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退耕還林”20年:荒山·青山·金山銀山

發佈時間:2019-05-29 21:27:22丨來源:寧夏日報丨作者:毛雪皎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20年間,寧夏完成退耕還林工程建設1345萬畝,累計兌現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資金130.27億元,林業生産總值由3.11億元提高到逾200億元。

  時針撥回到20年前。

  那一年,安必寧剛剛走出校門,被分配到寧夏固原市原州區林業系統,正好趕上實行退耕還林政策,他和團隊隨即投身大規模退耕還林國土綠化行動。

  那一年,鹽池縣青山鄉趙記塘村的劉增老人63歲,35歲就在家門口種下第一棵樹的他,聽説種樹有了新政策,便有了新念想。

  一項工程的開端,也像在時間裏埋下一粒種子。

  7年後,安必寧和同事完成55.8萬畝造林成績單,大地的綠意是給他們最生動的回報。

  如今,劉增老人參與了兩輪退耕還林,搬進了新房,見證家園的重生。

  20年間,寧夏完成退耕還林工程建設1345萬畝,累計兌現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資金130.27億元,林業生産總值由3.11億元提高到逾200億元。

  精修“盆景”:因地施策 退還有道

  有人説,寧夏可謂是中國地理景觀的“微縮盆景”——包含高山、平原、高原、沙漠和濕地等,匯集了我國主要的地貌特點。

  2000年4月,自治區人民政府批轉原林業廳《寧夏回族自治區退耕還林草試點示範實施方案》,確定彭陽縣、固原縣、西吉縣、涇源縣、隆德縣為首批退耕還林草試點示範縣。

  在“微縮盆景”中試水退耕還林,需要雕琢的智慧和匠心。20年來,寧夏退耕還林工程因地施策,突出重點,探索出符合本地實際的退耕還林經驗。

  試點開始後,在固原市隆德縣林業站工作的李強看到,工程剛實施,一部分群眾認識模糊,還不太理解,他與同事進村入戶,為群眾對比算賬。工程實施後,他提出改變以往隨意栽植和零敲碎打的造林模式,以小流域為單元,打破地域界限,一道梁、一面坡、一條溝,統一規劃,集中連片治理的工作思路。當年,隆德共完成退耕還林2萬畝。

  寧夏在推進退耕還林建設中,在南部土石山區,以擴大六盤山水源涵養林區為重點, 在黃土丘陵區以治理水土流失為重點,在嚴重風沙區,以沙漠化土地治理為重點,有步驟、有計劃地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同時,注重集中連片、規模治理,全區共建成萬畝以上集中連片的工程36處,總面積超過63.5萬畝。

  謀篇風景:“88542”和“大魚鱗坑”

  “88542”,這串數字,像是林業人的通用密碼。如今,在固原的一些“網紅”打卡景點,可能是當年經過“計算”後的風景。

  “山頂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繫帶子,溝頭庫壩穿靴子”,是劉靜和同事們在工程中,推行的立體治理模式。2003年,劉靜調往固原市彭陽縣退耕還林(草)辦公室工作。在實踐中,和同事推廣“88542”水準溝整地技術,合理配置造林模式,先後建成了大溝灣、丁崗堡、陽洼等退耕還林示範工程示範區。

  “88542”是彭陽縣經過多年生産實踐,探索出適合黃土丘陵區林木生長,並能發揮最大水土保持效能的整地模式。以此為基本雛形,衍生出“16541”“66431”“26543”等水準溝整地模式,在固原市各縣區的退耕還林實踐中廣泛應用。此外,寧夏還因地制宜,推行“隔坡環山帶子田”“大魚鱗坑”等整地模式,提升整地品質。

  在固原黃土丘陵區,推行“山頂沙棘、檸條戴帽,山坡兩杏纏腰、緩坡林草混交”的配置模式;在中部乾旱帶,採取“以灌為主、灌草混交”的配置模式,科學合理配置林種、樹種、草種。

  在退耕還林的生動實踐中,寧夏探索出不同立地條件下,適合林木生長的整地模式和植被配置類型,使工程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普遍提高10至15個百分點,有效發揮了林業的生態保護功能。

  煥新光景:綠色初心 生態紅利

  2015年,寧夏啟動新一輪退耕還林,明確了對前一輪國家補助政策到期的退耕地還生態林,按20元/畝標準繼續補助。同時,在中央補助基礎上,自治區財政再增加300元/畝,讓農戶享受“綠色紅利”。

  中衛市沙坡頭區興仁鎮農戶張愛平種植的有機枸杞,納入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從枸杞種植、深加工乃至銷售,張愛平都了然于胸,積累了枸杞全生命週期的經營經驗。2014年底,張愛平作為帶頭人,在興仁鎮郝集村啟動有機枸杞園項目,並獲歐盟BCS有機認證,取得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在造林中,注重與特色林業産業建設相結合,發展枸杞、蘋果、紅棗等特色經濟林。同時,把工程建設與當地精準脫貧工作緊密結合,釋放生態紅利。

  再見了,“風吹沙子走、抬腳不見蹤”的日子。每一寸綠色,都傾注了每一位退耕還林參與建設者的心血。“退得下、還得上、穩得住、能致富、不反彈”,這是退耕還林工程的初心。20年間,初心不改,生機盎然。一項工程的深入人心,時代作證,山河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