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扎魯特旗樹立綠色發展理念 築牢北部生態安全屏障

發佈時間:2019-03-26 10:29:30丨來源:通遼日報丨作者:卓琳 佳佳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近年來,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著力探索草原生態保護與畜牧業轉型升級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模式,加快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步伐,積極打造綠色畜産品輸出基地,實現草原保護、畜牧業發展、農牧民增收的良性迴圈。

近年來,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著力探索草原生態保護與畜牧業轉型升級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模式,加快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步伐,積極打造綠色畜産品輸出基地,實現草原保護、畜牧業發展、農牧民增收的良性迴圈。

這兩天,阿日昆都楞鎮西巴彥查幹嘎查牧民賽音烏力吉將從興安盟科右中旗轉場回來的50多頭基礎母牛全部舍飼圈養。為了保護生態環境,雖然家裏的7000多畝草牧場有3個月沒有放牧,但是轉場回來後,賽音烏力吉還是義無反顧地這樣做了。

賽音烏力吉説:“為了草牧場恢復得更好,這次我想把牛圈養到返青之後。”

賽音烏力吉家共飼養了70多頭牛、100多只羊、40多匹馬。雖然達到了草畜平衡的要求,但近兩年他還是堅持將牲畜轉場,讓自家的草牧場得到有效恢復。

去年,賽音烏力吉投入30萬元,新建了1300多平方米的棚舍,實行舍飼圈養,並落實“減羊增牛”政策,將500隻羊減到了100余只。當賽音烏力吉得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再次重點強調生態環境保護,更加堅定了走生態化養殖路的信心。他説:“為響應號召,今年我打算進行輪牧,一部分牛圈養半個月以後,再圈養另一部分,讓草牧場得到有效恢復,保護生態環境。”

近年來,該旗立足畜牧業發展實際,按照“減羊增牛、強牛興牧、提質增效”的要求,調減小畜、增加黃牛,並結合禁牧政策,加快推進畜群結構調整和生産經營方式轉變,在提升畜牧業發展品質和效益的同時,全力保護草原生態環境,守護好祖國北疆這道亮麗風景線。

罕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是通遼市北部重要的生態屏障、水源涵養地和動植物基因庫。2008年,保護區率先在全市實施“收縮轉移”戰略,將所有居民全部遷出,保護區內房屋、牧鋪全部拆遷滅跡,並對搬遷戶進行妥善安置,建成了全市面積最大的無人無畜封禁保護區。如今,罕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有了可喜變化,保護區內天然次生林面積逐步擴大,自然植被和生物物種資源已恢復到十幾年前的水準,降水量和河流流量不斷增加,保護區在科爾沁地區的水塔作用越發突出,水源涵養、水土保持、氣候調節等自然生態系統功能明顯增強。

該旗始終堅持生態立旗不動搖,緊緊圍繞中央和自治區有關精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嚴格貫徹落實市委提出的“北保護、中節水、南治沙”生態發展思路,按照“四個千萬畝”工程要求,不斷加大生態建設力度,積極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專項整治,加強草原生態保護管理,堅持自然修復為主,綜合採取封育、禁牧、免耕補播飛播等措施,通過健全完善政策措施、紮實做好宣傳發動、全力落實扶持資金等措施,將全旗所有小畜實行全年禁牧、舍飼養殖,大畜實行舍飼或半舍飼、劃區輪牧,建設以現代生産經營方式為核心的畜牧業發展創新模式,切實解決超載放牧問題,有力地促進了草原生態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