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把經濟林工程作為林業生態建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計劃新增30萬畝經濟林,開闢一條産業發展、農民增收、生態恢復的綠色發展之路,既讓山川增綠,又讓百姓增收。
走進奈曼興隆沼林場,農民們正在忙碌著為樹坑填土,機械也正沿路運送土料。一分場負責人梁玖海告訴記者,今年,一分場又新增了400畝錦繡海棠種植。“預計還有七八天就建設完了,都是按照線栽植的,橫平豎直,站到當中,往四外邊看全是五角星形的。”
奈曼旗興隆沼林場位於科爾沁沙地腹地,始建於1972年,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興隆沼林場原來的流動半流動沙丘已全部披上綠裝,構建了喬灌草、帶網片有機結合的綜合性防護林體系。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持續增長,林業、農業、牧業協調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成為科爾沁沙地上璀璨的明珠。
但是,由於近幾年氣候乾旱,1970年左右種植的楊樹生理週期結束,興隆沼大部分楊樹出現了乾枯死亡的狀況,給興隆沼的生態環境敲響了警鐘。
“生態是我們生存的根本,現在來看造楊樹沒有啥經濟效益,所以我們想在這一方面做一個突破,栽植一些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生態效益的果樹林,也是對將來科爾沁沙地治理的推動。”興隆沼林場副場長劉國華説。今年,當地林場積極部署、轉型升級,從無立木林地入手,計劃建設經濟林,走可持續的林業發展之路。目前,已建設了錦繡海棠、黑果花楸、仁用杏三個基地,其中錦繡海棠栽植面積達220畝,黑果花楸達120畝,仁用杏達700畝。除此之外,興隆沼林場與各大企業積極對接,不斷在生態建設上做文章、謀發展。“我們今年與伊利集團合作,咱們出地,他們造林,現在已經談成一萬畝,馬上就進入造林階段。還有我們重慶的一個公司,是昨天達成的協議,他打算在這種元寶楓和鄉土樹種,也造5000畝左右,現在來看我們林場今年造林2萬畝地是沒啥問題。”興隆沼林場副場長劉國華介紹説。
興隆沼林場在不斷恢復生態建設的同時,也不忘為職工尋求增收致富路。今年,林場鼓勵、引導職工積極調整産業結構,無償為職工提供果樹苗木,發展庭院經濟林。目前,該林場已發展庭院經濟80多戶,200多畝地,成為了拉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新的經濟增長點。
“必須好好管理,爭取有一個好的收益,咱們栽上以後,到老了,這果樹也有一個好的收益,賣點錢那不挺好麼。”席海學今年52歲,是興隆沼林場的職工,在林場工作近40年。今年在林場的帶動下,席海學家的庭院也栽植了5畝地的錦繡海棠,隨著樹苗一顆顆落地紮根,席海學仿佛也看到了美好的前景。
2019年奈曼旗委政府全面啟動萬畝經濟林工程建設。今年,全旗新增經濟林30萬畝,主要樹種以沙果、塞外紅蘋果、山桃、長柄扁桃、山杏、扁杏、珍珠油杏等為主。其中山區計劃發展經濟林8萬畝。平原區計劃發展經濟林15萬畝。沙區計劃發展經濟林7萬畝。為確保完成任務,奈曼旗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打好經濟林工程攻堅戰。大力發展民生林業,繼續推進經濟林基地擴規模、提品質、增效益,加快林農增收步伐。
(文:軒玉燕 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