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2月27日訊(記者 蘇文彥)在剛剛閉幕的內蒙古通遼市政協五屆二次會議上,通遼市政協文史專員、內蒙古社會科學院通遼分院常務副院長、通遼市委黨校原副校長于艷君提交提案,建議多措並舉,加強對科爾沁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與保護。
通遼市政協五屆二次會議開幕現場(攝影:張力軍)
2018年,于艷君主持參與了內蒙古自治區社科院規劃特別項目“內蒙古民族文化建設研究工程”的子項目——“科爾沁蒙古族非遺傳承變遷調查”,通過大量的調研採訪,關注科爾沁草原這一空間內的蒙古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變遷。課題組走訪了10個旗縣市區(包括黑龍江杜爾伯特和吉林前郭爾羅斯兩個蒙古族自治縣),採訪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39位。
調研過程中,于艷君痛感當前科爾沁蒙古族非遺傳承面臨傳承開發資金不足、非遺傳承後繼乏人等問題,認為弘揚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精神、保護和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已經刻不容緩。
于艷君介紹,雖然通遼市政府制定了《通遼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獎勵辦法實施細則》,對非遺項目、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進行獎勵扶持,但當前非遺綜合項目、專項資金、傳承人保護扶助資金仍然不足。同時,非遺傳承人多數生活在鄉鎮和村,居住分散,且後繼乏人。
于艷君介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規定,在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實際工作中,認定非遺的標準是由父子(家庭)師徒、學堂等形式傳承三代以上,傳承時間超過100年,且要求譜係清楚、明確。因此當前必須常懷危機意識,搶救式保護、開發非遺項目,確保非遺傳承人的延續。
通遼市政協文史專員、內蒙古社會科學院通遼分院常務副院長、通遼市委黨校原副校長于艷君在分組討論中發言(攝影:科爾沁夫)
針對存在的問題,于艷君建議各級政府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遵循真實性、整體性和傳承性原則,以“搶救式”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對非遺傳承人的扶持力度,鼓勵傳承人積極傳習,注重培養“準傳承人”,同時鼓勵文化遺産成果轉化為文化産業,“讓文化遺産活起來,融入現代生活”。
于艷君建議,各級政府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鄉規劃,將保護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並確保落實到位;鼓勵文化遺産成果轉化為文化産業、形成文化産品,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加強民間文化藝術創意研究、打造科爾沁文化藝術精品力作、提高旅遊景點的民族文化提高品位,實現文化遺産人人保護,保護成果人人共用。
另一方面,在傳承和發展非遺過程中,也要警惕非遺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失去本真,甚至出現“偽民俗”。于艷君表示,“要保護非遺原生的、本來的、真實的歷史原物,保護它所遺存的全部歷史文化資訊,保護文化遺産的全部內容和形式,保護其傳承人和生態環境”,因此建議各級政府在申報非物遺代表性項目的同時明確其保護單位,起到“監護人”作用。
針對部分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生活、傳習條件艱苦,不利於傳承發揚技藝的問題,于艷君建議各級政府在現行政策的基礎上加大對傳承人的扶持力度,通過為傳承人發放傳承津貼、鼓勵集納社會閒散資金成立專項基金等方式,使非遺傳承人能夠憑藉其傳承、傳播或者其他相關工作獲得相應收入,以保護和鼓勵傳承人積極傳習民間文化藝術,將非遺保護傳承落到實處。
于艷君説,科爾沁蒙古族文化遺産汲取了歷史時代的精華,體現了民族發展軌跡,以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激揚向上的活力,維繫著科爾沁草原文明歷史綿延不斷,是內蒙古自治區乃至全國範圍內的珍貴活態遺存。保護、傳承、發展、創新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科爾沁蒙古族文化遺産——安代舞(攝影:張力軍)
科爾沁蒙古族文化遺産——潮爾史詩(攝影:王利平 李肖峰)
科爾沁蒙古族文化遺産——蒙古族馬具製作(攝影:中國網記者 李凱馨)
科爾沁蒙古族文化遺産——烏力格爾(攝影:白敖敏 靳偉楠)
科爾沁蒙古族文化遺産——科爾沁蒙古族刺繡(攝影:張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