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地球肝癌”的“中國式秘方”

發佈時間:2019-01-23 19:46:14丨來源:中國科學報丨作者:盧琦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針對荒漠化,我國“對症下藥”開出“中國式秘方”,由三大法寶組成復方:一是優先保護,開展自然保護與封禁保護;二是積極治理,實施國家重大生態工程;三是適度利用,發展沙區産業。

  當前,全球面臨著荒漠化擴展的嚴峻挑戰。進入21世紀以來,儘管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減少,但荒漠化和沙化狀況依然嚴重,防治形勢依然嚴峻:沙區面積大,治理任務艱巨;沙區生態脆弱,保護與鞏固任務繁重;導致荒漠化的人為因素依然存在;農業用水和生態用水矛盾凸顯。 

  荒漠,通常指由於降水稀少或者蒸發量大而形成的氣候乾燥、植被貧乏、環境荒涼的地區。荒漠還有幾個“兒子”,按照地表組成物質大小,分別為岩漠、礫漠(戈壁)、沙漠、泥漠等。荒漠化,則是在氣候先天不足的前提下,加上後天人為活動導致的旱區土地退化。荒漠化也有4個“兒子”,按照形成的驅動力分別叫作風蝕荒漠化、水蝕荒漠化、鹽漬荒漠化、凍融荒漠化。

  森林被稱為“地球之肺”,濕地被比作“地球之腎”,我把荒漠比喻為“地球之肝”,那麼荒漠化就是“肝癌”。肝臟是一個脆弱的器官,保護不好,肝功能衰退便可致病,病入膏肓,離生命的終點也就不遠了。荒漠是地球表面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地區,如果利用不合理,很容易導致土地沙化、土壤鹽漬化等一系列的生態問題,也就是通常所説的“地球的癌症”荒漠化。

  當前,全球面臨著荒漠化擴展的嚴峻挑戰。進入21世紀以來,儘管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減少,但荒漠化和沙化狀況依然嚴重,防治形勢依然嚴峻:沙區面積大,治理任務艱巨;沙區生態脆弱,保護與鞏固任務繁重;導致荒漠化的人為因素依然存在;農業用水和生態用水矛盾凸顯。

  近年來,沙塵暴再次闖入人們的視線。像人有病會發燒一樣,沙塵暴是受氣候驅動的一個自然現象,人類出現之前沙塵暴就已經刮了上百萬年,黃土高原經過250多萬年的風塵黃土堆積形成今天的厚度就是明證。當然,沙塵暴影響到今天人們的日常生産和生活,因此被定義為一種氣象災害。

  我國設立了包括地面實況監測、遙感監測、衛星雲圖和環境監測的沙塵暴綜合監測體系。經過對最近五六十年的沙塵天氣研究,我們發現了一個緊密關聯的現象。通過對沙塵暴發生、發展和影響全過程的跟蹤與監測,最近40年來,每10年沙塵暴減弱的拐點恰巧與我國一系列治沙工程的啟動實施相吻合,印證了我國治沙工程的成效。

  2000年以後,我國沙化面積和沙塵暴數量都在持續下降。2014年與2009年相比,我國東部沙區土壤風蝕狀況呈波動減小的趨勢,沙塵天氣也明顯減少,5年間全國平均每年出現沙塵天氣9.4次,較上一監測期減少2.4次,減少了20.3%,北京地區減少了63%,風沙危害明顯減輕。

  針對荒漠化的“身體狀況”和“病情”,我國“對症下藥”,開出了“中國式秘方”。概括起來,“中國式秘方”由三大法寶組成復方:一是優先保護,開展自然保護與封禁保護;二是積極治理,實施國家重大生態工程;三是適度利用,發展沙區産業。

  “優先保護”契合了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對待環境要以保護優先為主的方針。我國將旱區劃分為三大主體功能區:封禁保護區、綜合治理區和開發利用區。全國25個重點生態功能區有13個都在452萬平方公里的旱區中。

  “優先保護”的內容包括開展較早的自然保護區建設、《防沙治沙法》中作為單獨條款提出的封禁保護區建設、寫進黨的十八大文件的國家沙漠公園和荒漠國家公園建設,以及生態公益林管護區建設、生態效益評價與補償等。結合沙化土地的地域分佈情況,我國確定了全國防沙治沙示範項目建設重點,其中西北、華北北部和東北西部以及四川、西藏等地,沙化土地面積大、類型多、危害嚴重,是全國防沙治沙的重點地區,示範區建設以生態修復和保護為主要任務,重點研究探索植被恢復、封禁保護、禁牧舍飼等保護和治理模式。

  “積極治理”中有一點是其他國家學不了的,那就是我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荒漠化防治工作。在長期的荒漠化防治工作中,我國政府發揮著主導作用,注重頂層設計,規劃設計出一系列國家級和區域重大治理工程,保證我國荒漠化和沙化治理有序有效開展。

  就拿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的包蘭鐵路固沙防護體系來説,這是我國首次運用麥草方格固沙技術。包蘭鐵路是中國修建的第一條穿越沙漠的鐵路,草方格固沙的成功應用,解決了包蘭鐵路通過騰格裏沙漠邊緣沙坡頭時所遇到的高大流動沙丘阻擋這一難題。中國科協原副主席劉恕也表示,蘇聯專家的治沙經驗,是當時沙坡頭成功治沙的關鍵之一。

  最近40年,我國先後通過三北防護林工程、全國防沙治沙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和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等一系列國家級生態治理工程的實施,以年均0.024%GDP的投入,治理和修復了大約20%的荒漠化土地。

  近年啟動實施的規劃及工程還有絲綢之路經濟帶防沙治沙工程建設規劃、京津冀協同發展林業生態建設規劃、敦煌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保護綜合規劃、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建設規劃、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工程,等等。

  “適度利用”,就是必須把生態做成産業,讓所有治沙人能從中獲得收益和權益,要麼有經濟收益,要麼有土地權屬,這樣才能確保治沙有長久的效果。我國利用沙區廣袤的土地、充足的光照、強勁的風力進行能源開發,發展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光能、生物質能等。比如,在內蒙古磴口、甘肅敦煌建設光伏電站,在柴達木盆地、河西走廊建設風力電場。還可以利用沙生灌木開發生物質能源,如顆粒燃料、生物柴油、汽油、酒精等。

  2015年12月發佈的《中國荒漠化和沙化狀況公報》顯示,各地結合防沙治沙,建成了一批特色産業基地,沙區已營造經濟林果540萬公頃,年産幹鮮果品5360萬噸,佔全國年産量的33.9%。特色林果業帶動沙區種植、加工和貯運産業的蓬勃發展,成為沙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和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拳頭産業。

  在沙中建起黃金屋,讓沙中再生千鐘粟,盼沙中車馬多如簇。總之,發展沙區産業,前景廣闊,我們要用好産業政策,在保護好生態的前提下,繼續探索沙區産業發展與生態改善良性互動的新模式。

  (作者盧琦,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長)