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位女性,堅信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脫貧攻堅的路上一往無前;有這樣一名女幹部,身上沾滿了嘎查村的塵土,胸中裝著對弱勢群體的深情,對扶貧濟困的事業奉獻了一腔深情;有這樣一名女同志,經歷了向貧困宣戰的風雨,搭起了小康路上的七色彩虹,歷練了寒風酷暑的洗禮,綻放了振興鄉村的鏗鏘玫瑰。她就是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魯北鎮黨委委員張雪清。
張雪清,女,1975年1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扎魯特旗魯北鎮黨委宣傳委員,分管宣傳思想文化和脫貧攻堅工作。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基層工作,有著長期的農村工作經驗,對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深知農牧民的疾苦,多年來始終堅持為農村服務。特別是分管脫貧攻堅工作以來,她用自己紮根基層的熱血、服務群眾的決心譜寫出脫貧攻堅路上的一片華彩樂章。
聽,張委員又來了!
“張委員是一個像風一樣的女子,走路特別快,每次一進走廊就聽到了。”旗扶貧辦的工作人員是這樣評價張雪清的,“不論什麼工作,張委員一定要把政策理論學懂、弄通,不懂的地方就會來問,直到自己懂了為止,我們扶貧辦都快成她的第二辦公室了,所以魯北鎮各項扶貧工作的落實我們特別放心。”
自從分管脫貧攻堅工作以來,張雪清始終保持高度的思想站位和政治覺悟,她學在其時,謀在其要,每一步工作都反覆琢磨、認真鑽研,深入各村開展調查研究,對各村情況進行摸排,全面準確掌握政策精神,精確熟悉全鎮脫貧攻堅重點難點,很快就成為了全旗脫貧攻堅一線的排頭兵和領頭雁。
要用繡花的功夫來工作!
她對全鎮各嘎查村基本情況、經濟發展、貧困狀況、脫貧願望等情況瞭如指掌,無論是風吹日曬,還是嚴寒酷暑,在村部廣場、在農戶家中、在田間地頭,總能看到她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宣傳指導精準扶貧工作及各項惠民政策的身影。
對此,中村堡村的第一書記謝文財記憶深刻,“雪清要求工作的那個細勁兒,和她的性格真是完全不符,記著那是2017年動態管理工作開展的時候,她來我們村指導工作,看到我們填的表,當時就要求返工,大傢夥聽後都有點情緒,戶我們真入了、政策也是真宣傳了、表也是有理有據填寫的,怎麼就不合格了?她説我們算的賬不對,就連轉移性收入填寫都和財政所打出來的資金辦結記錄單上的金額對不上,那怎麼可能錯呢,我們都是照著寫的啊,我啊又戴上花鏡看啊看,原來就是小數點後面的數字,大家填表的時候給四捨五入了,我就説了,這不就是把小數四捨五入了嗎?她當時就笑了,説在座的各位很多都有車,知道油價上漲有的時候就是每升1毛錢、2毛錢,可是大家也會説油啊又貴了,為什麼?積少成多啊,對不對,大傢夥這舍點、那入點咱們老百姓的賬能準嗎?精準扶貧,最重要的就是精準,收入賬都不準,別的工作怎麼精準呢?聽完她的話,我們大傢夥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再次入戶核實收入。就這一件事對我影響特別大,日後的工作中我也時刻記著!”
張雪清就是這樣,她始終堅持精準決定成效,細節決定成敗,“用繡花的功夫來工作”是她的口頭禪,也是她對每一名扶貧工作者的要求,算賬要精確到小數點後,絕對無概數;明白卡要填明白,政策要寫全,受益要到人、要到錢;工作臺賬要到次,去一次寫一次,要寫做的工作、要寫幫扶感受……她還在全旗率先建立了一整套責任明確、統籌推進、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保證了每一項扶貧工作都能第一時間在村內開展,每一項扶貧政策都能在魯北鎮精準落實。
受傷不哭,委屈不哭,看到鎮扶貧辦孩子們的外賣飯盒她哭了!
在2017年12月14日全鎮脫貧攻堅推進會上,張雪清哭了。“我和張雪清是20年來年的同事了,從來沒有見她哭過,真的,可是那天在全鎮大會上她哭了。”鎮城建辦主任馬鵬程回憶説,“那天一開會,她就説,今天會上咱們先不談工作,我不知道大家誰去過咱們鎮扶貧辦四樓的衛生間,你們看到過那些外賣盒子嗎?一人多高,一人多高啊,咱們扶貧辦一共4個孩子,你們能想像他們有多長時間沒回家吃過飯了嗎?他們最大的才35歲,也是父母、妻子、丈夫、兒女……咱們幫扶幹部承擔的是自己包聯的貧困戶,站所長們負責的是涉及站所的工作,第一書記、包村隊長、書記、村長負責的是全村的工作,可是他們4個面對的是全鎮所有的站所和嘎查村,所以,我張雪清今天鄭重的請求各位,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定要負起自己的責任,認真、認真、再認真,仔細、仔細、再仔細!説完,她就站起來,深深的鞠了個躬,那眼淚都滴到了桌子上。因為感動,也因為震撼,我對這件事記憶特別深刻,到現在忘不了!”
