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飛入”普通牧戶家:內蒙古牧民喝著奶茶拿著手機遠端放牧

發佈時間:2019-04-17 09:05:01丨來源: 內蒙古日報丨作者:王玉琢 常娜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在體量巨大的羊肉市場中,“北斗羊”被貼上二維碼,只要買家用手機輕鬆一掃,這只羊的運動軌跡就可以清楚顯現,它吃的什麼喝的什麼,也能很快獲知,這樣的二維碼,正是用北斗放牧系統的數據生成的。

月12日,在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阿爾巴斯蘇木呼和陶勒蓋嘎查,牧民哈斯巴圖興奮地告訴記者,他家的20隻羊,被上海的買家以每斤高於市場價10元的價格買去,羊圈裏的羊也都被預定了。什麼羊價格這麼高還這麼“吃香”?原來這些羊是真正的“綠色食品”,而且它們有個牛氣的名字——“北斗羊”。

在體量巨大的羊肉市場中,“北斗羊”被貼上二維碼,只要買家用手機輕鬆一掃,這只羊的運動軌跡就可以清楚顯現,它吃的什麼喝的什麼,也能很快獲知,這樣的二維碼,正是用北斗放牧系統的數據生成的。目前,“北斗羊”在北上廣等大城市很暢銷。

去年11月19日2時7分,中國 “一箭雙星”成功發射了第42、43顆北斗導航衛星,至此,我國北斗三號全球組網基本系統空間星座部署任務成功完成,並於去年底開始提供全球服務。

北斗是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在呼和陶勒蓋嘎查,北斗是牧民的“北斗”。牧民在家喝著奶茶拿著手機就能遠端放牧,借助手機APP、電腦軟體或短信通知,不僅可以實時定位羊群位置,查詢羊群過去幾天甚至更早以前的行動軌跡,還能接到羊越過“電子籬笆”的提醒和系統推薦的最佳追回路線。國之重器就這樣“飛入”普通牧戶家中,變得觸手可及,正所謂“北斗太空翔,手機放牧忙”。

一年之計在於春,呼和陶勒蓋嘎查牧民那仁德力格與妻子早早已經開始在飼草料地裏忙碌。今年要種好草、養肥羊,還要繼續經營牧家樂,那仁德力格一邊幹活兒一邊盤算著。幹活兒累了,休息之餘,那仁德力格打開電腦,羊群的畫面和位置資訊清楚地傳送過來,放牧成了舉手之勞。而在以前的這個時候,草場正是青黃不接,那仁德力格每天都得跟著羊群跑,還得每天給羊飲水、添草料,地裏的活兒都交給了妻子一個人。想想多年來的放牧經歷,那仁德力格感觸良多,以前放牧都是靠徒步、騎馬、騎摩托車,頂風踏雪,在草原上日行數十公里,遇到惡劣天氣或羊兒産羔等情況,可能還得連續兩三天在草原上“大海撈針”式地找羊。

改變,要從羊脖子上挂著的“定位神器”説起。去年,呼和陶勒蓋嘎查發生了一件大事兒,政府和蒙元北斗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為嘎查裏30戶牧民免費安裝了草原智慧監控系統,給羊戴上了“定位神器”——北斗衛星導航項圈,“解放”了牧民,大家養羊之餘還能謀劃一些其他事情做。那仁德力格利用曾經奔波于草原的放牧時間,開了一家牧家樂,去年一年下來,收入了幾萬元。

“給羊綁上定位項圈,北斗系統通過無線網路把位置傳到中繼基站,然後送到資訊中心,再轉送到放牧人員手持的北斗定位導航和通信終端上。”蒙元北斗董事長哈斯寶魯介紹説:“為了讓孤立、靜止的數據在牧場上活起來、動起來,蒙元北斗將‘北斗’的高精度定位、高精度授時、短報文發送功能,與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碰撞融合,其釋放的能量助推了放牧智慧化。”

曾經,牧民在冰天雪地裏騎摩托車或騎馬來回幾十公里奔波,只為羊兒能喝上一口水。如今,只要在手機上簡單操作,水槽就能自動放水、自動感應水位,還可以提前預約供水時間。

羊時常會“落單”走丟,如何才能保證每一隻羊都在“監控”範圍內呢?羊需要飲水,就一定會靠近水井。通過物聯網技術,讓智慧牧井對羊群“點名”。每當頭羊進入牧井周邊一定範圍內便會自動觸發點名系統,智慧牧井會及時將點名情況通過衛星信號發送到牧民手中。此外,草原智慧監控系統還能監測原生態羊品種、譜係體系、月齡等草原畜牧業大數據和草原生態大數據,獲取草原生態、牧草長勢、採食狀況、溫度濕度、氣候等資訊,為草原生態治理和環境監測提供數據支撐。

跑出了“中國速度”的北斗系統,現在離草原牧民真的很近。“北斗”不僅解放了牧區生産力,從深層次解決食品安全和食品溯源問題,同時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實現牧群健康狀態監控,為畜牧業産業建立數字化管理體系提供了支撐。(原標題:北斗“飛入”普通牧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