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開展就業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發佈時間:2019-01-31 21:24:36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扶貧辦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為了切實發揮就業服務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作用,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就業部門切實按照“精準、細緻、下沉、主動、高效、服務”的原則,主動擔當作為,因地制宜地採取一系列措施,卓有成效地做好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服務工作。

為了切實發揮就業服務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作用,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就業部門切實按照“精準、細緻、下沉、主動、高效、服務”的原則,主動擔當作為,因地制宜地採取一系列措施,卓有成效地做好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服務工作。

改“輸血”為“造血”,因地制宜促脫貧,切實提高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創業能力。

年初以來,就業局依託蘇木鎮場保障所和扶貧辦,對全旗農村牧區勞動力和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勞動力的基本情況、就業狀況、就業創業意願和培訓需求等情況逐戶走訪、逐人摸底,逐一登記,做到了培訓需求、轉移就業意向、人員基本情況“三清”,並建立了臺賬。

通過調查摸底統計,全旗勞動力資源總數為143094人,其中男性79466人,女性64628人。並對2018年自治區就業扶貧系統中927名未脫貧法定年齡內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進行了細化,其中,剩餘726人中,死亡5人、喪失勞動能力178人、其他退出勞動力市場432人、有就業願望45人、有培訓意願66人。同時,為確保入戶調查“不少一戶、不漏一人、不缺一項”,要求各基層保障所每半月上報一次動態調整數據,建立定期上報和調度制度,實現了培訓意向和轉移就業意向動態更新管理。

針對各基層保障所上報的“三清”數據,旗就業局分門別類進行了統計和登記造冊,並採取送就業資訊入戶,公開發放培訓工種“功能表”,由學員自主“點單”參加培訓;進鄉駐村辦培訓班,方便學員就地就近參加培訓;實行“彈性”課時安排,農忙休班農閒復課;放開培訓資源市場,引入旗外培訓機構;送到旗外培訓機構學習,培訓合格後回旗內領取補貼;職業技能範圍之外的工種,聯合旗內其他部門共同培訓或提請政府納入項目制範圍進行培訓等措施,確保每一個有培訓需求的貧困家庭勞動力的培訓需求都能得到滿足。

截至目前,全旗有就業願望45名、有培訓需求的66名貧困家庭勞動力的就業願望和培訓需求均已得到妥善安排。其中,發放《為農牧民工服務》《就業扶貧培訓服務及崗位推介宣傳冊》18000余份;三年來培訓機構深入到聯合屯、永豐村、商品場、新安屯、五道井子、德福屯、哈布圖蓋村等嘎查村組織開展了笤帚苗子手工編織、母嬰護理、育嬰員、電工、焊工等工種職業技能培訓,累計培訓學員3291人,其中2018年培訓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123人。標誌著現階段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的培訓需求均得到了較好滿足,實現了培訓需求與培訓安排的無縫對接。

校企合作、邀請能人相結合,為扶貧産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針對巴彥塔拉地區素有種植笤帚苗的傳統,積極聯繫引入內蒙古鑫洋手工製品有限公司笤帚苗子手工編織技術,採取旗技工學校與內蒙古鑫洋手工製品有限公司合作辦學,聯合開展笤帚苗子手工編織技術培訓,深入到嘎查村就地就近辦學,講授笤帚苗子手工編織新技術,把笤帚苗子變成工藝品,通過電商網路平臺銷售到全國各地,延伸和擴大笤帚苗子種植産業鏈,從而推動上游的種植和下游的成品銷售,形成産加銷鏈條,讓貧困群眾不出家門就能增加收入。現已培訓學員300多人。學員産品已在旗內超市和電商平臺銷售。 

結合大部分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把養牛養羊作為扶貧産業,用扶貧資金購買牛羊飼料的實際,從提供養殖技術保障出發,邀請內蒙古民族大學教授苑學同志利用業餘時間,深入到養牛養羊相對集中的嘎查村,進行舍飼養牛養羊及飼草調製技術專題講座,普及舍飼養殖技術,保障養殖業扶貧成功率。現已在巨日合鎮、巴彥塔拉蘇木開展培訓,參訓學員近300人。

