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富饒的科爾沁草原綿延千里、花香四溢、林茂糧豐、美景醉人。奔跑的馬群、碧藍的天空、成群的牛羊是這草原上最美的點綴。
如今這幅如詩如畫的美景,是科爾沁人民半個多世紀以來堅持不懈地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繪就的精彩畫卷。
從飽受風沙侵害到奮起治沙保衛家園
歷史上的科爾沁草原曾為河川眾多、水草豐茂之地。直到上世紀中後期,受歷史、人為、自然、氣候等因素影響,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境內西遼河、新開河、叫來河相繼斷流,70多座中小型水庫乾涸,地下水位持續下降,草原退化、沙化,沙塵暴肆虐,昔日連綿不絕的蒼莽草原,逐漸退變為連綿起伏的茫茫沙海。
生態的急劇惡化讓科爾沁人民飽受風沙之苦。民間對當地一年到頭刮不完的風沙有一句形象的概括:“一年刮兩次,一次刮半年”。風打沙壓,莊稼年年要毀種;沙進人退,生態年年惡化。
“大的做梁,小的頂墻,牛犢上房”是對內蒙古通遼市七八十年代風沙危害的形象描述,“一場大風,一夜工夫,沙子就堆上了房頂,小牛犢順著沙丘就上了房。”
“颳起沙塵暴,整個天都成黑的了,一刮就是三四天,等風停了,屋裏一層土,屋外幾乎都被沙子掩蓋。”人們回憶起曾經的沙塵暴天氣,仍覺得可怕,“人根本不敢出門,眼睛都睜不開。”
“無風三尺土,有風日點燈”。年復一年的狂風肆虐,沙魔橫行,致使道路、農田和草原被掩埋,村莊被吞噬,農田低産甚至顆粒不收、血本無歸,牛羊被流沙圍追堵截無草可吃,人們被迫搬離家園,背井離鄉……這是50多年前,科爾沁大地上演的悲歌。
風沙無情地逼進,隱忍退讓的科爾沁人民看著滔滔河水變成了乾涸的河床,鬱鬱蔥蔥的草原變成了貧瘠的沙地,內心的悲涼激起了他們向風沙抗戰的決心。
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脆弱的生態環境、貧窮落後的經濟形勢,全市各族人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義無反顧地向荒沙宣戰,掀起了防沙治沙保衛家園的“大會戰”。
奈曼旗的興隆沼,從字面上理解是水草豐盛的地方,但由於不斷地過度開墾破壞,逐步變成了“窮棒子梁”,形成了一道道高大起伏的沙梁,成為鳥獸不落的不毛之地,近79萬畝的土地,除了4棵樹外便是無邊的流動沙丘。70年代初,在全旗人民飽受風沙侵害之苦時,奈曼旗原旗委書記舍布扎布梗起脖子,誓不向風沙低頭:“治不好荒沙,我死不瞑目!”從此,他帶領全旗人民深入沙區腹地與風沙奮戰,直到把治理風沙的接力棒交給下一任書記。“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一繪到底”。如今的興隆沼林場已經成為集生産、科研于一體的大型機械化林場,早已不再是從前的“窮棒子梁”。
“山多草木稀,溝多田支離,雨急地扒皮,風起沙塵揚”。這是投身庫倫旗水利水保事業30多年的李洪源對庫倫旗過去水土流失情況的形象描述。千溝萬壑、南溝北沙的庫倫旗是全國重點水土保持治理區之一。在全旗707萬畝土地中,水土流失面積曾高達646萬畝,土壤侵蝕模數高達6622噸/平方公里·年,相當於全旗707萬畝土地的地表每年下降1釐米厚度。為了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和農牧業發展條件,從1983年開始,全旗18萬幹部群眾便義務出工出勞,逐村逐片開展大規模小流域綜合治理,修村路、建梯田、築溝壩、埋沙障、種樹苗……當地人把這種全民參與搞生態建設的勞動叫做“大會戰”,30多年從未間斷,成為了一代代治沙人感天動地的壯舉。
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
一個個草方格壓下去,一株株草木長起來,一群群牛羊進棚圈,一座座流動沙丘被遏止,肆虐的風沙沒有了往日的倡狂……“沙害不除,奮鬥不止”,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幾十年堅持造林綠化、防沙治沙、建設生態,終於讓昔日的漫漫黃沙泛起了片片綠洲。
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測數據顯示,通遼市通過實施收縮轉移戰略,採取治沙造林、圍封禁牧、搬遷轉移人口、建設封禁保護區、防止水土流失等措施,全市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逐年減少了,全市累計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積2000多萬畝,全市範圍內的科爾沁沙地在全國四大沙地中率先實現了治理速度大於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轉,取得了“人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遠走他鄉的農牧民又回來了,沙區的生活節奏變了,生産方式科學了,受到大自然警告的人們更知道珍惜愛護生態環境了。“牛捋尖,羊打杈,驢騾穿上白大卦,老頭小孩挖疙瘩。”這句過去破壞生態植被的順口溜已經被人們遺忘,取而代之的是人們植樹造林的熱情和保護森林、保護草場的自覺。
