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群眾漸成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保護主體

發佈時間:2019-04-10 15:59:07丨來源:青海日報丨作者:李亞光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隨著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公益崗位“一戶一崗”模式推開,當地1.7萬牧民加入生態管護隊伍,漸成生態保護主體,內生動力全面激發。

  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隨著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公益崗位“一戶一崗”模式推開,當地1.7萬牧民加入生態管護隊伍,漸成生態保護主體,內生動力全面激發。

  地處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生態地位重要。2016年,我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在當地設立。根據規劃,公園園區共涵蓋12個鄉鎮53個行政村,涉及牧民7.2萬人。
  過去3年來,青海依照園內實際牧戶數量分批次設立新增生態管護員崗位,從優先在貧困戶中選聘,逐步推廣至“一戶一崗”全覆蓋。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共有17211位牧民持證上崗,加入生態保護隊伍。
  據了解,開展生態管護工作期間,完成績效考核的牧民每月可獲得1800元收入,5口以下的家庭因此實現穩定脫貧,保護生態積極性日益提高。
  “另一方面,三江源牧民在親身經歷昔日生態退化帶來的生活艱辛之後,如今端上了‘生態碗’,吃上了‘綠色飯’,嘗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甜頭,內生動力全面激發。”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李曉南説。
  據了解,近年來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管護員平均每月全面巡護管護區3次,在統計監測野生動物數量、草原防火防災、區域環境清潔方面做出了諸多努力。期間,個別幾起生態違法行為線索由管護員發現並報告政府有關部門而得以處理。
  在“一戶一崗”機制下,“一人被聘為生態管護員,全家都參與生態保護”的新風正在三江源地區興起。記者近年來在當地採訪時看到,沿著公路自發撿拾垃圾的牧民不在少數,其中一些人並不是生態管護員。
  “隨著牧民保護生態的內生動力全面激發、相關理念在心中深植發芽,群眾漸成三江源生態保護主體,在地廣人稀的當地構建‘點成線’‘網成面’的管護新格局,發揮著不可小覷的強大能量。”李曉南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