積極培育就業扶貧基地企業,以基地吸納安置就業促扶貧。

通過積極選樹培育,瑪拉沁艾力養牛合作社、扎魯特旗老鄉山莊兩家企業已被認定為全國就業扶貧基地企業,較好地發揮了就業扶貧基地企業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的效能。在此基礎上,動員鼓勵更多的企業參加就業扶貧基地企業評選創建活動,拿出更多的崗位重點用於安置貧困勞動力就業。其中老鄉山莊通過為創業人員免費提供創業攤位的方式,搭建創業平臺,吸納有創業願望人員入駐創業,參與企業配套服務,增加經營性收入,通過與魯北鎮政府和中興村直接對接,可吸納3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創業;今年山莊新增一項長期的民族文化演繹活動,可吸納演藝人員近100名。瑪拉沁艾力是以發展“飼草料種植+養殖+屠宰加工+倉儲物流+銷售(餐桌)”全産業鏈模式。開拓市場搭建“網際網路+”網路電商平臺。

以産業扶貧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對具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合作社儘量提供相應的就業崗位和金融擔保,鼓勵自主發展養牛産業;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合作社進行兜底保障措施,提供基礎生活需求保障。幫扶130戶貧困戶,其中本嘎查7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定期穩定脫貧。其中:37戶無勞動能力貧困戶以“三到村、三到戶”扶貧專項資金(每戶2頭母牛)入股,合作社連續五年、每年每戶分1頭價值8000元牛犢。14戶無勞動能力貧困戶以扶貧貸款入股,合作社每年以入股資金12%保底分紅的同時承擔貸款到期償還。26戶有勞動能力貧困戶自主發展養牛産業,實現脫貧致富;由合作社提供貸款擔保、養殖技術、飼草料供應和收購保障。其餘周邊嘎查村53戶貧困戶以扶貧貸款入股,合作社每年以入股資金12%保底分紅(這種通過金融扶貧的方式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對銀行等金融部門降低了貸款風險的同時,合作社壯大了産業發展,也保障貧困戶有穩定的收入。

加大創業指導和創業扶持力度,鼓勵引導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自主創業脫貧致富。

堅持創業培訓和創業宣傳進村入社區,創業指導服務入戶,服務到具體創業人員,貧困家庭成功創辦創業實體的,優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並按規定給予貼息扶持。通過宣傳指導服務,巨日合鎮聯合屯村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李海成創辦了電焊維修店,2017年已順利拿到5萬元創業貼息貸款。

積極探索就業扶貧新思路,開闢了就業移民新路子。

通過與山東龍口地區就業移民重點接納單位對接,根據龍口地區的立地條件、發展環境、基礎設施及相關企業給予的就業移民政策,結合我旗就業扶貧所面臨的實際情況,決定把就業移民作為解決當前農村牧區勞動力脫貧致富的突破口來抓,在山東龍口建立了就業移民基地。主要做法是舉家搬遷到龍口,有勞動能力的全部安置就業,子女安排就讀,實行10%首付購房,每平方米房價低於月工資,還有裝修貸款等多項優惠政策,戶口可遷移可不遷移。從而開闢了一條由轉移就業到移民就業的新路子。

立足群眾就業意向和興趣,依託家庭服務業吸納就業促扶貧。

家庭服務業就業容量大、帶動就業效率高,其最大的特點是既實現了轉移就業,但又離土不離鄉,可以兼顧照料家庭,深得大齡女同誌喜愛。根據家庭服務業主要吸納年齡偏大的女同志就業的特點,我們通過開展走村入戶宣傳和就業技能培訓等方式,積極引導貧困勞動轉向家庭服務業轉移就業。年初以來,組織家庭服務業培訓機構,深入到貧困戶比較集中的嘎查村,組織貧困勞動力特別是女同志就近參加家庭服務培訓,學習母嬰護理、月嫂等家政服務業技能,掌握上崗基本技能。培訓合格後推薦到家政公司就業,引導貧困勞動力轉向家庭服務業轉移就業,通過提供服務創收,作為主業發展或副業貼補家用。

以轉移就業一人脫貧致富一戶為目標,積極做好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和重點用工企業吸納就業工作。通過與旗內外用工企業對接,及時掌握空崗資訊和勞動力需求情況,及時推介有轉移就業能力及願望的貧困勞動力到企業就業。2018年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已實現轉移就業16人。(供稿:通遼市扶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