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通遼市依託“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公益林保護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項目,持續組織實施了“收縮轉移戰略”、“5820”工程、“雙百萬畝”工程和科爾沁沙地“雙千萬畝”綜合治理工程。通過大工程帶動大發展戰略,加大防沙治沙力度,加快防沙治沙步伐。2014年啟動實施了科爾沁沙地“雙千萬畝”綜合治理工程,即:從2014至2020年,採取植樹造林種草、建設農田防護林、封沙育林、建立封禁保護區等措施,綜合治沙2000萬畝。
如今,2000萬畝沙化土地不再張狂肆虐,森林覆蓋率比1978年提高14.2個百分點,土壤蓄水量增加4.7億立方米。通遼市累計完成人工造林1892萬畝,年沙塵暴次數下降百分之六十以上……
從“防沙治沙”到“沙裏淘金”
沙地綠起來、生態好起來、人民富起來曾是通遼人民的夢想,如今通遼人民將夢想變成了現實。
位於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遼河鎮米家營子村的設施經濟林基地佔地面積1000畝,是集林果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推廣和生産高效特色林果業、貯藏加工、銷售為一體的溫室經濟林示範基地,也是集生態建設、致富就業、休閒旅遊、採摘科普為一體的經濟林基地。在基地務工的工人全部是當地村民,務工的同時學到了技術增加了收入。
防沙治沙,靠沙吃沙。科爾沁人民把沙漠治理與致富聯繫了起來,把防沙治沙和脫貧致富挂上了鉤,走出了一條“産業發展生態化,生態建設産業化”的路子。
從人沙鬥爭到人沙和諧
人們在與自然相處的過程中越來越了解沙漠,嘗到了教訓,學到了經驗,理念、政策和做法也都發生了轉變。
過去,人們只知道索取而不予反哺回報,肆意踐踏生態環境,濫伐森林、超載放牧、過度開墾。如今,人們得到了教訓,用幾十年、幾代人的心血換來了今天的勃勃生機,人們懂得了遵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對沙也不再是恨得咬牙切齒,而是合理開發利用,變害為寶。
過去受風沙侵害嚴重的庫倫旗和奈曼旗,現如今都已經成為了沙漠旅遊的熱點城市。沙漠成為了當地開展沙漠運動、戶外體驗等沙漠旅遊的獨特資源。
庫倫的銀沙灣旅遊景區便是人與沙和諧相處的典範。塔敏查幹沙漠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沙漠帶,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稱,在庫倫旗境內東西綿延200余華里,面積150萬畝。庫倫旗人依託這一資源實施了銀沙灣旅遊景區開發項目,形成了當地特有的沙漠、水域、草原等自然生態相結合的生態景區。庫倫人民以崇尚自然、敬畏自然、順應自然的生態理念,讓當地旅遊業快速發展,帶動了全旗經濟轉型。僅2019年“五一”小長假,庫倫旗便實現接待海內外遊客共計9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7500萬元。
生態恢復與治理的巨大成效,是全民的參與和一屆又一屆黨委政府的堅持。今年,通遼市委、市政府提出下一個階段生態建設的遠景目標,堅持全域生態化、生態園林化、園林産業化,擴大生態建設投資,大規模開展國土綠化,提高城市園林綠化的近自然度,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明確城鎮、農業、生態空間發展佈局;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設節水型社會,確保飲用水水源地安全達標。認真落實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持續開展“三濫”治理,鞏固擴大生態建設成果;積極培育生態文化,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形成崇尚生態文明、共促綠色發展的社會風尚;築牢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
從“沙進人退”到“人沙和諧”,千里草原恢復了它的底色,草原人民得以安居樂業。
(文字:根據中國林業網報道編輯整理,攝影:華維光 張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