民富起來,旅遊“火起來”。

轉型之路 放下鋸子搞旅遊

阿爾山全稱“哈倫·阿爾山”,為蒙古語,漢語意為“溫暖而聖潔的泉水”。上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阿爾山一直是我國重要的木材供應地。隨著國家“天保工程”的開展,阿爾山全面禁伐,如何轉型發展成為懸在當地政府和百姓頭上的“天問”。

幸運的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阿爾山自然風光四季都很美”。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旅遊資源為阿爾山轉型發展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如今提到阿爾山,人們的第一印象早已不是林業,而是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鵑、夏天清澈耀眼的天池、秋天落木蕭蕭的林海、冬天溫暖聖潔的泉水……“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溫泉之鄉”“中國冬季特色旅遊休閒度假勝地”“國家旅遊扶貧試驗區”“‘一帶一路’國際健康旅遊目的地”……一個又一個新標簽,昭示了阿爾山從林業到旅遊業的華麗轉身。

産業轉型的同時,人也在轉變。“放下鋸子當導遊,放下斧頭搞養殖。四方賓客看不夠,致富路上不用愁。”阿爾山市白狼鎮林俗村村口的這幾句標語,是當地百姓通過旅遊脫貧致富的真實寫照。

作為典型的資源枯竭城市,1996年建市的阿爾山2002年便開始扶貧開發工作。2011年7月,阿爾山被納入大興安嶺南麓山區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同年10月被納入國家級重點貧困縣。2013年11月,阿爾山被列入國家旅遊扶貧試驗區。截至2018年8月31日,全市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75戶1398人,自治區級重點貧困村6個、盟級重點貧困村1個。

多年來,阿爾山把發展旅遊産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金鑰匙”。圍繞旅遊扶貧工作,編制了《旅遊産業扶貧行動計劃》《旅遊扶貧調研報告》,積極推行“邊貿+旅遊+扶貧”模式、“旅遊專列+扶貧幫困”模式、“全域旅遊+五小經濟”模式,以發展家庭賓館、農家樂、林家樂為主體,帶動特色種養業、傳統手工業、餐飲服務業、鄉村運輸業等業態發展,充分發揮旅遊業的普惠效應和富民效應。目前,全市共有賓館酒店707家、標準床位2萬餘張;全市6.8萬人中,旅遊直接間接從業人員近4.3萬人。

精準脫貧 梅花鹿、樺樹皮皆寶藏

2018年,阿爾山市確定明水河鎮蛤蟆溝村和西口村、五岔溝鎮牛汾臺村、白狼鎮鹿村和林俗村等5個村為旅遊扶貧示範村,重點通過旅遊産業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今年,又將阿爾山市林俗文化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作為旅遊扶貧優質項目上報內蒙古自治區旅發委。

在旅遊扶貧方面,上述各示範村和示範企業因地制宜,各出奇招。其中,主要脫貧方式包括入股分紅、從事旅遊服務類崗位、政府扶持創業就業、從事採摘業等。

隨著《親愛的客棧》第2季的熱播,白狼鎮鹿園名聲大噪。這裡養殖著120多頭梅花鹿,遊客可以與梅花鹿親密互動,可以入住《親愛的客棧》“明星同款”客房,還可以體驗野炊燒烤、騎馬射箭、馬拉爬犁等林俗旅遊項目。鹿園主人鄭曉林介紹,梅花鹿全身都是寶,是當地百姓的致富希望。“每年,每頭鹿僅銷售鹿茸的收入就達4000多元,鹿心、鹿角、鹿胎膏等鹿産品更是價值不菲。”

走進阿爾山市林俗文化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琳瑯滿目的樺樹皮畫、木製工藝品和土特産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目光。樺樹皮畫非遺傳承人李艷紅正埋頭工作。她説,白樺樹每一層樹皮厚薄不同、顏色各異,正適合做樹皮畫。作為公司的專職員工,她每月收入3000多元。該公司還是政府批准的精準脫貧産業基地。2016年,當地政府整合“三到村三到戶”項目資金85萬元,以“合作社+貧困戶+企業”模式入股公司,並折股分給45戶69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又增加貧困戶13戶23人。分紅之餘,公司還開展樺樹皮畫製作培訓,為想就業的貧困戶提供專業技術指導,目前已開展專業培訓3期,參與培訓的貧困戶達30余人。

