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副司長劉加文撰文表示,草原種質資源是推動草種業創新發展的物質基礎,是我國草種業發展進步的“晶片”,是建設生態文明、維護草原生物多樣性的戰略性資源,保護好、利用好草原種質資源意義重大。“誰掌握了種子,誰就掌握了世界。”
據介紹,我國是世界上草原種質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國草原植物有9700多種,其中飼用植物6704種,屬於我國草原特有的飼用植物有24個科、171個屬、493個種,54種草原植物被列入我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當前,我國種質資源開發利用取得初步成效,種質資源庫建設有了一定基礎,但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仍面臨嚴峻形勢。
劉加文表示,當前我國草原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水準總體上比較落後,一些種質資源面臨減少或消失的危險。家畜超載過牧普遍存在,草原退化仍很突出,草原種質資源生存環境惡化的趨勢尚未根本扭轉;工業開發建設大量徵佔用草原,一些重要的種質資源的原生地被破壞甚至消失;濫採亂挖草原野生植物資源現象屢禁不止,不僅造成草原破壞,也直接危及草原種質資源的生存;盲目引進國外草種現象突出,外來生物入侵風險加大;草原種質資源的普查、鑒定評價工作不夠系統深入,資源收集、保存數量還較少;過分依賴進口草種,對本土種質資源進行選育、擴繁、推廣工作還很不夠;重視草原資源的生産性能,但對其在醫藥、化工、能源、食品等功能方面的研究和開發利用不夠。
為此,劉加文提出要努力提高草原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水準,加快制定草原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戰略,組織開展全國草原種質資源普查與鑒定評價,加強草原種質資源庫建設,加快資源收集、保存進程,重視草原種質資源原生境保護,提高草原種質資源管理利用資訊化水準,加快草原種質資源的開發利用,提高草種國産化水準。
本文作者: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副司長劉加文(資料圖)
以下為劉加文文章摘編:
種質資源又稱遺傳資源,是極其珍貴的自然資源。草原種質資源是推動草種業創新發展的物質基礎,是我國草種業發展進步的“晶片”,是建設生態文明、維護草原生物多樣性的戰略性資源,保護好、利用好草原種質資源意義重大。
我國是世界上草原種質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土壤、氣候條件等複雜多樣,孕育了豐富的草原植物資源。據全國草原資源調查統計,我國草原植物有9700多種,其中飼用植物6704種,分屬5個植物門、246個科、1545個屬,屬於我國草原特有的飼用植物有24個科、171個屬、493個種,54種草原植物被列入我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佔全國瀕危植物總數的14%。從草原植物種的構成看,比重較大的是豆科18.47%、禾本科17.3%、菊科8.03%、莎草科5.34%。特殊的自然環境及長期的自然選擇,造就了我國草原植物豐富而寶貴的遺傳資源特性,是抗逆、抗病、優質高産及一些特異性狀的基因寶庫,是遺傳育種的重要素材。一些草原植物還具有極高的食品、醫藥、化工、能源等産品開發價值,一些植物的特性還有待人們不斷認識和開發。
種質資源開發利用取得初步成效。早在3000多年前,人類就對野生苜蓿進行引種馴化,最終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栽培面積最廣的紫花苜蓿,被譽為“牧草之王”。自上世紀50年代起,我國對草原野生植物進行引種試驗,選育出一批抗旱、耐寒、耐瘠薄、耐鹽鹼、抗風沙的新品種,如新疆和田苜蓿、陜西關中苜蓿以及柱花草、白三葉、多年生黑麥草、狗牙根等品種。1987年,我國開始實施草品種審定工作以來,共審定登記馴化而成的野生栽培草品種121個、育成品種208個,對我國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及畜牧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蘭州大學利用18年的時間,對內蒙古荒漠草原的野生無芒隱子草進行馴化選育,培育出“騰格裏”無芒隱子草,被大量用於乾旱地區草原生態修復、草坪建植、高速公路護坡建設。
種質資源庫建設有了一定基礎。為避免或減少草原種質資源的消失,上世紀80年代後期,我國開始進行草原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工作。目前,在北京建立了1個草種質資源中心庫,內蒙古和海南分別建立了草種質資源備份庫,11個省區建立了17個草種質資源圃。截至2018年,已整理和入庫保存草種質資源4.7萬餘份,包括103科680屬2264種,其中豆科佔33%、禾本科佔54%。從保存方式來看,以種子形式低溫保存佔98%,少量以莖、塊根和資源圃形式保存。此外,近年來部分科研單位、企業也結合工作需要,建立了自己的草種資源保存庫。
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面臨嚴峻形勢。當前我國草原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水準總體上比較落後,一些種質資源面臨減少或消失的危險。家畜超載過牧普遍存在,草原退化仍很突出,草原種質資源生存環境惡化的趨勢尚未根本扭轉;工業開發建設大量徵佔用草原,一些重要的種質資源的原生地被破壞甚至消失;濫採亂挖草原野生植物資源現象屢禁不止,不僅造成草原破壞,也直接危及草原種質資源的生存;盲目引進國外草種現象突出,外來生物入侵風險加大;草原種質資源的普查、鑒定評價工作不夠系統深入,資源收集、保存數量還較少;過分依賴進口草種,對本土種質資源進行選育、擴繁、推廣工作還很不夠;重視草原資源的生産性能,但對其在醫藥、化工、能源、食品等功能方面的研究和開發利用不夠。
努力提高草原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水準。誰掌握了種子,誰就掌握了世界。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快選育和推廣優質草種”。草原種質資源是加快草種選育工作必須依靠的重要基礎,要加快制定草原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戰略,明確發展目標、戰略重點及保障措施。要組織開展全國草原種質資源普查與鑒定評價,全面摸清資源家底。要加強草原種質資源庫建設,合理佈局,擴大數量、規模和保種能力,特別是要新建一批區域性種質資源庫和資源圃。要加快資源收集、保存進程,特別是要加快我國草原特有和珍稀瀕危品種資源的收集保存工作。要重視草原種質資源原生境保護,加快建設一批草原自然保護區、天然採種場以及鄉土草種生産基地。要提高草原種質資源管理利用資訊化水準,構建種質資源基本資訊、特性資訊和分子資訊數據庫,建立互聯互通、分工合作、資訊共用的服務平臺。要加快草原種質資源的開發利用,深入挖掘對草原生態修復及草業發展性狀突出的育種材料,探索建立優異種質篩選、創制、有效利用“無縫對接”的新機制,促進創新種質、新技術的高效利用,提高草種國産化水準。
(本文作者: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副司長劉加文,原標題:種質資源:我國草種業的“晶片”,來源:中國綠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