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高原戈壁植樹人:38載堅守只為荒灘增添一片綠

發佈時間:2019-05-06 17:07:15丨來源:中國新聞網丨作者:鄭磊斌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四月下旬的甘肅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氣溫漸漸暖了起來,春風吹拂下戈壁灘上的樹木已綠意盎然。在距離縣城14公里的公益林種植工地上,肅北縣林業站站長張玉良帶領著技術人員認真檢查換土情況,為植樹工作忙前忙後。

  4月22日正值第50個世界地球日,甘肅省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各機關企事業單位、駐肅單位在肅沙路18公路西側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攝影:鄭磊斌)

  四月下旬的甘肅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氣溫漸漸暖了起來,春風吹拂下戈壁灘上的樹木已綠意盎然。在距離縣城14公里的公益林種植工地上,肅北縣林業站站長張玉良帶領著技術人員認真檢查換土情況,為植樹工作忙前忙後。

圖為張玉良修剪樹木(資料圖,攝影:鄭磊斌)

  肅北縣位於甘肅河西走廊西端南北兩側,縣域分南山和北山兩個不相連的區域。該縣南北自然環境差異極大,南山地區南部祁連山區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山麓為沙礫戈壁傾斜高平原區,北山地區為中低山和殘丘地貌,戈壁廣布。

  作為林業工程師的張玉良,自1981年河西學院林果專業畢業後,在肅北的戈壁灘上整整與林業打了37個年頭的“交道”。

  肅北縣海拔高,每年到四月中下旬才植樹,但是從前一年年底開始,張玉良就開始從苗木的選擇、招標等工作著手忙碌起來,過完年後更是跑前跑後對公益林林地進行規劃換土、澆水等前期工作。

  據了解,在每年的春季治沙造林工作中,作為技術總負責的張玉良在造林地勘測規劃、挖沙換土、管網安裝、苗木調運、植苗管護等一系列工作中都深入其中。每年的植樹,他總是選擇戰線最長、任務量最多、移動土石方量最大、協調工作最難、施工變數最多的工段。

  “去年的植樹造林工作中,他整整3個多月沒有休息過一天,日均步行10多公里、最長日徒步20多公里路程,檢查挖沙標準、驗收填土品質、督促管網安裝、安排灌渠修建、協調灌溉水源,同時還要不時地巡迴檢查其他造林工段。那些日子錯過飯點、不能按時回家都是常事。”肅北縣林業站工作人員寧雪紅非常敬佩張玉良的敬業精神,他也深受其影響。


圖為張玉良了解樹木生長情況(資料圖,攝影:鄭磊斌)

  這些年,張玉良利用工作閒暇時間,學習節水造林管網設計、安裝、維修、客土造林、鹽鹼土改良、營林造林和資源管理等方面知識和林業政策、相關新技術,帶領林業技術員走到地頭、林區調查研究,以此提高綜合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被同事們稱為“百事通”和“活地圖”。

  每年植樹前的一個月是最關鍵的,除了苗木選擇,更重要的是對樹溝換土澆水,張玉良説,“戈壁灘上地勢不平,需要認真踏勘,要不然雖然土換了,但是水留不住,一樣是白費,不能每年植樹不見綠。”

  每年種植的公益林成活率不斷提升,這與後期的管護是分不開的,這也是讓張玉良放心不下的。所以樹木種下以後,他經常跑到新栽樹林中看看水澆夠了沒有,樹苗成活率怎麼樣,補種的樹苗是否成活……他還時時告訴同事們,一定要做好“三分栽、七分管”。

  這些年來因為將很多時間花在樹林裏、戈壁灘上,對家人的虧欠一直讓張玉良心存愧疚,但是看到那些遍佈在戈壁灘上的“綠洲”,他又覺得很值。“想想從剛開始的喜歡,到現在的熱愛,看到每年一片林子在高原戈壁上成活,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叫人感到欣慰,感覺自己能為這片土地增添一片綠色,真的是無悔的。”他説。

  為了使苗木繁育與市場相接軌、與造林相適應,在張玉良的倡導下,肅北縣林業站2003年建立中心苗圃,引進並培育出十多種適合高原氣候條件的苗木百萬株。2017年又通過招商引資在肅北建立第一個公司化運營種苗繁育基地,擁有常青、喬木、灌木、木本花卉樹種38個、80多萬株。

  近年來,張玉良參與實施種苗産地檢疫和調運復檢達百萬餘株,復檢花卉30萬株;指導完成林業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10萬畝次,管護、撫育、澆灌林木30萬畝次,開展林業技術推廣講座百餘場次,為果農修剪果樹3000余株。目前該縣公益林面積達380多萬畝。

  目前,肅北植樹正如火如荼展開。據了解,該縣今年計劃完成義務植樹5萬株,營造防風固沙林600畝,通過平整土地,整修渠道和挖沙換土的方式,建成1240米長的林帶69條,主要種植抗旱、抗寒、耐鹽鹼、成活率高、適應性強的檉柳、毛柳、沙棘等各類苗木12萬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