近年來,阿爾山市率先探索踐行消費扶貧、邊貿扶貧思路理念,建立了阿爾山市鄉鄉消費扶貧平臺和進口商品免稅店扶貧平臺,通過線上和線下等多元渠道,將本地貧困群眾産出的特色農産品、民族手工藝品和優質進口免稅商品推廣銷售出去。據統計,阿爾山市鄉鄉扶貧體驗店成立以來,已實現銷售額172萬元,與6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購銷協議,與23戶貧困戶簽訂勞務協議,戶均增收1300多元。

多方助力 資金幫扶與智力支援並進

阿爾山的旅遊發展和脫貧攻堅,一方面得益於當地政府和百姓艱苦奮鬥的“內生動力”,另一方面也有賴於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市東城區等對口幫扶單位的“外力支援”。正是這種“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雙向互動,成就了今日的阿爾山。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2013年,原國家旅遊局定點幫扶阿爾山市。幾年來,原國家旅遊局及機構改革後的文化和旅遊部在資金投入、品牌創建、規劃編制、項目建設、市場行銷、智力支援等方面,給予了阿爾山大力扶持和幫助。2013年至2018年,累計幫扶支援阿爾山市1511萬元;支援阿爾山市獲批國家旅遊扶貧試驗區、成功進入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支援阿爾山市編制《阿爾山市旅遊産業扶貧行動計劃(2015-2019)》;支援阿爾山國際養生度假旅遊區項目入選2015年國家旅遊局優選項目庫並獲批27.9億元授信資金……

如果説資金投入、規劃編制只是為阿爾山旅遊扶貧“輸血”,那麼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援則是為阿爾山旅遊發展“造血”。幫扶期間,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副部長李金早等部領導多次到阿爾山市調研和指導工作,深入5A級景區、駐邊部隊和貧困村實地調研,就資金支援、項目實施、非遺文化傳承、自駕營地建設、文創産品開發及餐飲酒店培訓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幫扶意見。

2016年,根據中組部統一安排,原國家旅遊局選派規劃財務司處級幹部張浩到阿爾山市挂職兩年,具體負責旅遊扶貧工作。如今,張浩兩年任期已滿,但仍留在阿爾山為當地全域旅遊發展和旅遊扶貧工作前後奔忙。“阿爾山就是我的第二故鄉,我願意留下來。”他説。

2017年,原國家旅遊局又選派人事司處級幹部李繪新挂職明水河鎮西口村第一書記。記者前往西口村時,李繪新正回京述職。提起這位“第一書記”,村裏的很多貧困戶都能講出一兩個“李書記的故事”。“我們村自然景色很美,距離大峽谷景區很近,老百姓也都淳樸能幹,但是一直比較閉塞,眼界窄。李書記來村裏挂職後,向我們介紹了全域旅遊的理念,帶領大家搞‘慢種慢養’,開發民宿,還幫我們引薦北京建築大學、哈工大等高校的專家來村裏考察,為我們編制了八年規劃,目前大家發展旅遊的熱情很高。”明水河鎮西口社區居民委員會副書記楊吉成告訴記者。

楊吉成所説的“慢種慢養”,指的是京蒙幫扶“慢種慢養”生態農牧業産業扶貧園區共建項目。該項目以“慢種慢養”為品牌理念,集舍飼養殖、特色種植、觀光休閒為一體,旨在打造明水河鎮支柱性産業和長效産業,可直接幫扶貧困戶120余戶。2018年,園區已完成3棟羊舍、1棟牛舍、1座乾草庫及青貯窖基礎和圍墻基礎建設。