鎮扶貧辦主任白嘎力今年28歲,這樣年輕就擔此重任,他心裏是沒底的,張雪清深知這一點,在生活中,像個大姐姐一樣與他談心,緩解他工作中的壓力;在工作中,每一項工作都耐心指導,嚴格要求,用他自己的話説,“張姐,對我們訓是真訓,愛也是真愛啊,她總説我們最累,就應該吃點好的,總是自己掏腰包給我們改善生活!”
張雪清除分管全鎮脫貧攻堅工作外還主動包聯了三戶貧困戶,通過用心幫扶、真心關愛,目前包聯貧困戶均已成功脫貧。脫貧卻沒有脫掉“情”,張雪清與包聯貧困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的家事就是自己的事情,必須解決。貧困戶程建華,是中村堡村住的最遠的一戶,去他家,要經過一條河,一片沙地,還要再上一座山。脫貧後,程建華想要在自家周圍栽種果樹,拓寬收入來源,張雪清聽説後,馬上聯繫自己熟識的技術員一次次的入戶進行技術指導,還為他申請信用社貸款,保證果樹栽種成功。在程建華心裏,從來沒有覺得張雪清是幫扶幹部,是鎮領導,她就是自己的親妹妹,一個事事為他操碎心的親妹妹。
她包聯的義和碑村、中興村各項工作連續兩年在全鎮33個嘎查村名列前茅,尤其是包聯的義和碑村,2018年9月建成的村集體經濟——食用菌場,在脫貧攻堅集體經濟清零行動上成為全旗嘎查村脫貧致富典範,被上級組織部門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對不起,兒子、老公,我這周還得加班!
魯北鎮是扎魯特旗城關鎮,轄33個嘎查村、165個村民小組,有15820戶、44966人,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399戶、3180人,脫貧攻堅工作任務量佔全旗 18個蘇木鎮場五分之一。 而這樣艱巨的任務就落在了張雪清的肩上,她憑著強烈的工作事業心和責任感,懷著對貧困戶的一片誠心、愛心、熱心,撲下身子,忘我工作,“5+2”“白加黑”“雨+晴”是她的工作常態,可誰又能知道她的兒子馬上高考了啊!2018年9月28日,又是一個週五,已經連續3周沒有去通遼陪兒子的母親,再次撥通了愛人的電話,“哎,今天晚上你自己去通遼陪兒子吧,我手上的工作沒忙完……”一陣沉默後,“知道了。”嘟,嘟,嘟……愛人挂斷了電話。心裏不是滋味的張雪清,又給兒子發了一條資訊“對不起,兒子,媽這周還得加班!”只是短暫的停留,張雪清又開始了自己的忙碌,因為2018年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工作馬上開始了,經過今年的突出問題整改回頭看及大排查工作,今年的動態管理工作意義重大,她不能有一絲疏忽,要把未來幾天的都捋順清楚,這一捋就到了午夜十二點。
拖著疲憊的身體張雪清回家了,一開門竟然聞到了飯菜的香味,愛人坐在沙發已經坐著睡著了,聽到開門聲,馬上起身去拿飯菜,“餓了吧,已經熱了很多次了,可能不太好吃了。”“怎麼沒去兒子那裏啊?”“兒子那有媽呢,他也大了,懂事了,總得有人給你做口飯吃。”
心懷對家人的愧疚,卻一次又一次毫無怨言地投入到迎檢工作中,從來沒聽到她一句怨言。如今魯北鎮已脫貧875戶2008人、穩定脫貧267戶610人、未脫貧戶257戶562人,貧困發生率降低為1.3%。先後迎接了各級檢查,並圓滿完成自治區第三方評估驗收工作。用她自己的話説,能夠全心全意為群眾脫貧致富貢獻力量,正是在扶貧崗位上最大的意義和快樂所在!沒有華麗的辭藻,卻那麼鏗鏘有力。
這就是張雪清,一位永不止步的基層普通女幹部,一朵在脫貧路上默默綻放的鏗鏘玫瑰。
(來源:扎魯特旗融媒體中心,作者:包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