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大草原上,生活著一種大尾羊,為適應草原寒冷乾旱的環境,它會把脂肪貯存在肥大滾圓的尾巴裏。
然而,肥厚的羊尾巴油不合城市消費者的口味,産生大量積壓,影響牧民收入。這引起了一對蒙古族“80後”夫婦的擔憂和好奇,“能不能變肥為寶,把羊尾油做成手工皂?”
他們名叫布仁、澈樂木格,曾在海外留學工作8年,在世界500強企業工作。但為了心中的一個“小目標”,他們放棄優渥的生活,于2014年毅然返回家鄉,開始創業研發手工羊脂皂。
“羊脂皂是草原上最古老的洗滌用品,在我的童年記憶裏,家裏充滿皂香。”布仁説,在草原上生活的牧民,有著天生的環保意識和生存智慧,老一輩人會把羊尾脂塗抹在嬰兒的背部和屁股,治療孩子的痱子,同時羊尾脂也能預防皮膚乾裂,治愈凍傷。
然而,要把傳統的手工羊脂皂打造成一個産業並非易事。2015年,布仁夫婦從産品研發入手,拿出當年讀研究生的勁頭,專程去國外學習手工皂的生産工藝,購買了大量相關書籍,埋頭研究用羊尾脂製作手工皂的技術。
經過半年研發,他們把羊脂皂産品雛形做出來了,在“錫林浩特市首屆創業大賽”上榮獲三等獎,獲得了2萬元項目啟動資金,同時入駐當地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享受租金減免優惠政策。
這次的嶄露頭角激發了布仁夫婦更大的創業激情,2016年他們正式成立公司,開始利用當地豐富的羊尾脂資源生産羊脂皂。“錫林郭勒盟每年出産近萬噸羊尾脂,經過技術處理,可以生産2億塊冷制皂,前景十分廣闊。”布仁説。
但是創業艱辛,布仁夫婦最初研發的羊脂皂因為邊角劃手、羊膻味等問題,一度出現滯銷。“當時團隊深受打擊,只剩下5名員工,公司賬戶上的資金也所剩無幾。”布仁回憶説。
“困難就是這樣,挺一挺就過去了。”布仁説,他們採用的是冷制手工皂技藝,在相對低溫下進行製作,保留高端植物油成分的同時,不會污染草原水源,還能提高當地牧民的收入,這給了他們堅持下去的理由。
2017年,中國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啟動支援計劃的25萬元資金及時救急,布仁夫婦的研發得以順利推進。創業5年,他們投入了全部積蓄和各種創業獎勵,經歷1500多次實驗和上百種油脂原料的篩選,終於攻克了羊尾脂的特殊氣味。
辛苦沒有白費。上個月,布仁夫婦的羊脂皂成功拿下出口日本的訂單。“這次出口的羊脂皂共2000余塊,貨值近6萬元人民幣。”布仁説,雖然第一筆出口訂單總額不多,但開創了當地農畜産品深加工出口創匯的先例,表明羊脂皂的品相、品質、味道等已經過關。
在布仁看來,羊脂皂的潛在市場不可小覷,特別是在化學産品充斥市場的當下,優質安全、天然的護膚皂受到越來越多敏感膚質人群的歡迎。目前,公司建立了年生産100萬塊固體皂類的生産基地,並成立産品研發中心,嘗試進軍天然護膚品行業,開拓美國、新加坡等海外市場。
“妻子是博士,我是MBA工商管理碩士,回國就是想依靠自己的知識、經驗幹點事。”布仁感慨地説,當初很多人羨慕他們在海外的生活,但他的內心並不踏實,回國創業讓他們最終找到了人生意義。
“自然生活,並不是奢侈,而是一種選擇。”如今,布仁夫婦在家鄉蓋起自己的蔬菜暖棚,吃上了天然牧場的牛羊肉,實現了融入自然環境的生活方式,昔日被遺棄的羊尾油也正變成高端羊脂皂,加快開拓國內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