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國土綠化:從大寫意到工筆畫

發佈時間:2019-05-30 16:05:00丨來源:內蒙古日報丨作者:施佳麗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今年,內蒙古確定營造林任務1290萬畝,其中造林任務890萬畝,森林撫育400萬畝。這意味著,從粗放式的大寫意到精雕式的工筆畫,內蒙古國土綠化行動開始邁上高品質發展新征程。

  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木瓜溝流域的荒山上栽樹,就像往石頭縫裏插針,樹不容易活。以前,“年年栽樹不見樹”並不鮮見。而今,山還是那樣的山,造林成活率卻達到90%以上。

  有著30多年造林經歷的清水河縣城關鎮林工站站長甄紅小説:“不下功夫,不想辦法,別説造林了,成活都難呢。現在,我們採用修魚鱗坑、回填客土、容器種植等方法,硬是讓這石頭山長出了一片林海。”他手指的地方,楊樹、落葉松、樟子松等錯落分佈,煞是好看。

  內蒙古風沙乾旱嚴重,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境內分佈著五大沙漠和五大沙地,佔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總面積的1/5;多年平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總量的1.9%,大興安嶺以外地區單位國土面積水資源佔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水準的1/12。水資源短缺、水土匹配條件差是內蒙古生態保護和建設的主要瓶頸。

  跨越生態命門,需要量水而行。近年來,內蒙古大力推廣抗旱造林系列技術。在造林過程中,大力推廣樹盤覆膜、大苗全株浸泡和針葉樹容器苗造林,並應用生根粉、保水劑、稀土抗旱劑、噴灑抑制蒸騰劑等系列抗旱造林技術;在工程建設上,順應自然規律,挖大坑、栽小苗,冬天聚雪、夏天積雨,堅持適地適樹原則,科學調整樹種結構,實現了從注重造林面積向注重造林品質的轉變。

  在赤峰市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重點區域,記者發現這裡營造的楊樹固沙林並不是密集分佈,而是兩行楊樹並列,株距3米、行距5米,且每兩行楊樹之間,是25米寬的植被修復帶。較窄的林帶與較寬的自然植被、土壤和微生物修復帶相間,這種把人工造林與自然修復力相結合的複合固沙植被模式,稱為“兩行一帶”。這種新的造林模式,改變了原來的傳統做法,被稱為“低覆蓋度治沙”。

  “原來大家習慣以大密度造林方式來治沙,現在是通過低覆蓋度治沙技術,以‘兩行一帶’的方式恢復植被,充分考慮沙區水資源承載力,保證治沙成效。”赤峰市翁牛特旗林草局治沙站站長汪海洋對此深有感觸。

  過去,有的地方經過多年封山育林,遠看鬱鬱蔥蔥,植被茂盛,近看密密麻麻,樹木擠在一起,爭空間,爭養分,誰也長不大。

  “培育森林和培養人才相似,只有精心養育,方能成棟樑之材。變‘放養’為‘圈養’,森林才可能健康生長。我們可以通過透光伐、疏伐、割灌、修枝等撫育措施,有效提高森林品質,發揮森林的多功能效益。”內蒙古林業科學研究院沙漠治理研究所所長閆德仁説。

  既要提速度、擴總量,又要調結構、增效益。今年,內蒙古確定營造林任務1290萬畝,其中造林任務890萬畝,森林撫育400萬畝。這意味著,從粗放式的大寫意到精雕式的工筆畫,內蒙古國土綠化行動開始邁上高品質發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