説到西口村面臨的主要困難,楊吉成表示,目前最缺的還是宣傳。“我們這裡很好,但是怎樣讓別人知道?”其實,這也是阿爾山旅遊發展的迫切需要。對此,文化和旅遊部提供了大力幫助,幫助該市舉辦了阿爾山冬季旅遊專場推介會,通過中國旅遊報等主流媒體對阿爾山市旅遊資源進行集中宣傳展示,組織了以“加強交流合作,助力旅遊扶貧”為主題的“全國百強旅行社走進興安盟”踩線活動。此外,中國國旅以阿爾山為中心開發出一系列旅遊線路和旅遊産品;中旅總社北京1818街區旅遊專列進入阿爾山,和當地旅遊商品企業就林下産品和旅遊商品進入1818街區超市事宜進行洽談,走出了一條“旅遊專列+結對扶貧”的新路子。

未來可期 全域旅遊方興未艾

阿爾山的潛力在旅遊、希望也在旅遊。自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以來,阿爾山市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阿爾山的旅遊業一定會火起來”為目標導向,高度重視創建工作,在強領導、重創新,求特色、重融合,提品質、重惠民上集中用力、重點突破,全域旅遊格局初步形成。

近年來,阿爾山把全市作為最大的景區、最好的産品、最美的旅遊目的地來規劃建設,不斷完善“一核兩廊三環四大休閒境區”體系架構,實現景區景點和旅遊資源的點線結合、組團分佈。景區建設上,3年來,投入近15億元持續推進六大景區基礎設施以及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地質博物館、自然博物館、遊客集散中心等項目建設,新建A級旅遊廁所38座、旅遊標識標牌924塊;生態停車場、自駕營地、旅遊驛站、觀景平臺等服務體系日益完善;直升機、熱氣球等低空飛行項目正在興辦;昊達莊園、洮源新村、阿爾山雪村等特色民宿産品蓬勃發展。城市建設上,堅持“城區景區化、鎮區特色化、鄉村風情化”的原則,3年來,累計爭取資金40多億元,完成了棚戶區改造、林場址搬遷以及特色村鎮建設;堅持城市“小巧精美”的形象定位和“北歐小城”的風格定位,全面推進城市綠化、亮化、美化及立面改造工程,集中建設一批城市綠道、觀光木棧道、騎行慢道,打造了“溫泉雪街十分鐘精品旅遊圈”,“寓旅于城、景城融合”的旅遊特色更加鮮明。

與此同時,阿爾山不斷完善産品供給,在品質提升上求突破。突出“以小搏大、以精搏廣”的發展理念,大力實施“旅遊+”“+旅遊”戰略,努力培育多元化、高品質的全域旅遊業態群。以“巍巍大興安,夢幻阿爾山”品牌為統領,結合一日遊、多日遊,深度挖掘林俗、火山、軍旅、礦泉、草原、紅色文化等內涵,先後推出了興安人遊阿爾山、科考遊、生態遊、研學遊、攝影遊、《夢幻阿爾山》劇目等特色産品。圍繞“做特一産、做優二産、做強三産”,傾力打造了白狼鎮、牛汾臺、西口等特色鎮村,培育了4家自治區星級鄉村旅遊接待戶,開發了松貝爾現代農業旅遊觀光示範園、白狼採摘園、水知道工業旅遊示範基地、花海樂土、冷水魚養殖、鹿園等鄉村旅遊項目。

“以前,阿爾山市旅遊服務‘鏈條’不全,遊客旅遊完吃頓飯就走。現在通過發展全域旅遊,産業鏈拉長了,提供吃住行遊購娛一條龍服務,遊客在阿爾山的停留時間平均在2.2天。”阿爾山市文化旅遊體育協會會長張天明説。

據統計,阿爾山的旅遊人數從2015年年底的252.19萬增長到2018年年底的431.85萬,年均增長20%;旅遊收入從2015年年底的38.52億元增長到2018年年底的52.73億元,年均增長11%。

“今後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堅持高點起步、高標推進的原則,積極順應全域旅遊發展的大勢和遊客多元化的需求,積極謀劃、主動作為,努力為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阿爾山市文化旅遊體育局局長白峰表示。(原標題:逐夢阿爾山旅遊“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