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群結隊的飛禽(攝影:馬怡睿)
三江源頭的青海坐擁814.36萬公頃濕地,是中國濕地面積最大的省份,也是全球重要的生態調節區。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記者從青海省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青海正實施人工修復、退耕還濕等多種措施保護“地球之腎”。
國際重要濕地健康
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評估,青海湖、扎陵湖、鄂陵湖三處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系統總價值達247.96億元(人民幣,下同),反映濕地生態系統健康和功能狀況的綜合健康指數等指標均處於優良狀態。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高原鹹水湖,是維繫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1992年青海湖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何玉邦介紹,作為水鳥的重要繁殖地每年有近6萬餘只水鳥在青海湖繁殖,近10余萬隻水鳥遷徙停留於此。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此間鳥類種數已由上世紀90年代末記錄的189種增至225種,新增加了36種。
青海省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馬建海介紹,2017年至2019年該省青海湖鳥島、扎陵湖以及鄂陵湖三處國際重要濕地共獲資1.45億元,用於實施濕地生態修復等工程。
濕地指示性物種穩定
黑頸鶴是全球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類,也是濕地指示性物種,在青海分佈于三江源、柴達木盆地、青海湖以及可可西裏地區。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主任趙翔介紹,近兩年在長江源頭地區嘉塘草原、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地,選取110平方公里黑頸鶴分佈密度較高的區域進行監測,結果顯示在該地區長期生活的黑頸鶴數量已穩定超過180隻,種群數量穩定。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此前披露,研究人員通過多年對黑頸鶴習性、遷徙路徑等不間斷研究,每年至少有1500到2000對黑頸鶴在青海繁殖,該數據佔到全球黑頸鶴繁殖對數的一半。
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王恩光表示,黑頸鶴等涉禽(指適應在沼澤和水邊生活的鳥類)對生活環境較為挑剔,作為指示性物種的存在,可以説所在區域生態環境正持續向好。
濕地“計劃”持續推進
據了解,目前青海已將全部濕地納入保護範圍,計劃到2020年濕地面積不低於1.2億畝,涵蓋三江源、柴達木、祁連山、青海湖以及河湟地區的國家和省級重要濕地。
馬建海介紹,通過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修復方式,實施濕地生態補償、退耕還濕、地形地貌修復、自然濕地岸線維護等11項手段,冀逐步恢復濕地生態功能,增強濕地碳匯功能以及維持濕地生態系統健康。
2018年,中國高寒濕地首次泥炭沼澤碳庫調查在青海啟動,並出臺《青海濕地保護條例》,印發青海省第一批重要濕地名錄,旨在全方位“立體”保護濕地資源。
王恩光介紹,青海在中國首創濕地生態管護員制度,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一支“牧民為主、專兼結合、管理規範、保障有力”的濕地生態管護員隊伍。
此外,目前青海省國家級濕地公園數量已由2013年前的1處增加到19處,面積為32.51萬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