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陳良:實施飼草儲備戰略 加強防災抗災減災能力

發佈時間:2019-03-05 11:37:18丨來源:中國綠色時報丨作者:王勝男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草原監督管理局局長助理陳良建議,在草原牧區實施飼草儲備戰略,以解決季節性飼草供應不平衡等問題,加強牧民的防災抗災減災能力。

  “每當遇到旱災或‘白災’,草原牧區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飼草料嚴重緊缺。”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草原監督管理局局長助理陳良説。他建議,在草原牧區實施飼草儲備戰略,以解決季節性飼草供應不平衡等問題,加強牧民的防災抗災減災能力。

  在草原牧區,糧食和飼草分別是農牧民賴以生存的重要生活和生産物資。牧區雖不産糧,但得益於我國發達的糧食儲備和供給體系,糧食供應充足。相比之下,草原牧區缺乏科學合理的飼草儲備戰略體系,容易出現季節性或“歉年”飼草供給不足現象,牧民抗災保畜能力不強,草畜産業無法穩定、持續、健康發展。

  陳良提供了一組數據:內蒙古自治區天然牧草乾草年産量為400萬-500萬噸,每年用於抗災保畜儲備飼草130萬-160萬噸,但因飼草儲備不當,每年造成經濟損失高達8.45億-10.4億元。

  陳良提出3條建議:一是在設施上精準投入。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氣候條件,建立適合當地的大型抗災飼草應急儲備庫,防止牧草因儲備不當導致營養流失。根據實際情況完善飼草産品儲備設施、物流設施和基層設施。

  二是在政策上,鼓勵和支援飼草飼料的市場流通,保障草畜平衡。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完善飼草儲存技術體系,提升應急抗災能力。根據抗災飼草儲備期間的營養物質劣變機理和規律,健全飼草儲備庫環境參數,制定抗災飼草儲備技術標準,提高品質檢測技術,建立飼草儲備監測體系與飼草安全儲備管理體系等。

  去年,陳良提交了呼籲強化草原執法、通過科技創新加強草原保護、修改《草原法》等建議,均得到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辦理回復。(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陳良:在牧區實施飼草儲備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